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049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按照规定,亚述是该遵守承诺去太学学习。
但是他大概像《三字经》、《弟子规》这些启蒙读物上的字都没有识全,澹台往脸大概也没有厚到可以把侄子这样就送去丢人现眼,所以把时间往后推了几年,这段时间亚述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多少,别人从三岁开始背起的书,他晚了四年起步,却要拼尽全力赶上这些人的进度。
宫殿楼宇林立的皇宫中,一间虽是琉璃瓦白玉阶,但并不起眼的宫殿,三个鎏金字写道:“立政殿”,历代皇后的居所,先皇后出身江湖,许多轶事宫中还有传闻,她曾经是峨眉山的俗家弟子、精通武术,也涉猎唐门《毒经》,后宫众多妃嫔无人敢惹。唐门早就不是那个亦正亦邪、不屑与尘世来往的门派,在诸子百家、绿林好汉纷纷落幕之后,现在的江湖是由众多仙家,修道、修佛洞天福地构成的江湖,唐门曾经被视为邪门几度被围攻,重重机关的唐家堡也难以支持。四十年前突厥南下之时,那些所谓仙门停止进攻,唐门弟子才意识到,这个时代已经容不下中立的强大势力存在于草莽间,唐门也不再如同隐士一般少有出现于江湖,而是走上了与当初完全相反的路。从此名声大噪、威镇江湖,而这样的威名付出的代价就是失去了原来的神秘,没有了蜀中人们精神上的敬畏。
先皇后逝世两年多了,如今立政殿中只留下她的一双儿女——大皇子子顼、四公主子玥。这两人并不安份,总是在内宫、外宫来回跑。有时甚至皮痒地跑到宫外去,对于子玥,子熠向来不追究,但是子顼就没有那么幸运,面壁思过是少不了的,比起他那个醉心玄学、尽学些旁门左道的三弟子琮,他又算是令人重罚不得的家伙。当今商皇有三个儿子,大皇子子顼悟性颇高,将帅之才,不过治国之力稍逊。二皇子子璘天子聪慧,性子温和,优柔寡断,为帝王是万万不可,但是不会惹事生非。五皇子子琮方才六岁就成天跟着一个茅山小道士鬼混,炼的丹喂死了宫中所有的野狗也不消停。若要立储君,是非嫡长子子顼莫属了。
子顼已经九岁,仍没有请太子太师来教学,再这样下去,四书五经一本没读,唐门的《毒经》恐怕要被他研究透了。由于先皇后的关系,子顼、子玥都是从能走路时就开始习武,又都是天资不差的人,武功都还说得过去,太子太傅就免了。
至于立太子,似乎立和不立均是一个结果,不如省去一些繁文缛节,按商周古制,嫡长子即位。
子熠考虑起自己儿子的事与考虑自己的私事一样不大慎重,但还是找了一个才高八斗的博士来任教,此人名为陆山海,年过半百,在学术上颇有成就,现在在翰林院有个虚职。听说他被任命太子太师,立刻回去收拾铺盖卷,直到听说不教五皇子才停下收拾。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在宫廷中传开,立政殿中,子顼焦急的来回踱步,听说那陆山海是出了名的严厉,这接下来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但是起码还有个父皇恩准自己选的伴读当肉盾,拉自己妹妹一起受罪又不忍心,父皇又明言要官家子弟,表妹澹台兰大概也是不行了,但朝中就没有他叫的出名字的人了,两个人被一个老头骂的死去活来,总比一个人要好。
“大哥”子玥的目光没有从门外的野猫上移开,“上次那种波斯猫,哪里才会有卖?”
听到波斯猫三字,子顼眼睛一亮:“玥儿,明天你就能见到那只猫了。”
“真的?”子玥一脸怀疑地看着子顼,“大哥不许骗人。”
子顼笑道:“我保证。”
子顼小跑着到了御书房,通常子熠下了朝不是在御花园就是在御书房。
“父皇,让澹台大司马的侄子来当伴读如何?”子顼一进门就道。
“澹台述?”子熠疑惑地看着一脸笑脸的子顼,一时间明白了子顼的用意,“自己不努力就拉别人下水啊?”
