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 往事穷追多少恨(2)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991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飞云从前也曾听到江湖上流传合欢散的故事,但这药却甚难配制,因此轻易不得见。皇上竟然会用它来对付我?旁人对仇敌用这合欢散,都是留在身边折磨,他却要将我送去千里之外的青楼中任万人蹂躏,是料定我不会反抗不会逃走也不会自杀么?好吧……他既有此信任,我便尽力……遂他之愿!
飞云叩首道:“罪臣谢陛下恩典。”接过小盒子来,取出药丸放入口中,仰头吞下。
昭文帝呵呵一笑:“这枚合欢散的药力可维持三年,这三年之中,九皇子可以好好享受了,可不要死得太早,辜负了朕的苦心。”
飞云神情黯然:“三年……臣不会死的。”
昭文帝弯弯唇角,似是嘲弄:“以九皇子你的容貌才情,不久即可成江南名妓了。如今正是烟花季节,九皇子这就上路吧!”冲殿外叫一声:“来人啊!”两名太监应声而入,昭文帝指着飞云道:“给他穿上衣服,拖出去!”
太监为飞云套上衣服,正要拖走。飞云却奋力地挣脱了,叩首道:“罪臣还有一事相求!”
昭文帝微感诧异,这么多天他都从未求饶,是这合欢散将他吓住了么?心里竟有隐隐得意。“讲!”
飞云匍匐在地:“罪臣请求再为皇上抚琴一曲。”
片刻后,那具熟悉的绿绮已放在飞云面前。闭目,凝神,手指的剧痛仍不断传来,痛到骨髓深处,痛到难以呼吸,但这是我最后一次给皇上弹琴了吧!从此以后,高山寂寥,流水东逝,终此一生也不会再为他人奏上一回了。飞云深深吸气,琴声骤然而起。
那曲子昭文帝却是从未听过。初时如雪花点点飘落,装扮着玉树琼枝,又如雕梁画栋中围炉而坐,赏雪饮酒,其乐融融,突然间朔风怒号,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如人独行于高山之上,积雪没膝,四顾荒凉,无所凭依,风雪弥漫,黑夜茫茫,但终于守得雪霁天明,一轮红日,喷薄而出,万里江山,如诗如画。昭文帝细细体会那曲中之意,到得后来,琴声渐转柔和,虽偶尔夹着一两声激越之音,却如那冬日暖阳,纵然寒意凛冽,温暖却在心头。
飞云一曲既终,伸手拭去唇边溢出的一缕鲜血,深深叩首。
昭文帝一直静静地坐着听那琴曲,待余音袅袅散去,忽开口问道:“这曲子是何名字?”
“霁雪。”飞云轻轻地吐出这两个字,仿佛卸下了心头的一块巨石,今生能让他得闻此曲,九泉之下亦无所憾了。
“霁雪?”昭文帝喃喃重复道,眸中微光闪动。
已有两名内侍过来,要将飞云拖出去,飞云看着昭文帝呆呆的神情,心头忽然一动,唤一声:“皇上!”
“还有何事?”昭文帝闻声惊醒,不耐地蹙起眉头,他又要做什么?果然是要求饶?或者还要玩什么花样?
“罪臣从此远别皇上,心中挂念,皇上得空时能否来江南看望我?只要半年来看我一次就好……”飞云说完,下意识地抿了抿苍白的嘴唇,毫无疑问皇帝会一口回绝,但他是爱我的,同样毫无疑问,从来没有人那样专注地听我弹琴,高山流水,知音难觅……我心甘情愿接受他赐予的一切酷刑一切惩罚,不求饶不反抗不自杀,但我也要让他知道,我不是绝情之人,同样深爱着他,从今生到永远……我会等到雪霁云开的那一天,我不要两人从此天涯陌路遗恨终生……
啊!昭文帝简直怀疑是自己耳朵听错了!什么?他竟然要朕去看他?千里迢迢去江南进青楼看望他?朕将他送到江南就是为了永不再见眼前清静,将他卖入青楼就是要让他受尽折磨生不如死,他竟然……竟然会异想天开理直气壮地要朕去看他,还立了条件半年去一次?天哪!是他疯了还是朕疯了啊!
昭文帝气得浑身颤抖,只吐出一个“滚!”字,两名内侍已将飞云套上一件外袍,硬拖了出去。待到飞云消失在视线之外,昭文帝仍是难以遏制心头恼怒。欧阳飞云,简直欺人太甚!三年前骗了朕耍了朕还不够,今日竟还能厚颜无耻若无其事地消遣朕!朕若不将你碎尸万段挫骨扬灰实在难消心头之恨!
昭文帝气呼呼地一扬手,雄浑掌风带过,御案上的茶杯砚台乒乒乓乓扫了一地,连两丈之外的方才飞云弹琴的矮几亦晃动了一下,那绿绮琴砰的一声摔在地上。内侍知道这古琴名贵,是圣上素所钟爱之物,忙上前捧起,忽发现琴弦已寸寸断裂,不由大惊失色。昭文帝发觉异样,令其将琴奉上,瞄了一眼便已明白,是飞云弹琴时暗运了内力震断琴弦,看上去完好无损,只要轻轻一碰便即成灰。弦断并非不可再续,只是需要深谙音律之人,否则便是狗尾续貂暴殄天物。昭文帝此时哪有情绪,只令人放在书架上,懒得去理会。
转眼飞云离开已两个多月了,春归夏至,芳菲已尽,天气亦渐渐地炎热起来。这些日子,昭文帝恢复了平静的生活,敌国已灭,四海靖平,正是一代盛世的气象。近日蒙国派了使节来,祝贺昭文帝一统天下,并重提联姻之议。早在五六年前,蒙国公主洛塔便心许昭文帝,央请父皇遣使和亲,却被昭文帝婉拒。后来成靖两国开战,此事便搁置下来。直到去年昭文帝率军反攻,借道蒙国,两国遂成结盟之约,如今再提和亲,昭文帝至今又尚未立后,再无理由拒绝,便应了使节,大婚便定在来年的阳春三月。
国事已了,婚姻已定,日子如水一般一天天滑走,平静得生不出半点波澜,作为皇帝,昭文帝实在没什么可不满的,除了常常失眠噩梦头痛,除了每半个月要收到一封来自淮州的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