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678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PS:《下部赞》明教经典;《哈斯维陀》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经典;阿胡拉·玛兹达,拜火教的善神;察宛,明尊;契,商朝王室的祖先,有娀氏之子,相传为有娀氏食玄鸟蛋生下,故称商族为玄鸟之苗裔;微子启,纣王庶兄,被周封于宋地。(其他关于微子启可以百度)
元宵佳节,这天不用学习,亚述就和澹台兰一同趴在厨房的窗边,看着里面包着元宵的澹台蕙和澹台夫人,府上的伙计都回家过年,元宵节时只有女主人在打理了,澹台兰按理说是应该帮忙的,不过现在看情况里面两人宁可叫澹台往和亚述帮忙,也不会喊亚述边上的那个惹祸精。
其他官邸的家丁并没有遣散,而澹台府却真的有些冷清了。
“皇上驾到~贤妃娘娘驾到~淑妃娘娘驾到~”这是一个宦官特有的腔调。
这派头倒是吓了澹台往一跳,往年也就是子玥、子顼会过来找兰儿玩玩,今年难不成这两毛孩子是被半路逮到了,又不知用了什么花言巧语,说的皇上连妃嫔一同带来了?贤妃赵氏是二皇子子璘的生母,而淑妃张氏是三公主子琇、五皇子子琮的生母,看样子五位皇子公主也都被带来了。
澹台往还未跪下就听到子熠说免礼,往子熠身后看去,竟然五个小孩都在坏笑,还有就是澹台兰像见了哥们一样的跑过去。
“皇上举家前来可有什么事?”澹台往见这群谋划多时的小孩子,干脆撇开眼不理。
“看你笑话。”子熠这语气完全没有皇帝的威严,像当年还是闽中王时一样,微笑着和澹台往开玩笑。
“有损天家威严。”澹台往摇头道。
“就算是神也得过元宵吧。”子熠还是没有帝王架子,虽然眉宇间还是有一种难言的威严。
夜里灯会,皇子们加上子玥、澹台兰五个人几乎争先恐后的跑出去,而子琇公主和澹台蕙两人与身边的侍从一起走,只有亚述一人拿了乌得琴,悠悠跟在后面。
“述儿,你缺钱吗?”澹台往见他背着琴出去,叫住问了一句。
“和钱无关。”亚述回答。
看亚述也走了出去,澹台往忍不住对子熠道:“你觉得自己年纪大了,自叹不如?不如也出去逛逛。”
“你们大的小的都走了,留三个人在家里,干什么啊?”子婕向来不会顾及自己的是长公主,要成为天下典范,尤其在澹台往面前是想说就说。
“你们当然也可以出去走走了。”澹台往说。
“两位皇嫂,子婕就先不陪了。”对贤妃、淑妃行一个抱拳礼,施展轻功离开。
“妾身也无处可去,便跟着皇上和澹台大人是了。”贤妃先开口道,这贤妃赵氏是一个五官清丽、品貌端庄的女人,也是中书令赵煜的侄女。
“臣妾也与你们同行吧”淑妃立刻接上去,淑妃张氏相貌平平却温柔贤惠,平民出身,其父张九渊却是闻名天下之人,自称是张道陵的后人,青年时出家入武当山,至此就与张氏断了往来,直到她被封为妃,才派人打探到父亲已经成为武当掌门人。
子熠总共只有一个正妻两个平妻也就是所有后宫妃嫔只有皇后、贤妃、淑妃三人。而这三人两人的外家处于江湖,并非沽名钓誉之流,所以能构成威胁的外戚只有赵氏,而赵氏一族是开国元勋之后,多年积累的势力难以估量,而赵氏之子恰是二皇子···
喧闹声中,听得见陌生的琴声,有些萧索,速度很慢,这样的速度恰好能让激愤人心的曲子化为哀曲。
想要去找声音的来源,却被拥挤的人群挡住去路。
虽然人多,市上的商品反而比往年要少,澹台往不时看看子熠,果然脸色不大好,但这也不能怪他,他要对付的是一群根深蒂固、家底深厚的老狐狸,能够于他们周旋到这个地步,并且拿回一半的兵权,已经算是很强的一个帝皇了,现在看情况他有些急于求成,澹台往知道他为什么会急,这件事在衡死后,这世上就只有两个人知道了。
亚述坐在街边,弹奏乌得琴,眼睛不时看向来往的人群。
“弹奏战歌的同胞,你为何出现在这里?”这是一句波斯语,来自他的身边,他边上是一个褐色头发的波斯男子。
“你究竟是阿胡拉·玛兹达的使者,还是察宛的使者。”亚述没有回答,而是问清他的立场。
“好久没有听到有人称明尊为察宛了。”波斯男子并不在意说出自己的立场。
亚述假意没有听见他的回答,目光移向琴,再扣动琴弦。
“你是否听说过只剩下十页的《哈斯维陀》?”波斯人忽然问,看他那有些难以掩饰的不敬,亚述就能猜出他是什么信仰。
亚述还是没有理会他,继续弹琴。
“这么不屑,你该不会是可恶的穆斯林吧?”波斯人一副咬牙切齿的模样,在亚述看来十分可笑。
“摩尼教在这里可会有大动静”亚述仰头看,对上一双蓝如湖泊的眼睛,似乎有些眼熟,一时间有了定论,“可恶的穆斯林。”
“啊,今天怎么失败到连小鬼都发现了?”波斯人的语气是有些惊讶,但眼里却不惊。
“我还发现你是一个读《下部赞》而不读《古兰经》的穆斯林。”亚述回以他一个微笑。
“看来今天我是输惨了,还输给一个小鬼,你怎么知道我会出现在这里的?还有你怎么看出来的?”波斯人蹲下身来,细细打量这个小鬼,看起来明明全无心机的样子,却狡猾地像个狐狸。
“你出现在这里只是意外,我也不知道,不过你没有易容打扮怎么可能看不出来?”亚述道,“波斯各地都有你的通缉令,而且画的还挺像的不是吗?”
