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坠世事  不识庐山不识君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4757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到底什么才是东北亚,很多生活在黑龙江的人也很难说的明白,极度寒冷的冬天、森林、草场、湖泊、沼泽、凛冽的寒风,这些都只是对外省人的说辞,甚至这些词汇都保有了对这片土地的歆羡赞美,东北亚,更多的是艰辛、更多的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的生活。只有真正生长在这里的人才能真正感受的到到底什么才是东北亚,所以他们更想享受生活,从气场上包裹自己,这就是为什么在哈尔滨,即使是一个月收入不足3000元的女人,也要买上万的貂皮大衣,几千块钱的名牌衣裤,昂贵的手提包。以前在郭军峰的眼里这些都是生意、商机,现在他毫无思绪。
    在变动不安的时间与情绪之中,郭军峰懊悔着,不安着,游弋着,烦闷着,他坐在床边,不时的站起来又坐下,他走到墙边将整个人贴在墙面上,头轻轻磕打着墙壁,又折回来反躺在床上,闭着眼睛思考着,摸起手机,再次看了看那条安菲萨回给他的短信。
    “不要这样,我们是好朋友,我要好好学习中文,谢谢你帮我。”
    郭军峰又苦痛的皱起眉头,将手机随着落下的手臂跌在柔软的大床上。
    郭军峰后悔自己的鲁莽,他完全估计错了形势。
    周末安菲萨在公司实习,每次吃饭,都来办公室找郭军峰一起去。他们谈天说地,聊各自的国家,各自的故事。
    郭也曾带着安菲萨去体验中国普通百姓的家庭生活,他们一起在郭的爸爸家包饺子,一起去参加哈尔滨交通广播组织的送爱心活动,去阿城看望留守儿童;去看二人转,听相声,去参加朋友的聚会;安菲萨的学校如果有话剧表演,或是有晚会,也会打电话给郭军峰,叫他一起来看;在安菲萨和娜塔莎一起逛街买东西的时候郭军峰就来当翻译,东北人说话很快,用方言,亦或是用安菲萨听不懂的中文词汇的时候,郭军峰就帮他们帮翻译成英文。他觉得安菲萨每次的笑,每次认真的表情都是对他的肯定。
    那天郭军峰单独请安菲萨吃晚饭,安菲萨说想要把娜塔莎一起叫来,郭说不要,只想请她一个人,安菲萨微笑的思索了下,答应了。那次晚饭郭就想说出来,说他喜欢她。可是他在白天想了好久的告白一句也没说出口,每当他鼓起勇气要说出那句爱的时候,安菲萨就用好奇的表情问他一些其它的事情,可能是历史、文化、公司的工作,或是说我又想起一个故事,我小时候的一件事,然后就认真的说起来。岔开了话题。
    今晚郭军峰心情很好。晚饭与安菲萨在食堂的欢快谈笑,还有每一个闪过郭脑海的笑容,眼神,姿态,都让郭觉得即使是在收拾厨房的时候,每一个动作的拖延,也都能让他多出片刻时间去想象美好,这种心不在焉,也比呆坐更有成就感,让他充实。
    打扫完毕,郭心满意足的站在窗台发出那条短信。
    “安菲萨,我发现我喜欢上你了,你懂吗,我爱你,你能成为我的女朋友吗”
    收到回复短信的时候,郭的心情紧张到了极点,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可是,看到了回复内容的瞬间,郭觉得就好像是在头上浇了一盆冰水一样,清醒的让郭刚刚还在揣摩安菲萨每一个笑容,每一个举动的心静止了,他甚至怕自己吓到了她,会让她以为以前他的热情都是有目的的谎言,他试图找一些说辞来抚慰自己,哪怕是一点点,却无从思索,他明白语言如果过于直露,那微妙而珍贵的光辉就会荡然无存。郭垂头丧气,心灰意冷了。
    他没有再回短信,就这样的煎熬着,半夜才睡去。
    奇怪的是,第二天清晨,还在睡觉的郭收到了安菲萨打给他的电话。
    “郭,喂,我allergy(过敏)了,身上有小小的红点,不严重,但上午的课,我不去,你来,帮我去看病吧”
    “哦,哦。。。好,你要等等,我现在过去你们学校找你”。郭揉着眼睛仓促的回答着,显然他还不太理解,昨天晚饭的时候,安菲萨还好好的,这不是主要,最重要的是刚刚拒绝了男孩的女生,没有躲避,没有冷淡,更没有忸怩,亦或是从话语中听出任何的尴尬,依然爽朗,依然嬉笑。