“你看朝中除了兵部尚书澹台往、工部尚书常齐之外还有什么人是没有派系的?”子顼若真的只有拉别人下水一个理由,并不会这么贸然前来,“自古伴读是为了将来打算,常家最小的孙子都已经是太学生了,那就只能在澹台家找。”
“拉人下水也要理由这么充分吗?”子熠对子顼的说辞不以为然,“直接说就是了。”
“那父皇是准了?”子顼试探。
“都让你定了,还会不许?”子熠拍拍子顼的肩膀,完全没有帝王的架子。
澹台府,宣旨的宦官还没有走多久,澹台往就对亚述提醒道:“听说太子太师是陆山海,陆阎罗,侄子你得小心了。”
亚述呆呆看着伯父,碧色眼睛里的神色也难以看清。
第二天一早,亚述在规定的时间到时,刚好冲进东宫书房,只看见一脸坏笑的子顼,和一个五十来岁板着脸的老头。
在这个老头刀子般的目光下,亚述战战兢兢走到子顼身旁,坐下,浑身冷汗。
“倘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四本已经熟背则可以从《大学》起读四书。”陆山海对两人说道,看见金发的亚述又补了一句,“倘若未能熟背,则应该将其背熟再读《大学》。”
后半句明显是对亚述说的吧。
整整一个上午过去,亚述并没有把心思放在背书上,才背下一小部分便在午饭时间冲回澹台府上,走前子顼还对他说了一句:“下午记得把你家的猫带来。”
陆山海并不怎么管他们,况且下午本来是武课,他自然就没有来东宫。子顼则是一用完午膳就牵着子玥在东宫转悠。
亚述满心疑惑地将拉玛带到东宫,远远看到一个六岁左右女孩的影子,他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识趣地将猫放到地上。
“下午原本是武课,不过没有武林高手做太子太傅对我也没有多大用处,不如下午去书房拿些书看看。”子顼提议道。
亚述轻轻点头,便跟着子顼到东宫书房去了。
东宫的书房不像澹台府可以被称做武器库的书房,整间都摆满了各式书籍。
“自汉以后历代皇帝或尊儒或仰释,先秦诸子的著作在民间流传不广,但这里却很全。”子顼介绍道,亚述看向正前方的书架,那上面的书几乎每一本都是以“子”结尾,“自己选吧。”
百家争鸣的时代很久远了,字里行间那种纷争也淡去,就像在更久远年代的先商,在商建国之前,早就消失在人们的记忆当中,子顼曾今问过为什么要追随着一个已经消失千年的朝代,不惜孤立自己。子熠的回答是血脉、祖先。上世,能有这些书籍频频出现,而今只剩下佛、道、儒三家,就算加上西域传入的明教也只有四家,他知道这样子的形势更加有利于帝皇,但他却有些向往那个能听到反驳、批评、指责的时代。
回忆起先皇后每每入夜都会落泪,问为何,她只回答:“宫墙如牢笼,倘有来生,愿为仙门女子一世问道,与世无争。”她是从峨嵋金顶来,仙风道骨的仙家女子,心如仙鹤,闲游天下,身却桎梏宫墙,他不能理解却同样在向往,长安之外的世界。
“迟迟不选?”亚述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子顼瞧见他的手中是一本《三略》。
“看来澹台公子是打算为将帅,报效国家。”子顼回过神来,立刻撇开话题,随手拿了一本《老子》。
“对我来说,这比那些儒经有用多了。”亚述若有所思道。
子顼的眉头稍动,但是又立刻舒展开来,再看他手中的兵书,心中警觉,不过细想又觉得不应该说得这么直接,便消了疑虑,却还是开心不起来。
“怎么了?”亚述见这位大皇子的心情似乎不大好。
“你听说过没有君王的国家吗?”子顼觉得亚述一开口他就处于被动,只能再随便找一个话题。
“罗马侵略以前的雅典”亚述脱口而出。
“这是什么?”子顼一句话中只听懂了一半的内容。
“罗马就是大秦,雅典就是···就是雅典。”亚述解释了一句。
“大秦离波斯也挺远的,你怎么知道的?”子顼曾经看过商路的图,随口问了一句。
“地中海岸的国家就和商跟南诏、吐蕃、燕、突厥差不多的关系,到街市上就可以听到的。”亚述回答。
世界很广阔,可是现在他的羽翼不够硬,不能离开,长大一些的时候父皇恐怕又需要他的帮忙,再后来登基可就是完全没有几乎去见识见识了。有些时候长安真的如同牢笼一般禁锢着他,他可以从商队的口中知道世界究竟有多广,却没有机会去亲眼见证,很小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商只是整个苍穹很小的一部分,即便主宰了那么一小部分,天下却仍旧不会是他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