“哪里像了?”波斯人像是松了一口气,“你就这么确定我是通缉令上的那个人。”
“达约斯·萨拉哈?”亚述疑问。
“算了,不和你耗时间,你猜对了。”达约斯站起来,“你为什么要在这里弹琴?”
“看来他们是听不到了。”亚述不知道是不是在回答。
“若是有缘我带你参观总舵,亲爱的居鲁士先生”达约斯一副欠扁的笑脸,行一个穆斯林的额首礼,转身走人。
亚述本也知道瞒不过这样一个城府、心机极深的人,更想不透为什么要出现在他的眼前,但心中还是有些失落,自己还不足以隐藏心思,终有一天能够做到的吧。
把琴收起来,却看见伯父已经在不远处了。
“你怎么不继续了?”澹台往是在玩笑吗?他看不出来,也不想费脑筋。
“弹这个手会累。”亚述随口回答。
“阿述!这个送你怎么样。”不知是从那边传来子顼的声音,他手里一把货真价实的大马士革刀,亚述接过去,借灯火看着刀上熟悉的波斯风格花纹,有种异样的温暖。
“谢谢。”亚述回子顼,“不过我没有东西可以送你。”
“我若是送东西还收回礼,还不如不送呢。”子顼一手搭起亚述的肩膀,亚述年幼,还矮他一些。
“《礼记》语云:‘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亚述故意学着陆山海读经书时摇头晃脑的样子,再向子顼以目示意远处一个人影。
这个烦人的老头让人整整几个月不得安生,抄书、背书都是家常便饭,重要的是这人只许读儒经,先讽刺一番先秦诸子、捧高孔孟,再怒斥江湖上、民间所谓“旁门左道”,子顼不只一次想骂出来:“本皇子一部《毒经》够你折寿几十年的,没有法制、没有兵法天下大同你试试?”不过既然这人还是太子太师就只能忍着,看亚述虽然表面平静,但是眉间那点怒意倒是无法掩饰,看来平静的表面下有千层波澜。
子熠一向懒散随意,能认真的事情极少,却每一样都能做到堪称完美,就如同十多年前争夺皇位,有自己的性命逼着,他不得不将所有的心思全部放在这个上面。他的懒散让他借着聪明取捷径收回一半兵权,不过有些事上也注定会有疏漏,在选择太子太师时他只是找了一个当年名冠京师的状元陆山海,谁知这人老了之后,没有年轻时的疑猜精神,只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老儒师。
两人想尽办法多看些儒经以外的经典,轮流在东宫望风,远远就能看见陆山海的影子,这影子算是一时半会忘不掉的。
“微臣···”陆山海走到这边来,正要向子熠行礼。
“微服而行不必多礼。”子熠打断道,“好久不见了陆叔。”
“好久不见,澹台公子,宋公子。”陆山海稍稍思索片刻改口道。当今商皇族的先祖微子启封于宋地,即便到了今天商皇族也仍是宋氏。
“陆老先生”子顼、亚述像是约好了一样,一同叫道,而且都是满脸笑意。
弄不清楚眼前两个小孩子打什么鬼主意的陆山海识趣道:“老夫今日倦了,先回府歇着,不奉陪了,还请见谅。”
子熠点头默许,而陆山海则是稍加快脚步离开。
“宋···贤弟。”澹台往不改嬉皮笑脸,又见到子熠呆呆望着灯火出神,手在他眼前挥了挥,“想什么呢?”
子熠似乎被吓了一下,又瞬间恢复平静,眼眸却颇为黯淡:“懒散太久,没有办法集中精力了。”
“那就交给能够集中精力的人吧。”澹台往的目光停在拉扯着亚述看这看那的子顼身上,这位大皇子算是三位皇子中最有出息的一位,但终究三人之间还是没有一个治国治世之才“”。
“想要赌吗?”澹台往看着渐渐远去的子顼问。
“有选择么?”子熠回问。
“你就这么不信任他···们?”澹台往停顿了一下才将最后一字补充上去。
“这是我能给予的最大的信任。”子熠的神色更加低迷深邃,声音很轻很轻,而且用了隔空传音,“覆水难收,四十年前就已经注定了大商皇族不仅为国,而且为商族的覆灭与否而战。”
“只剩下一支的血脉为何不弃?宋为汉姓。”澹台往也同样用起隔空传音,“而且数千年,天下黎民百姓,有多少与你们同出一脉的?恐怕已经数不清了。”
“有些东西他们可以忘了,可是微子启的后人不能忘记,契的后人不能忘记。”子熠的神几乎游离,神思回到了过去,他还在闽中的日子,闽中是周代宋王室后裔隐居之地,还是孩子的时候,与母亲、妹妹一同来到封地,母亲放任他们出去时,自然好奇先祖的隐居之地。上古商代盛行巫卜之术,而商后人中也有不少的记载,将每一个字破译出来,他才渐渐明白四十年前那个王朝不大合理的开始究竟为了什么,这些事契的后人不能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