    “不用急忙过来,你的公司,你先去,我可以的,忙完,你过来,就很好”。
    “公司,没什么事情,我现在可以过去。但是我还没起床,很快就好,你在宿舍等我吧,我到你宿舍楼下给你打电话。我知道一家很好的皮肤科医院”。
    手机里传来安菲萨惊诧的声音“什么,你还没有起床,怎么会,已经八点多了,你都起早的。懒虫子,快起床”。
    “哦,好,昨天我睡的太晚了”。
    “为什么睡得晚,睡得晚对身体不好,我有过告诉你,你不记得了,我伤心”。
    郭军峰支支吾吾的回答道,“嗯,这,因为,,我收拾屋子了”。
    两个人互相问候,简单的交流了一会,结束了电话。
    郭军峰急忙起床,这个电话让他阴霾的心明亮了起来。跑进卫生间刷牙的郭,望着镜子里的自己,眼神中透射出不解的神情。
    郭开车带着安菲萨去了省七院,哈市最出名的皮肤医院。他排号,交费,上下楼的跑来跑去,拿到排号,是115号,他们就在大厅里等待叫号。
    安菲萨神采飞扬的跟郭说着
    光阴荏苒,不知不觉在蒙古两个星期了,初来蒙古的新鲜感还没有过去,骆先发现这里的蒙古人和国内的内蒙古人完全不一样,套用当年美国总统访蒙时的一句话,蒙古是受西方文化影响最深的东方国家。这更多的体现在衣食住行上。
    在乌兰巴托满街的斯拉夫文,满街的巨大广告牌,骆先一行人在当地找了个翻译,翻译是在中国留过学的蒙古女孩bolor(艾宝)。上周骆先一行人在乌兰巴托找到了办事处的房子,本来他们要长期跑外,所以打算在中央省施工的中建集团戈壁基地附近设立办公和住宿地点,可是随行领导说总部还要派一部分人过来,也要在当地招人,要在市里找个门面。所以几个人就开始谷歌地图,大街小巷的乱逛,还跑去咨询当地的中国公司,一番努力过后,他们终于在一栋韩国人盖的写字楼里找到了一间100多尺的写字间,写字间的租金真是让骆先大吃一惊,天价。骆先想这个价格可以在北京的中关村租房子了吧,不过也无关紧要,因为后续的工作骆先管不着了,他被派去常驻戈壁。
    明天骆先就要和翻译艾宝离开乌兰巴托,去中央省的戈壁筑路现场,去跟中建集团混了。下午骆先要去超市买必需品,让艾宝帮忙翻译。
    走在乌兰巴托的街头,骆先觉得自己就仿佛置身巴黎的时装工厂,当然这只体现在服装上,有些老建筑都是俄式的,好多木结构的房子,就连他们在市里的住所的电梯都是那总只能挤的下三个人的传统俄式升降梯,乌兰巴托的棚户区和城市区毗邻,蒙古包和耸立的高楼大厦比肩,真是一道奇特风景。现在虽然还没有到10月,可是已经很冷,这里的人却依然穿的犹如初夏,并且非常时尚,甚至有些暴露,街上的女孩子很漂亮,个子普遍比较高,可是每个人都画了很浓的妆容,绝对是你在国内任何一个城市都看不到的那种妆容,可能也是学的俄罗斯吧。
    艾宝告诉骆先,在这里,男人们不希望蒙古女人给中国人干活,骆先他们住的地方是艾宝介绍的,那个小区的人大多都会说英语,而且没有让骆先感受到很强的排外感,还有很多住户在中国留过学,不少人都能讲几句汉语。
    艾宝是研究生阶段去中国读书的,她在蒙古国立大学读完旅游管理后,去沈阳的东北大学读的对外贸易的研究生,去中国之前她一句汉语也不会说,现在已经可以说的非常流利了。骆先是一行人中唯一的年轻人,所以艾宝更喜欢和骆先聊天,她跟骆先说她喜欢中国,每次放完假回到中国她都很高兴,有一次在中国的国庆节假期,她还和其它六个外国留学生去了湖南张家界的天门山旅游,谈到这件事,她就兴高采烈。但是她只会跟骆先讲,不敢当着其它蒙古人的面说。前两天艾宝带他去乌兰巴托最大的自由市场“黑市”去逛,她去一个小推车的摊位上给骆先买了格瓦斯,两个人就站在一家卖地毯的门面前聊天,一个兴冲冲的男人走过来跟艾宝说话,艾宝吓得脸色很难看,然后拉着骆先去了别的地方。艾宝真是吓坏了,甚至骆先问艾宝怎么了,走神的她都没听到,只告诉骆先说那个人骂她。再问,艾宝就不说话了。
    那天晚上骆先请艾宝吃饭,他们要了油面,和沙拉羊肉,做法和西餐一样,骆先吃了一半就吃不下去了。骆先感觉在蒙古,早餐和晚餐根本就不可能吃的习惯,尤其是早餐,早晨很难买到包子,而且这里的包子也和国内的不一样,很油,很大,而且绝对没有素馅。入乡随俗,早晨就只能吃奶酪和面包了,有时也喝奶茶,吃匹萨。
