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苗刀无锋 第一节 此间少年  第7章 意境神往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5321  更新时间:12-04-03 18:14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虽然羲和年少无知,但是老者的此番话语虽甚为深奥,对于此时的少年还不能透彻甚解,但亦是唤起了那内心无以复加的激动与向往;
    少年冲老者恭声道;
    ‘老人家今日教诲,羲和永生谨记于心’
    恩,很好,很好;这也不妄我老头子如此的大费口舌了。呵呵,小家伙,你我仅仅是因缘际会;“虽萍水相逢,但聚首何知”老头子我过惯了那闲云野鹤的日子,也不曾想收徒授意;
    羲和听及此言,立觉修习无戏,一时甚为落寞、、
    羲和种种表情一切皆入老者眼睑,老者瞧之甚为好笑,于是微微道:
    呵呵,小家伙你也别如此落寞,你先前吃了那‘阴阳果’虽然我已经帮你暂时把那些残余的能量平稳住了,但是你的体内依旧残存了甚为雄厚的‘阴阳果’的药力,若是你能把那些能量纳为己用,定会受益匪浅;我已经教了你修吐纳息之法,日后你方可自己运功调息,把那些能量收为己用;
    听及老者提及‘阴阳果’羲和这时方才忆起先前自己贪嘴误食那所谓‘阴阳果’的一幕,忽觉自己甚为不好意思,随即羞涩道;‘当时也都怪我太过贪嘴,吃了那什么该死的‘阴阳果’还差一点就把我的小命搞掉,今后再也不乱吃东西了‘;
    老者听及此言真是啼笑皆非,随即道;
    呵呵,真是一个有意思的小家伙,你可知道像‘阴阳双生果’这样绝世罕见的天地灵物数千年甚至上万年也不会出现一枚,即使出现了,若没有甚大的因缘际会不会让那世人如此轻易寻获,你可知道这阴阳果自创世一来也仅仅只有寥寥数人方才有缘得之,而此寥寥几人莫不都是有着甚大的因缘机遇方才有幸获得,小家伙你就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了,今日你即有幸获得也莫不是有着莫大的机缘,‘世事轮回,因缘际会,一切皆为定数。
    ‘呃,那依老人家您这般说来,那小子我岂不是这屈指可数的几人之一了吗?那岂不是说我走了狗屎运了吗’?随即羲和满脸皆是那迷往与陶醉,那种表情让老者甚为无语,只能一直轻抚着他那银白胡须哈哈大笑;羲和见自己在老人面前一时洋相尽出,甚为尴尬的乱摸着自己的脑袋嬉戏傻笑;
    老人因羲和之种种之表现,那种童言无忌的话语让老人一时心中畅快,于是冲其柔声回道:
    虽然你体内那数股霸道的能量已经暂时被压制,但这也仅仅是权宜之计,还需你自己将那几股霸道的能量逐步吸入丹田,纳为己用;我这里有本‘«五行谱»’,你虽然知道如何调息但依旧不能把身体内的能量运发自如,今后你便照着这本‘五行谱上的介绍方法融会贯通,我想以你的聪明伶俐,应该不难理解。
    ‘五行谱’?
    羲和惊异道;此时羲和心中不知为何忽然有种难以压抑的兴奋之感,又仿似似曾记识,却又不知自何而生?
    羲和的惊异之态老者尽收眼底,但老者未有丝毫的异样,依旧和色道:
    “无极生太极,太极化两仪,两仪立三才,三才定四相,四相分五行,五行通六弥,六弥分七宿,七宿分八卦,八卦定九宫,九宫满十又归圆”。三才者为天地人,三光者为日月光,金木水火土为五行,天地日月分阴阳,天地分阴阳,阴阳生成世间万物。而万物又顺从天地阴阳法则。心存天地才能容纳万物,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宇宙万物,都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和变化所构成。我生者、自身属、生我者、我克者、克我者,五行相生相克,生生不息;随即老者那双形如枯槁的手掌间把一本甚为古朴的羊皮卷递与羲和。
    羲和小心翼翼的接过老者手中那般甚为古朴的谱子,上面写着三个简洁古朴的字体,‘五行谱‘
    羲和轻轻地抚摸着手中那本古朴的《五行谱》,羲和并没有立即打开翻阅,只是轻轻抚摸着那褶皱的封面,脸上噙着那难以附加的激动神色;
    老者和声又道;宇宙精微之物。千年之古,万里之遥,亿物之众,皆由一气化生,皆因一气相通,万物同道,万事同理;你回想一下你误食‘阴阳果’时的经过;
