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苗刀无锋 第一节 此间少年  第6章 韶华回首【下】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4210  更新时间:12-04-02 08:07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朝阳媚眼,煦风拂面,朝露薄雾漫洒,更是让人神清气爽;
    一个清秀少年在那碧水湖泊中自在游畅,仿似水中蛟龙,纵之自如,甚为怡然自得;在那岸边山丘凸石处,一袭白发老者静静矗立,望着少年那欢快洒然的样子,不由得呵呵直笑,浑浊的眼眸中尽是那艳羡。
    老者触之生情,在地上拾起羲和放于地面的那把简朴竹箫放在嘴边静静地吹奏、、、、、、、
    ‘“清水浮萍,雨夜残荷,暮舞朝歌,刹那昙花谢!十丈碧波,万里银河,玉蟾光转,一夜尽陨落!片片雪莲星如雨,挡不住,风吹去。三十三重山无量,谁人与,共苍桑!五千年风生水起,不若神仙伴侣,同舟风雨。”
    阵阵婉转动听的箫声在这涧底幽域辗转徘徊,箫声轻缓悲觉,透着那无尽的感伤;萧声渐转高亢,如海浪汹涛,浪急风高。又陡然急转而下,如秋风孤月,淡泊如柔雨。略缓回旋,余音袅袅不绝;水中的羲和也停住了嬉戏,悄悄地游至近前静静聆听,箫声也同是勾起了羲和的种种过往浮沉,心中甚是怀旧。
    一曲终了,羲和不等老者回神便是迫切问道;
    “老人家,这首曲子真美,让人不觉得想起了浮尘往事,不知您先前所奏的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
    老者收回竹箫,望着眼前的赤裸少年,丝毫不觉有不妥之处,柔声冲其道;
    “人之初始,就如那新生婴儿,而又似那山间走兽,无智无识,;待到九十韶华,人间客寓,把三分分数数,一分是流水,二分是尘土,不觉的春将暮,
    ‘刹那芳华,落英缤纷,韶华白首,终究只是那沧海一粟;此曲‘名为’韶华回首‘
    。。。
    “韶华回首”
    羲和轻声喃道;随即冲其恭声道:是呀,‘刹那芳华,落英缤纷,韶华白首,终究只是那沧海一粟;先前小子在那箫声中听到的尽是那无尽的落寞与悲凉,老人家您此生此世一定经历了太多的坎坷风雨才会有如此的心情吧!
    呵呵,。江河湖海,天地万物,心不在其外,而融合一致,非忧非伤,而是一种自得。
    人生一场迷梦,又岂知哪些是幻,哪些是真。
    “天地悠悠,白云苍狗,上有青天下浩土,浮生如梦,人世间光阴悄然而来,悄然又去,惘然而不知所踪。沧海桑田,后人看去,仿佛只在翻掌之间。便是那千年前繁华无比的远古神遗、风流人物,如今也早做了昨日黄花东逝水,不见踪影,只令后人闲时怀思,偶至凭吊时,方才有几声感慨叹息。”
    “生如夏花般绚丽,死如秋叶般静美。逝去的人永载史册,而我们却活着仰望他们当年的辉煌。生生的轮回,世世的错过,而却总是交织着对错恩怨,其终不过是水过无痕。所难弃的,仅仅是心心点点的痴念,仅此而已。。。
    老者不由得默念,看那神色,有悲怀,有无措,亦有漠然;
    ‘人至百岁数满,由幼童少壮到死,唯余一堆臭秽骨肉,日久腐朽,又复变为灰土’
    人生一世间,浮华若水,汤汤流淌。转眼间,沧海,已成桑田,;无本不无,又非真有,岁月随心,终会淡然;又有什么落寞与悲凉;人生数十载,岂能事事都随人所愿?