    蒙古近几年发现了大量的矿产和石油资源,引来了大量的外国资本,艾宝告诉骆先,虽然中国是最大的贸易和援助国,以前也是最大的投资国,可是现在,荷兰人成了蒙古的最大投资商,好多矿产都是荷兰公司买断的。回来的路上,他们刚好走过一家LV店,艾宝说是前两天刚开业的,乌兰巴托的有钱人很需要奢侈品,政界、商界的有钱人家的名媛们喜欢打扮,穿戴名牌产品。
    蒙古是个议会制国家,其政权和美国的格局差不多,每个人都要参与选举,并且医疗和教育全部免费,看似不错,可是艾宝说穷人活的依然困难,而且总统都是在几个大家族之间轮换。骆先对艾宝的话半信半疑,不置可否,他认为艾宝更多的是对生活现状的不满和抱怨,这里的生活便利度确实是远不如中国,工作机会更加少,甚至很多在欧洲留学回来的人都干着很不起眼的工作。
    晚上骆先回到住所,给中国驻蒙大使馆打了个电话,想要咨询一下在蒙古要注意些什么,可是大使馆接电话的人态度差极了,骆先还什么也没问,对方就挂了电话,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好意思吃国家公粮的。晚上一直陪同骆先一行人的小王来找骆先闲聊,他已经在蒙古半年多了。晚上来玩,他还拿了两个西红柿,两个人一边吃一边聊天,小王告诉骆先在蒙古生活和工作还是要多注意一些,尽量低调些,对自己和他人都好,蒙古人不喜欢中国人,市里的酒鬼和流氓也比较多,虽然有诸多不好吧,但是小王跟骆先说,呆久了,你依然还是会被这里美所征服,用不了多久你就知道了,蒙古真是一个不能用一两句话来概括的国家。
    哈尔滨的钦胡茶店里油然升起平常无奇、却又无可替代的感觉。在这明亮而温馨的地方,午后阳光欣然亮丽,两人对坐,饮着味道清香的热茶。徐烨期盼此刻的印象在回忆中闪闪发光,微笑着看着对面的宋晓哲,宋晓哲不依不饶的拿着手机指指点点的说着,前几天宋晓哲在微信上发了一张瞪着大眼睛,抬着头张着嘴表现出囧囧的神态和吃惊的表情的猫咪,并配上文字,“今天又要下雨吗”。徐烨在下面留言评论“这个猫真像你,真的像,越看越像,哈哈”。宋晓哲回复,“徐烨,你想怎么死,啊啊啊啊”。
    今天这件事成为两个人的话题之一。
    这次见面已经是徐烨成功的约出宋的第二次了。徐烨的好多同学大学毕业后都回到哈尔滨和自己高中同学谈起来了恋爱,这在徐烨的心里潜移默化的产生了影响,甚至让他在和宋晓哲交谈的时候都带着亲昵感。
    宋晓哲说,“我爸想要换房子了,以前的房子面积大,冬天交的取暖费也多,我现在工作了,也不总在家,我爸就想找个环境好的新房子,现在没事就和我妈逛售楼处”。
    “那好啊,我也帮你找着吧,前两天我妈跟我说,她那个朋友家孩子在天津万科工作了,我们一起的另一个发小在哈尔滨结婚买房子,她都帮上了忙,给便宜了不少。你家要是也买万科的房,我还能帮你问问她,没准也能打个折”。
    “不知道。买房子的事,我爸妈定。我可不管,谁知道他们相中哪个”。
    徐烨看了一眼宋说,“哦,看吧。哎,明天我去公司面试,估计没什么问题,后天就得上班了”。
    “上班吧,省得你没事闲的,什么单位啊”。
    徐烨品了口香茗,有点烫。说“嗯,一家嵌入式公司,新松机器人,我应聘他们的Linux架构师,应该没什么问题”。
    徐烨没好意思说这是郭军峰爸爸支了声,帮了忙。
    “好单位啊,大国企,工资挺高吧”宋晓哲眼睛放光的问着。
    “实习4。5K,还行,在哈尔滨算是高了,好了,这下又有理由请你出来吃饭了”。
    宋的脸红了起来,“干嘛找理由请我吃饭啊,咱俩非亲非故的”。
    “怎么,请你吃饭,你还不高兴啊,我愿意买单,行了吧”。
    宋看了看微笑着的徐烨,低下了头,看着自己的茶,“那我就吃穷你,哼,听说你那行业经常加班,很累”,顺势起身,“我去趟洗手间”。
    真正美妙的回忆永不泯灭,刻骨铭心。随着时间的流逝,只会更加使人怀恋。
    徐烨静静的坐着,遐思绵绵。想想这样平静的生活着也挺好,有了愿景的梦开始在徐烨的脑海里勾画,他希望这只是个开始。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