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带血的警号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755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林悦戴上手套,把警号牌放进检测托盘。质谱仪启动时发出低频嗡鸣,屏幕上的波形图开始跳动。她盯着数据流,手指在键盘上敲了几下,调出DNA比对界面。
    “样本太旧,血迹氧化严重。”她低声说,“但还能试。”
    陈锋站在她身后,没说话。他的目光落在警号牌上,那块金属已经发黑,边缘的编号0723被刮得模糊,背面的暗色残留物在灯光下泛着哑光。
    周明坐在主机前,正回放红外记录。他把时间轴拖到00:32,放大三号通风口区域的热源轨迹。“这个体型……肩宽、步幅,和老周档案里的体征数据吻合。”他说,“他在管道口停了十七分钟,然后往回走了几步,就消失了。”
    “不是消失。”赵大川蹲在门口,用手电照着地面,“是倒下了。你看热源高度,最后两秒明显下沉。”
    林悦的仪器发出一声提示音。她盯着屏幕,瞳孔微微一缩。
    “比对成功。”她说,“血迹DNA和老周牙刷样本一致。是他留下的。”
    屋里安静了几秒。
    “还有别的发现。”她继续说,声音压低,“血液里检测出高浓度放射性同位素——铯-137和钴-60,和第四名死者牙齿沉积物完全一致。这不是普通污染,是直接暴露在强辐射源附近的结果。”
    陈锋慢慢抬起头,“所以他不是病死的。”
    “不是。”林悦摇头,“他受过伤,而且伤得很重。这些放射性物质进入血液,说明有开放性伤口接触了污染源。他活下来已经是奇迹。”
    周明转过身,“那他为什么要把警号牌留在通风口?”
    “线索。”陈锋说,“他知道出不去了,但想留下点东西。”
    赵大川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他想让我们找到这里。”
    林悦把检测数据封存进证物袋,又取出一个采样瓶,从警号牌边缘刮下一点金属碎屑。“我再做个表面残留分析。”她说,“说不定能查到他最后接触过什么。”
    陈锋走到主机前,看着屏幕里那个模糊的热源。“他来过不止一次。”他说,“上次我们发现的防护服,是他藏的。这次他是主动进来的。”
    “为什么?”周明问。
    “找证据。”陈锋声音很平,“或者,找一个人。”
    林悦的仪器又响了。她看了一眼结果,眉头皱了起来。
    “警号牌表面除了血迹,还有微量放射性尘埃。”她说,“分布不均匀,集中在背面和边缘。像是被人攥在手里很久,又藏过一段时间。”
    “他一直带着这个牌子?”赵大川问。
    “可能。”林悦点头,“而且不是最近才带的。尘埃层有叠加痕迹,说明暴露环境反复变化。他长期在污染区和普通区域之间来回。”
    陈锋忽然想起什么。他掏出手机,拨通市局档案科的电话。
    “我要调一份档案。”他说,“陈国强,1998年执勤警服,封存在物证库的那件。现在就要。”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陈组长,这东西属于烈士遗物,按规定不能随意调取。”
    “我不管规定。”陈锋声音没提高,但字字清楚,“十分钟内送到法医中心检测室,或者我现在亲自去拿。”
    他挂了电话,转头对林悦说:“把警号牌的放射性数据发回中心,让他们做交叉比对。我要知道我父亲的衣服上,有没有同样的东西。”
    林悦没多问,立刻操作终端。十五分钟后,她的手机震动了一下。
    她看了一眼消息,抬头看着陈锋。
    “比对结果出来了。”她说,“你父亲警服左袖口内衬,检出相同放射性同位素。铯-137和钴-60,浓度分布模式和警号牌一致。两人暴露的污染源是同一个。”
    陈锋站在原地,没动。