    纵观那山河大地,仙魔神妖,花草树木,人物牲畜,星辰日月,冰雪雨露,渺渺世间万物皆是生灵,又哪里有注定的贵贱善恶之分呢?人生在世百余年,
    却又有几人真正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山河一诺,遍踏阡陌,未见浮生能几何。
    老者的片语,让羲和甚为感慨万千,默默地在水中行至岸边,脑海中思绪万千,而老者的那些话语却不时地在自己的脑海中缓缓游荡,说不出的激动。
    老者见羲和上岸,在身侧拿起一件兽毛衣服丢给羲和柔声道:
    你那件衣服早已破的不能穿了,先前在你洗澡之时我用那兽禽的毛发又为你重新做了一件,赶紧换上试试大小如何;
    羲和嘻嘻一阵傻笑,向老者道声谢后,慌忙换上衣服,行上岸旁,先于老者道一声谢,随即恭声道;
    老人家您说的对,虽然您所说的那些小子还未曾触及,也不知什么才是人的一生!或许每个人所站的位置不同,而每个人的理解则各不相同吧;小子自小便是在这甘野林域摸爬滚大,与猛兽豺狼相博互斗,几经游走于那生死之间,为的仅仅是能苟且于世?与那雀鸟灵禽互舞自歌,也同体验到了那无尽的欢乐与愉悦,便是感觉自己此生无憾;
    以前看到那猛兽吞食小兽时总觉得十分的残忍,自此便警戒自己万万不可变的如那野兽般的残忍无道;当自己饥饿难耐之时总是采些野菜鲜果充饥裹腹,未曾想过要猎杀野兽,却被那野兽追的遍野逃窜,总是与那死神磨肩檫锺;春秋还罢,可是若到了冬季,待到自己饥饿难耐却再未寻得果实充腹之后,却还是被那野兽追的遍野奔逃,其中有太多的痛苦与酸楚难鸣其窘,九死一生之后,终于在那命悬一线的时刻不得不放弃那深种心底的信念,举起了手中的苍弓、、、、、、、、、
    那时候我最大的梦想便是那生存温饱,能在见到那明日的朝霞夕阳,便最是心满意足,仅此而已;只是上天却不能给我如愿,在那处处危机四伏的山林野域,自那经常与死神磨肩檫锺之间,生与死的瞬间,自己渐渐地明白了一些自然的道理;生存永远是残酷的,想要生存,就必须想办法使自己好好地活下去,或许这便是‘适者生存‘吧!
    呵呵,说得好,小家伙,观蝼蚁一生,劳劳碌碌是为何?还不是仅仅为了生存吗?人的一生中,总有这样那样的过失。而这些过失,正是压迫在每一个人身上沉重的负担,渡过对自己来说漫长的一生,何其痛苦。而追求解脱,求得真正心灵的自由,正是古往今来许许多多有识之士的心愿。
    就好如那四季轮回反复,又何尝不是人之一生的宿命;春的萌动和秋的空明、夏的繁盛和冬的坚韧;
    春天之象,冰雪消融,江河解冻;草木萌芽,暖意融融。喻为升、生。何尝不是人之初生;
    夏天之象,万物繁茂,水湿阳盛;风云变幻,热气腾腾。喻为浮、长。便是人之芳华;
    秋天之象,果实金黄,树叶斑驳;继而秋凉肃杀,叶落归根。喻为降、收。又何尝不是人之鼎盛;
    冬天之象,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银装素裹,天寒地冻。喻为沉、藏。亦又何尝不是人之暮年;
    羲和静静倾听,忽然一弧邪邪的奸笑在其嘴角缓缓涌现,但又瞬间即逝,然羲和眼中一道精光一闪即逝,随即一反常态冲老者嬉笑道;
    老人家,您一定是一位法术高超的世外仙人吧,小子自小无父无母,最大的愿望便是能做一个风流侠客,纵横八荒四海,行侠仗义,仗剑天涯;今日既然您我如此有缘,肯定是上天的安排,既然天命难违,今日小子羲和愿拜老人家您为师父,求师傅交小子武功仙法,都说磕头便以拜师,师傅在上请受徒儿羲和一拜、、、、
    未等老者开言,羲和便是径直冲着老者拜去,此时的羲和脸上甚为欢悦,带着那甚是奸诈的笑容,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
    忽然老者右手轻轻一挥,羲和那已经弯了一般的膝盖却无论如何也弯不下去了,不管羲和怎么用力,就是不动分毫;
    羲和在水中戏耍时,脑中就开始思考,他知道这位老人一定是一个法术高强的世外仙人,所以他一边在水中戏耍,一边开始在心间策划那自以为甚为精明的拜师计划,却不曾想到自己的阴谋将要成功之际,真在庆幸自己聪明的时候,老者却简简单单的破去了自己的心思、、、、、、
    呵呵,好小子,还真是一个伶牙俐齿,刁钻古怪的小家伙,没想到我老东西差点便被你这小家伙的阴谋得逞,小家伙,老头子我还是小瞧你了;老者虽如此说,但那脸容之上依旧挂着那慈蔼得微笑,显然只是玩笑之语;
    羲和见自己奸计未能得逞,又让老者玩笑的数落了一阵,脸上一阵微红;待到老者把羲和的禁忌解除之后,羲和赶忙靠近老者身前,嬉笑道;
    嘿嘿,老人家您就是料事如神,没想到小子的小聪明您一下子就能识破,老人家,小子当真想学习武功仙法,济救于世,还请老人家授教一二;
    老者目光如炬,淡淡的望着羲和,一本正经道;
    ‘小家伙,不知道你学习武功仙法的目的是什么?