    羲和一时迷迷糊糊,似懂非懂道:小子当时也不知体内那究竟是什么东西,只觉有几股霸道无匹的气流在自己体内肆无忌惮的横冲直撞,忽冷忽热,忽微忽猛,似有形却又好似无形,就仿如自己的身体之内有着数条能量巨龙在翻腾激斗,而自己的身体却不受控制,仿如四分五裂;感觉那几条能量巨龙就像是要破体而出一般,周身遍体痛苦难耐,仿如就像是爆炸一般、、、、、、
    老者微微一笑,脸上的褶褶皱纹清晰立见,随即老者在地面之上简单的画出一幅人体周身大穴及人体经脉路线,冲其和声悦道;
    小家伙,人体共有一百零八个穴位,十二处经脉,还有奇经八脉,但最为重要的还是那丹田;丹田共分为上中下三处,两眉之间的印堂穴为上丹田,两乳之间的膻中穴为中丹田,脐下一寸三分处为下丹田。丹田是元阳之本,真气生发之处,人体生命动力之源泉。能鼓舞脏腑经络气血的新陈代谢,使之流转循环自动不息,生命亦赖以相继。故丹田有“性命之祖”之称,也称之“十二经之根”、“五脏六腑之本”。又因为丹田是“呼吸之门”,又是任、督、冲三脉所起之处,全身气血汇集之所,故此又称为气海。你体内的能量你不能使其出入丹田,当然就如无头巨龙一般在你体内横冲直撞了;
    丹田之气由精产生,气又生神,神又统摄精与气。精是本源,气是动力,神是主宰。丹田内气的强弱,是决定人的盛衰存亡的关键。一旦内功练成,内气可收可发,收时内气坚凝于腹脐之间,发则气随意转,力从气均无所不至。用之于技击之中,随意运行发放至身体所需要的部位,便可产生你意想不到的威力,这也是那些所谓的仙人能造成那惊天动地排山倒海之势力量的产生之处,自身力量的强弱都取决于那丹田气海中能量的强如=弱;在这我也不与你详细解说,至于那穴位与经脉在那五行谱中都有详细介绍,只有你自己理解贯通方才能纳为己用;
    恩,老人家您说的是,起先虽然您教授了小子如何运气调息,而小子当时却不知从何处入手,再疏于何处;当自己渐渐熟知之后,方才有点茅塞顿开之悟;呵呵,我想当时自己也是瞎猫碰到死耗子,误打误撞吧;
    ;呵呵,你要切记,人之修行与天地亦是分之不开的;修炼一途,本就是逆天而为,这条路上本就充满了无尽的凶险与未知,修炼就是把自身的身体和神识都修炼的很强大,把自己的身体修炼成能容纳天地精气和能量的容器,把神魂修炼成实体,触摸那天地最本源的存在,修炼一途殊途同归,不管是修神,修仙,修魔,修妖,他们最终还是到达相同的地点,只不过不一样的人所擅长的不同罢了;
    修炼一途必须树立坚定不移的信念,持之以恒;勿求速成,也不要畏难而退,要顺乎自然,不要执意妄想,勉强追求速进,否则欲速则不达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路在人走,事在人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往今来,大凡有所建树者。无不是临渊之后退而结网者;
    ;
    “心为一身之主,神为三品之上乘。惟心与神,是二是一,”其实修炼所练的是气与神,但关键还是那自身的意念力。练气先练意。意守丹田,将它变为万里汪洋。所有真气到此,便如江河入海。那时无论是冰泉还是山溪,都不过是海洋的水滴而已。”精神必须寄托于物质之中,方才能显示威力,物质也必须依赖精神的推动,方能发挥那意想不到的功效;倘若要练气,需得从最为简单的气流练起。你如今体内真气充沛,已经足够了。你需要修炼的是,如何以意御气。
    ‘御气’?
    不错“经脉是河道,丹田是汪洋。意在气先,气随意走。真气不管有多少种属性,都如这水流。深山瀑布也好,冰山春流也罢,要想练成浩然真气,都得汇水成溪,再聚合为江河。所有江河支流汇合处,必是最为凶险的所在。这便好比你体内真气,由于食了‘阴阳果,所以体内的真气来自不同属性,不同地方,在经脉间游走,要想汇合,必要相交,但相交之时,便是至为凶险的时候。稍有不慎,经脉便要被震伤冲断。”
    羲和皱眉道:“可是经脉又怎能改变呢?
    老者和声道:“意在气先,气随意走。经脉可以由你的意念来调整。
    老者一边与之细讲,羲和在一旁宁心静听,再者联想到今日自己运气调息时的所处感受他先前诸多苦痛,便是因为体内真气太盛,如黄河泛滥,冲击全身,待到自己运用老者所授调息之法慢慢调息,方才缓和,如今立即同感心受,不觉连连点头;
    老者见其如此,微微一笑接着道:你体内的那些真气就好如江河湖海中的河流,倘若这水流太过凶猛遄急,势必要毁坏甚至淹没河床。你可知如何才能将这支流顺利汇合,而不让河床毫发无损呢?