    “这不可能。”赵大川说,“老陈队长是1998年7月21日出事的,地点在市局对面的医院。那天根本没有核电站相关的任务记录。”
    “但辐射痕迹不会说谎。”林悦说,“他们同时接触过同一污染源。时间不会早于1998年夏天。”
    周明突然出声:“等等,我查到了点东西。”
    他调出废弃区西侧山道的震动传感器记录,时间轴定格在7月20日凌晨00:41。
    “这里有辆车经过。”他说,“重型底盘,四轮驱动,重量估计在三吨以上。传感器只捕捉到一次震动峰值,说明只过了一辆。”
    “有影像吗?”赵大川问。
    “没有。”周明摇头,“但结合卫星地图,我能还原路线。”他打开地形图,画出一条红线,“从废弃区主出口出发,走城郊小路,绕开交警卡口,经环城西路,最后停在——市局对面的仁和医院后门。”
    陈锋盯着那条线,一言不发。
    “那家医院。”林悦低声说,“你父亲”殉职”的地方。”
    “官方记录说,他当晚去探望生病的同事。”赵大川说,“结果在医院后巷遭遇持刀歹徒,搏斗中牺牲。”
    “没人见过那个歹徒。”周明说,“案卷里只有现场血迹和一把带血的水果刀。结案报告是王振海签的。”
    陈锋慢慢走到屏幕前,手指点在那条红线上。
    “老周的警号牌在通风口被发现。”他说,“我父亲的警服上有放射性残留。同一污染源,同一天晚上,一辆车从核电站开到医院。”
    “他们在转移什么?”林悦问。
    “或者,转移谁。”陈锋声音低下去。
    周明调出医院周边的旧监控记录,虽然模糊,但能看清后门进出情况。他把时间调到00:50,画面里出现一个穿白大褂的人影,推着一辆盖着布的担架车,从后门出来,停在路边。
    “这个人。”周明放大画面,“他没穿医院工服,胸牌也被遮住了。但他手里拎着一个铅制容器,和我们在老周车库发现的药瓶包装一样。”
    “辐射防护容器。”林悦说,“用来运输高活度放射源。”
    “那晚我父亲去的不是探病。”陈锋说,“他是去接人,或者接东西。”
    “老周想留下警号牌。”赵大川说,“他知道自己会出事,所以把线索藏在这里。他要我们查到这条路。”
    林悦把最后一份检测报告打印出来,装进文件袋。她抬头看陈锋,“接下来怎么办?”
    陈锋没回答。他走到主机前,重新调出红外记录,把时间轴拉回00:38。那个体型较小的热源从侧通道出现,和第一个热源在拐角处交汇,停留两秒后,一起消失在B区深处。
    “交接。”他说,“不是一个人干的。他们有接应。”
    周明忽然说:“我刚收到法医中心的消息。他们从你父亲警服袖口提取到一点纤维,和老周车库发现的防护服材质一致。”
    陈锋转过身。
    “两件警服,同一晚,同一个污染源。”周明说,“他们见过面。就在那天晚上。”
    屋里没人说话。
    陈锋拿起手机,拨通市局对面仁和医院的值班室。
    “我要查1998年7月20日凌晨的住院记录。”他说,“特别是急诊科,有没有接收过身份不明的伤员。现在就要。”
    电话那头传来翻纸声,几秒后,对方说:“系统里没有登记。但……老档案室可能有手写本,得明天上班才能查。”
    “不用等明天。”陈锋说,“我现在就过去。”
    他挂了电话,把文件袋塞进外套内袋。
    林悦收拾设备,“我跟你一起去。”
    赵大川拍了拍周明的肩,“你留在这儿,守着数据。有任何异常,立刻通知我们。”
    周明点头,手指已经回到键盘上。
    陈锋走到门口,停下,回头看了一眼屏幕。那个模糊的热源还停在拐角处,像一个未完成的动作。
    他转身,迈步出门。
    风从通道口吹进来,带着地下建筑特有的潮湿气味。
    他的手插在外套口袋里,指尖碰到父亲警服的检测报告。
    报告最后一页写着:放射性残留分布模式,与警号牌样本高度一致。推测两人曾近距离接触,时间约为1998年7月20日23:50至00:15之间。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