    羲和微微一想,随即道;
    “行侠仗义,仗剑八荒四海”
    呵呵,‘行侠仗义‘你只仅仅如此一说便是了,其实你现在仅仅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罢了,难道不是吗?
    老者此言一出,羲和脸容瞬间霎红,刚想反驳,可是又无言已辩,其实却是如此,羲和此时此刻却是是依老人所说的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罢了;
    老者不等羲和作答依旧和颜悦色道:
    “小家伙你可知何为“武”?
    羲和很是茫然的摇了摇头;对于羲和这种未曾接触武学的毛头小子来说,他又怎么能知晓;
    老者未因此而气恼,而是兴平气和道;
    ”武,“止戈”!
    止戈;羲和疑声道!
    “武”之宗旨便是‘止戈’习武修仙本是强身健体,以求自保,延年益寿,以求永生,不可妄动干戈;但是最为重要的还是那‘止戈‘;若能详知其中寓意,方懂其中深意;古往今来,纵观这数万年寒暑岁月,但又有多少人能知其深意那;
    天下潦潦,苍生涂涂!问天何寿?问地何极?人生几何?生何欢?死何惧?老何苦?情何物?人世何苦?苍生何辜?天下何以太平?
    世人都说善恶因果,茫茫世间善与恶谁又能说的清呢?。就如那神,佛,魔,仙,鬼,妖,人;大道三千,起于混沌。太极两仪,善恶相对,亦是相生。没有善,就没有恶,万物皆有其存在的道理,小家伙你说是不是呀;
    羲和对于老者所说的神,佛,魔,仙,鬼,妖,人,之说了解甚少,对于他这个未经世事的毛头小子来说,更不知什么善与恶,?见老者问起自己,他亦只能茫然的摇头,不敢随意妄语。
    老者浑浊的眼眸望着天穹淡淡道;生命之存在,即为情为欲而存在亲情,爱情,友情,恩情。,,食欲,物欲,性欲,统治欲。克制情欲,生存何乐?放纵我情,放纵我欲;
    何谓神魔?何谓仙佛?
    妖魔本无相,仙佛由心生;正邪善恶仅一线之隔;
    魔道,随心所欲。仙道,逍遥自在。佛道,慈悲为怀。神道,永恒掌控。万物,皆有魔性亦有佛性,佛魔一念之间;佛即是魔!魔即是佛!魔、神、仙、佛皆因我心而生,我心无它,它便不存!
    在我看来,无论是魔,神,佛,仙;其实皆由人而生成。人之初,性本善;魔,神,佛,仙诞生之初也不外如此。魔,佛,仙之间并无根本上的区别,所不同的只是他们各自追求的信念而已。
    离佛一尺即是魔,离魔一尺即是佛。何谓佛光普照?只因为也照到了魔的领地。佛,妖,人,鬼,,神,魔,仙,何处是最统一的归属?不过一群红尘痴人,看不破的悲愁罢了;其实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就如那青竹正直永记心间;
    依我而看人生的最高境界便是胸怀天下,起沉疴,挽狂澜,为苍生造福,把茫茫大荒建成那五族八荒和谐共处的乐园;而习武修炼,就是要你度尽那天下苍生;
    老者的话语让羲和甚为震撼,不敢妄意插嘴,只能默默寄予心间,或许这就是一个人一生最为重要的一课;
    魔非魔、道非道,善恶在人心;欲非欲、情非情,姻缘由天定。谨之~慎之~一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起潮落,浮浮沉沉方为太平。
    呵呵,……往事在回溯,时光却不曾倒流倒流,件件过往尘事,点滴纤尘垢,呈现在脑际,回荡于心田!老者不由一丝叹息;
    漫漫如斯千年,一笑间,宿世羁连,弹指如湮。。。。。我又为那天下苍生究竟做了什么?老者在那内心深处沉思,尽有说不尽的苦涩;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