    是了,疏宽加导,调节流向自然便能使得支流顺利汇合!羲和灵光一闪豁然醒悟瞬间开口道;
    呵呵,说得很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想将五湖四海的真气浑然合一,你便要有大海般的容量。”
    小家伙,你现在便运气调息试试,记住要”意守丹田,念散意不散。你把意念力扎根於丹田气海,以意御气,以气养意。、、、、、
    随即羲和便依老者所言,盘膝而坐,摈除心中杂念,意守丹田。羲和此时脑中回想着老者所绘的经脉与穴位表图,渐渐得竟然当真感到自己体内经脉纵横,如江河流淌。随即用意念控制那身体各处聚集的分散真气,诸多真气宛如湖泊一般,隐隐鼓动。当下集中意念力让膻中穴的真气随著经脉朝丹田流去。过了半晌,那真气竟然当真缓缓流动,朝丹田涓涓而来。此时虽然气流缓慢,但意到气随,滔滔不绝,此中畅快自如,远非当日被气所御,真力遍体狂暴乱转可相比拟。
    羲和又惊又喜,热流真气圆转随心,慢慢的流入丹田处,果然如江河入海,瞬息空荡。真气周转,气海反复。丹田处亦是隐隐如大潮涨起,又缓缓退下。羲和如此浅浅的运行一周天之后方才慢慢的停止运行,缓缓地睁开眼眸;羲和此时登时心中一片了然,喜不自胜。亦有初窥门径的狂喜,又多了一分顿悟的澄宁。
    朝霞映染,清辉普照,湖面粼粼,摇曳波荡。此时羲和心中说不出的宁静欢悦,仿佛已与这美景良天同化一体。
    ※※※
    老者见羲和已有晓悟,随即微微一笑,甚是欣慰道:‘聚则成形,散则成风,随心所欲,隐显莫测,能长能短,可方可圆,’就好如“天地”,变化莫测;老者和颜道;
    ‘天地’?羲和疑声问道;
    不错,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腘。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人有卫气。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天有昼夜,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蜠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所以人身就好似似一小天地,阴阳五行,四时八节,一身之中皆能运用,”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人体与宇宙同构。天地分为阴阳,人体亦分阴阳。天地有五星五岳,人体亦有五官、五脏。天分成十天干,人亦对应有十指。地分为十二地支,人亦对应有十二经筋、十二经别、十二皮部……人的整个经络系统随着时间的先后,年、月、日、时辰,周期性地气血流汪,盛衰开合,人应时辰月令,人体完全是与宇宙天地相合的,人体之气与宇宙之气以交流的。“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天地与初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元气在宇宙天地间回荡,气在人体中聚合,人实际上被视为自然生态链的一环,与大自然相比,人是渺小的。人生存中的任何活动要吻合于自然,
    日月盈亏。雷动虹出。云行雨施。此天之象也。二十八舍。内外诸官。七曜三光。星分岁次。此天之数也。山川水陆。高下平污。岳鎭河通。风回露蒸。此地之象也。八极四海。三江五湖。九州百郡。千里万顷。此地之数也。礼以节事。乐以和心。爵表章旗。刑用革善。此人之象也。百官以治。万人以立。五族处世。七德阅武。此人之数也。
    依老人家您所说,那我们人类的出现岂不是天之而为了?
    呵呵,或许吧!气以应天,应天者动;形以应地,应地者静。世间万物皆有其尺度和规矩,无物不然。树有树的尺度,水有水的尺度,人也不例外。当你看透一切的因果,或许流年已过。而无论时光消逝了多少,你都努力寻找一个新的开始;一个答案,或许人生的最终意义就是探索与发现。曾经乃至今时都愿为心中的信念放弃所有,原来一个人的存在也可以是为别人而活!原来分享也是一件这么另人值得兴奋的事!也许你会变的疲惫,也许你想放弃,也许你的寻找无果变的麻痹,想荡魂散魄化为宇宙的尘埃……但只要你有意识,你就在做着一场虚空大梦,面对着问题叠着问题,遵循规则的玩着游戏,与四肢百骸分享着痛苦,拖着疲惫的伤痛继续寻找……
    老人家,小子自小便是听那人间仙境的传说,那九天之上是否真有仙界?羲和疑声问道;
    自古传说,青天之上,有九天仙界,浩土之下,乃黄泉冥府,却也无人亲眼见过,千万年来,只在这虚无缥缈间幽幽流传着。只有人世间这一片神洲浩土,无边无际,浩瀚无极,亿万生灵同生共长,在这天地之间繁荣兴盛;
    天道昭昭,六道十方,千年之古,万里之遥,亿物之众,皆由一气化生,皆因一气相通,万物同道,万事同理;轻烟浓雾,残花落败漫天舞舞。笙歌处处,夜寒彻骨,到底何处是归宿?
    羲和虽不知老者所言何意,但是老者那无尽的悲凉与落寞却难以言表,老者默默地望着那平静的湖面变得一言不发,而羲和也是默默地望着那平静的湖面,碧粼千顷,思绪万千、、、、、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