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 人生若只如初见(1)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069  更新时间:11-12-06 14:20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每次读完密报,昭文帝便会情绪败坏,一连数日坐立不安,一些久远的往事如影随形地缠绕心头,不肯散去……
    那是八年之前,靖国昭文帝年方十六岁。他自六岁御极,已过了整整十年。因其年号为昭文,故民间惯以昭文帝称之,其名讳杨皓自是无人提及。那年正是他亲政的第一年,从元月后亲政不久,便遇到了靖国三年一度的武举殿试。
    昭文帝自幼便聪明过人,文采武功,俱为上乘。但昭文帝年号中虽带了一“文”字,却向来厌文喜武,尤好剑术。七岁时拜得名师,数年之后,皇宫内外,侍卫武将,再也找不到对手。昭文帝尚是少年心性,听说就要武举殿试,早就心痒难熬,能不能遴选出将帅之才为国所用先不管,要紧的是找到高手陪自己切磋武功。
    武举正是早春二月,殿试安排在北校场举行。昭文帝破格擢选人才,特放宽限制,无论年龄籍贯出身均可报名初试,初试后选出入围者百人参加武举殿试。前面两日举行了骑射比试,数轮淘汰后只剩下了十人。第三日最后一天,进行最后的比武与谋略考试,由皇帝亲临主持。
    比武采取打擂的方式,考生按抽签排定出场顺序,连胜两场的可以休息一场。比武可以使用兵刃,但不得用杀招。谋略则在比武后由皇帝面试。
    昭文帝一大早便到了校场,初时还兴致勃勃,但从清晨看到中午,比武已经过半,还未发现一个能与自己走上十招的人来。一时甚觉无聊,坐在那宝座之上,阳光晒得人昏昏欲睡。昭文帝暗想,这来参加武举的都是些什么草包?要在这些人种选什么武状元,岂不是给本朝抹黑丢脸?
    中午昭文帝便在校场临时所设的行营内用了午膳,膳后比武继续。点名的官员刚唱名道:“第七个出场的是……”话音未落,忽见擂台下腾起一朵白云,众人眼睛一花,便见台上多了一位白衣白袍的少年,年纪仅有十五六岁上下,端的是粉妆玉琢,玉树临风。围观者忍不住纷纷大声喝彩。
    白袍少年站定后,即向昭文帝与监考官团团施礼。顾盼之间,恰如那初春朝阳,似乎映得整个校场都明媚起来。昭文帝眼前发亮,心里暗暗喝彩一声:好人才!怎地不去考文状元?那肌肤好似吹弹得破,若是被刀剑划破,留下了疤痕,可是大大地不妙!
    白袍少年微笑而立,他的对手是一位三十出头的黑脸汉子,手持大刀,身材极是魁梧。待监考官下令开始,那汉子便大喝一声,挥刀猛扑了过来!白袍少年长剑系腰,尚未及拔剑,但见他不慌不忙,亦不移动躲闪。看清刀锋来路,仰头堪堪避过,腰身向后一弯,双手拄地,身子竟弯成了一道曼妙彩虹!黑脸汉子先前已胜了一场,见白袍少年一副文弱书生的摸样,似一阵风便吹得倒,少年又不语躲闪,以为一击即中,谁知扑了个空,招式已经用老。白袍少年更不等他回撤,双膝上顶,正狠狠地撞在那汉子的小腹上。黑脸汉子闷哼一声,滚倒在地。
    少年一跃而起,揖了一揖:“兄台承让。”黑脸汉子面如土色,一招之间便败得如此狼狈,更无话说,挣扎着爬起来,还了一礼便捂着肚子下台去了。台下的观众顿时欢声雷动。白袍少年更不休息,多则三五招,少则一两招,便把剩下的几名攻擂的考试打发了事,毫无悬念地夺得比武第一。
    众人见这弱不禁风的少年身形翩然如风,飘逸灵动,如若仙子临凡,无不钦佩赞叹。昭文帝也看得呆了,若不是今日须主持殿试,早就亲自下场与他过招较量了。
    比武之后,便该由皇帝亲自主持考校兵法韬略。昭文帝尚未决定问那白衣少年什么问题,却见监考官已带了他来到阶前叩首,山呼万岁。昭文帝忙道:“爱卿快快平身,爱卿姓甚名谁?家住何处?今年多大年纪?父母何人?”
    白袍少年遵命起身,答道:“回皇上,草民姓云名飞,是梁州和县人氏,今年已年满十五岁。”说着似不经意地抬起头来看了昭文帝一眼。
    昭文帝见他一双明眸灿若寒星,清如碧潭,心下不由一震。“云飞?”昭文帝想起刚才白袍少年上台比武之时,恰如白云飞掠,感慨不已,真是好名字,如此贴切!他未回答父母何人,昭文帝只当他不欲提起父母名讳,也不多追问。听云飞说今年十五,正与自己年纪仿佛,更觉得投缘。昭文帝又问起云飞的武功师承,云飞只说年少时曾学了一些祖传的功夫,后来机缘巧合,得遇一位世外高人指点,但未曾正式拜师,故不便透露其姓名。昭文帝看云飞招式,确实不似一家所传,他懂得些江湖规矩,便如自己的师父,教导了几年便翩然远去,也不喜为人所知,当下不再多问。
    云飞虽然是初次见驾,却毫不畏惧,应答得体,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一举一动自有一股轩然之气。昭文帝十分喜欢,一时兴起,也不考问他什么兵法韬略,只笑道:“爱卿如此儒雅,颇有古名士之风,不知爱卿可通晓诗文?”
    “回皇上,草民略知一二。”云飞更不谦虚,语气竟是十分自信。
    昭文帝见他如此讲,不由好奇心起:“那朕出个题目给你如何?”
    “皇上请讲。”云飞并不谦辞。
    昭文帝微一沉吟,开口道:“爱卿既来应试武举,必定胸怀大志,腹有宏图,请爱卿以此为题,即兴赋诗一首。”昭文帝说罢,便吩咐左右赐上笔墨,铺在御座阶前。
    云飞谢恩,手握毫管,却仰头望天,似在沉思。片刻后,即俯身落笔。下笔如飞,一时间写毕,云飞双手呈上。左右将云飞的答卷铺在御案上,昭文帝见是一首五律,题目是“从军行”。诗中抒发少年报国之志,意境不凡,竟是大家风范。行草相间的笔迹刚劲中透着俊逸,细看却又有几分沧桑古意。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