第二卷赴任安北 第十章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710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韩承德收起脸上的笑意,板着脸的韩承德跟韩宗昭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这里是安北县县衙,方才我已说过,若是公事,衙门后边吴师爷会接待,贵人即不出示府城公文,又无身份文书,县衙的差役可不是闲站着的。”
护在两边的四个差役立马将佩刀抽了一半出来,那府兵被吓了一跳,退了几步,想到自己的身份,将佩刀整个抽出来,持在手里,不知有意还是无意,刀尖对准了韩承德。
差役们见状怒了,四人走到韩承德前面,将韩承德护在身后,佩刀出鞘,闪着点点寒芒。
那府兵是个小队长,一挥手,其他府兵也将佩刀抽了出来,围在告示栏旁边的老百姓们不干了,他们全部涌过来,将张通判一行团团围住,大有一言不合就是干的态度。
张通判见状,立马将那府兵一把拉到后面,“胡闹,也不睁开你的狗眼看看这里是什么地方。韩小公子,我等确实是有要事找你父亲商议,可否请韩小公子通报一下?”
韩承德摇摇头,“不是我不给大人面子,而是家父定下的规矩,便是我也没有任何特权,不过,若不是紧急军务或公务,大人倒是可以与小子说说。”
张通判愣了一下,随后笑着说道:“倒也不是什么紧急军务或公务,主要是安北县新推行的几项政令,知府大人想问问为何没有报府城知晓。”
“此事小子不知,不过这几项政令都是造福于民的好事,想来知府大人也不会反对才是。”
韩承德此言一出,张通判就明白,自己太小瞧面前这个半大孩子了,这句话说出来,他若是反对,怕是能被周围的老百姓骂死,可若不反对,他代表的是知府,这就意味着知府不反对。
这可不行,张通判略一思衬,笑了笑,“其余几项政令问题不大,就是忠魂塔这事儿,何必如此大费周章、劳民伤财?阵亡抚恤和伤残抚恤不是都给发放了吗?”
韩承德看向张通判,眼神锐利,“我爹爹曾与我们说过一段话,今日小子斗胆,将这段话转赠予大人,我们大安的将士,不应该只得到死亡、伤残、贫困和遗忘,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受这些将士的护佑才能有今日安稳的日子,不用颠沛流离、不用举家逃亡、不用面对刀剑,我们不能让他们在战场上流血,在生活中流泪,劝君莫忘英雄血,一寸山河百战功。”
张通判闻言便明白,这一趟,自己白来了,甚至可以说还不如不来,不走这一趟他也不至于这么丢人,被一个孩子当众教训。
他指着韩承德,手指头都被气得发抖,再也维持不住自己的风度,“小子口出狂言,无礼,私论县衙政令,无知,今日本官便代替你父亲好好教教你,来人,给我掌嘴。”
当即有人要过来拉韩承德,四个差役牢牢护着韩承德不让对方靠近,周围的百姓也不同意,有人开始想抢府兵手里的刀。
眼看情况要失控,韩宗昭及时赶了出来,“这位大人,不知韩某的长子犯了什么罪,要遭受掌掴?”
见韩宗昭出来了,众人纷纷喊着县令大人,没再继续步步紧逼,张通判趁机将韩宗昭从头打量到脚,心里浮现出不妙的预感,常知府的如意算盘怕是打错了。
果然,韩宗昭是个软钉子,下属面对上峰的态度他有,面对询问也毫不隐瞒,甚至还能从大安律里找到对应的律法证实自己的做法并不出格。
最后张通判只能摸摸鼻子,夸赞韩宗昭勇气可嘉,转头带着自己人又连夜赶回府城,他不敢不走,那些刁民生怕他们这些人对韩宗昭不利,一直在县衙外面围着,一副你们还不快滚的表情。
韩宗昭这次算是跟常鸿结了梁子,可韩宗昭根本不怕常鸿,自己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完全不理会知府是什么态度,能有这样的底气当然离不开龙椅上坐着的那位。
这事儿让梁清则再次感受到韩承德可怕的好记性,他这话是在西罗国时无意间发出的感慨,那是在看到西罗国发给勇士的纪念章时顺口说的,没想到韩承德居然一个字都没记错。
韩宗昭很满意韩承德的表现,下衙后破天荒的给韩承德夹了一块肉,被韩承德嫌弃的斜了一眼,最后还是不甘不愿的把自家老爹夹给他的,他最讨厌的菜塞进嘴里,嚼都没嚼直接吞了下去。
为了实现政令通畅,韩宗昭要求安北县里正和村长派人每日到县衙来听取县衙宣读的政令举措以及各项进度,回去必须传达给每一个人,直到所有政令运转正常才没再强制要求,可这个习惯却养成了,即便后来县衙不再做硬性要求,各里正和村长还是会派人来听。
敷衍了事、阴奉阳违的里正和村长被直接撤职,原本村长是各村自己推举,可韩宗昭不管这些,你当不了就换别人来当,无非就是村民再次重新推举,推举的时候县衙还会派人去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