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叱咤则风云变色  第七章 沉舟侧畔千帆过(二)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789  更新时间:16-06-20 12:44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脚下步伐沉重,每一步都走得艰难万分。微烫的茶盏,灼痛着手指的肌肤,警醒她莫要泄露丝毫畏怯。
    她恭敬递上茶盏,接茶水的人也似乎刻意回避目光交错,倒叫她紧张不安的心绪渐渐平复下来。直到她,站定在他跟前,心底喷涌的潮海,终是令她伸出的双手止不住的颤抖。
    轩泽,似水眸光,直直地盯着她微颤的指尖。
    他似乎看出她的窘迫,在她快要端不住茶盏的时候,轻柔地接了过去。
    她对着他浅笑,谦卑,疏离,苍白。
    殿内诡异的氛围,压得她喘不过气。向他们躬身行礼,缓缓退向殿门。刚刚移至门前,待要转身,门外突然步入两人。
    为首之人一袭深蓝袍服,身姿英挺,面色却是惨白惨白。此人被近身小侍搀扶着,歪歪地斜着身子。
    黎婉若被突然而来的闯入惊了半晌,眸华不自禁地停在来人的面上。
    “大胆。”小侍厉声喝道,“见了淳王还不行礼。”
    她这才发觉失了礼数,急忙弯身行礼,“奴婢见过淳王,淳王千岁。”
    淳王轩沐淡淡一笑,“不必多礼。”
    黎婉若起身,却听他突然冲着身边小侍喝道,“越发地没有规矩,竟敢在大昭殿内喧哗,还不快退出去。”
    他的声音又轻又缓,言辞间虽是训斥之语,却全然听不出半分恼怒。
    小侍嗫嚅地说道,“王爷,您身子不好,还是奴才扶您进去吧。”
    轩沐撇开小侍的手,说道,“这点路,本王还能走,你先退下吧。”
    小侍不敢违越,恭敬地退了出去。
    黎婉若侧身,让过淳王先行入内。
    只听兄弟间各行各礼,好一阵凌乱。惺惺作态的虚情假意,诉尽皇家宫廷的淡漠疏离。黎婉若低眉讪笑,冷看他们如此伪善的兄友弟恭还能装得乐在其中,倒也对这些伪君子们不由赞佩钦慕。
    他们自出生起,便难逃处处逢场作戏,时时尔虞我诈。所见,所闻,哪一个不是教导他们,在皇室的家族里,唯有狠,才是活路。
    为了活,为了权势,虚情假意不过是最浅的本事。有时,他们也身不由己,要想站得更高,最终必将手染血色,夺人性命。
    黎婉若回到茶房,沏了一盏娇颜白眉,再一次送入正殿奉于淳王。
    轩沐欣然接过,浅笑道,“多谢。”
    这时,突然听到洪上奉的声音,“曌帝驾到。”
    八名皇子纷纷起身,躬身而立。黎婉若急忙退到桌案边,躬身行礼。
    “恭迎父皇。”
    “恭迎皇上。”
    随着一阵迎请声,曌帝脚步健朗地步入殿内,安然坐于正上高座,摆手说道,“免了,都坐吧。”
    “谢父皇。”
    黎婉若取过苏青蓝端来的茶盏,轻轻摆在曌帝桌案右侧。曌帝沉默不语,端起茶盏喝了几口,目光犀利地扫视着他的皇子们。
    放下茶盏,右手习惯地在案上轻击。
    静默,搅动着殿内的气流,逼得每一个人不敢大声喘半口气。
    终于,一阵轻咳,把窒息般的静默打破。
    曌帝的眸光投向声音来处,问道,“轩沐,身子好些没?”
    轩沐微微颌首,说道,“不碍事,太医说只要静养便可。谢父皇关切。”
    “本不想让你入宫,不过……此事重大,朕还是想同你们商讨商讨。”
    轩沐低首回道,“能为父皇解忧,是儿臣的心愿。只怪儿臣身体孱弱,不能为父皇尽心尽力。”
    曌帝叹声道,“今日朝堂上的事儿,你们也都知晓了。朕就想同你们商量,这往后该怎么办?”
    说罢,曌帝轻轻靠向椅背,细细地端视着底下的神情。
    黎婉若站在曌帝一侧,第一次毫无顾虑地打量着,座上的八位皇子。
    依着窿曌国祖训,为避免帝王独宠,皇子在三十岁之前不得封王。所以如今曌帝的十位皇子,只有五位年满三十的被晋封了王侯。而窿曌国的帝位,向来有立贤不立长之说,所以窿曌国历朝以来从未有过太子之位。
    正基于此,每位皇子都有继位称帝的可能。但是,也正因为这样的祖制,才造就了历朝历代不可避免的帝位之争。
    每一次,都以血腥杀戮终结。
    结党,只是杀戮之前,彼此投注的一场博弈。
    嫡长子端王轩洹,生性怯弱,长年醉心棋局,对政事毫无建树。虽是曌后所出,在兄弟中除了八皇子轩沅,却少有支持者。
    长子舜王轩浩,金戈铁马,驰骋沙场,战功赫赫。齐王轩洌、淳王轩沐、九皇子轩沄以及同母胞弟惠王轩沛皆是他的臂膀。
    六皇子轩涍,虽然未露争锋之意,却也未曾摆明姿态支持何方势力,兄弟中唯有与七皇子轩沂最为交好。
    轩泽,永远高风亮节,站在远处,静看风云变幻。
    不过,这样也好,至少血腥的杀戮,终与他无关。
    黎婉若偷偷瞥了眼曌帝,见他面色凝重,想是朝堂上的事格外的棘手。这些日子,也时有耳闻,今日所言必然与这些传闻有着密切关系。
    十日之前,北面城镇京卫发生地动,天摇地晃,土石崩裂。一夕之间,整座城镇毁于一旦,屋舍倒塌,农田俱毁,当地百姓死伤无数。
    京卫是北方重镇,干系着方圆百里数十个小镇的衣食住行,一旦失毁,将造成数万百姓的生活困顿。因为地动的范围极广,震动也波及到周边,不但是京卫,就连石台、承安两大重镇也遭受了不小打击。受灾的难民,人数高达四至五万余。
    北方原是窿曌国故土,受灾城镇里更是窿曌国的原住民,他们失毁家园,唯一出路便是离开故乡,远赴曌都。这一路,简直称得上是哀鸿遍野,人心惶惶。
    曌帝继位以来,这一次,算得上是最棘手的灾祸。
    难民前赴后继地奔赴曌都,十日以来,已将近有两万多灾民集结在曌都郊外,如此下去,只怕城中也要闹得人仰马翻。
    曌帝深锁眉头,沉声说道,“难民就在城外头,朝廷定然不能撒手不理。若是闹出事来,偷蒙拐骗,杀人放火,那也是可能的。今日上朝,也没见谁敢站出来,承负起这个担子来。此事固然难办,可朕养着你们究竟为了什么,为的就是给朝廷出力的。你们都是朕的儿子,这时候理该站出来,替朕排忧解难。”
    一通恶批,惊得众皇子低眉不语,谁也不敢先接这个茬儿。
    曌帝冷笑一声,“既然你们都不出声,那朕就想个法子出来。”
    他顿了顿,“从今日起,后宫一切开支用度,都要减半支出。不过,就算如此,那也是杯水车薪,如今国库匮乏,能挤出的银子也就够这些难民过个十天半个月的。朕想着还是得从城中富贾那儿筹措银两,用以赈灾,你们谁愿意担这个责的,就自告奋勇的出来。”
    这份差事,简直是个烫手山芋,做好了没人赞,做差池了便里外不是人。城中富贾,哪个没有背后靠山,开罪他们无外乎毁了仕途。
    曌帝自有他的筹谋,这差事朝臣做不得,唯有皇子能够担当。皇子背后各有朝臣支持,办差起来自然能事半功倍。如今最大的问题,是由谁来做,谁愿意去做。皇子们当然也都清楚,这差事的背后有着多大的艰难,说穿了便是寸步难行干不得。
    曌帝何尝不晓得艰难,只是如今形势紧迫,唯有剑走偏锋。最佳人选难以决定,这才借着这个机会,希望皇子中能有一个站出来,为他分忧。
    黎婉若面对着下面一阵难堪的沉默,不禁为郊外那些颠沛流离的难民感到一阵悲哀。他们流离失所,处在水深火热中,然而,这些养尊处优的皇族,却连挺身而出的担当也未曾有。
    朝廷,究竟为了百姓,可以做到什么?难道只能是盛世下的锦上添花,而没有危难之时的雪中送炭?
    突然,一道轻缓的嗓音在难堪的沉寂中悠悠响起,不由得令众人一片惊愕,“儿臣愿意担负此重任。”
    语音虽然软绵,然而那声愿意,却在空旷的殿堂里,显得那么郑重,那么掷地有声。
    黎婉若举目望去,一袭深蓝袍服的淳王,淡淡地静立那处。他双目炯炯地凝向曌帝,苍白的面上,彷如一抹云霞,晕出令人目眩神迷的光彩。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