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合影的秘密:王振海的棋局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190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赵大川的电话还在耳边回响,那行“他没死,别信档案”的字像钉子一样扎进陈锋脑子里。他站在法医中心走廊,手里的证物袋没放下,另一只手已经拨通了市局档案科的外线。
    “查一个名字,王振海妻子,1998年前后户籍有没有变更记录。”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系统里没有登记。”
    “查王浩母亲。”
    “家属信息全部加密,权限不够。”
    陈锋挂了电话,转身进了痕检室。赵大川正把签到簿的照片导进电脑,屏幕亮起,泛黄的纸页上两行字清晰可见:**王振海,20:00,签到。老周,20:00,签到。**
    “码头东区执勤点,当天晚上只有他们俩。”赵大川放大页面边缘,“交接栏是空的,没人接班。”
    陈锋盯着那两个名字并列的样子,脑子里过着老周笔记本里的句子——“王说可以保我,但要我闭嘴”。保?还是控制?
    “这本子你从哪儿拿的?”
    “档案科地下室,一堆废纸底下压着的,编号被撕了,应该是故意没归档。”
    “放回去。”
    “已经拍了,U盘在身上。”
    陈锋点头,“别留痕迹。”
    他转身离开,直奔市局宣传科旧资料库。老周的笔记本里提过“底片”,而照片冲洗记录只可能在当年负责影像归档的人手里。他翻出1998年4月的冲洗清单,逐条核对时间。背景里的吊机编号是HX-07,他在备注栏找到一行小字:“4月12日晨6:17,HX-07吊装作业,宣传科取景。”
    正是“4·12案”当天清晨。
    他拿着照片去了城西老居民区。门开了一条缝,老人眯着眼,看到照片时手抖了一下。
    “这是王家老太太。”她声音很轻,“那时候她儿子在码头当调度,天天早班。她总抱着孙子来接人。”
    “这孩子是王浩?”
    老人摇头,“不是。王浩比这孩子大两岁,这娃娃……”她忽然停住,盯着陈锋左耳后,“你这儿,有块斑。”
    陈锋没动。
    “和这女娃一模一样。”老人低声道,“她耳朵后面也有这么一块。”
    陈锋心头一沉。
    “她后来搬走了,听说人没了。她男人……也不在了。”
    “她姓什么?”
    “姓陆。老陆的陆。”
    陈锋走出那栋旧楼时天已经黑了。他站在街口,掏出手机翻出老周家属档案——陆姓,籍贯本地,丈夫失踪后搬离。和眼前这个老太太对上了。
    老陆的妻子,抱的是别人的孩子?还是……她根本不是老周的妻子?
    他回到支队,直接去了林悦的解剖准备室。林悦正把老周那件旧警服铺在操作台上。
    “我申请了紫外线检测,流程走不通,只能用教学设备。”
    “什么时候做的?”
    “你去查档案的时候。”
    她打开灯,房间瞬间暗下来。陈锋走近台面,目光落在警服右肩内衬的缝线上。一道极细的纹路缓缓浮现,弯折成形——像一只收翅的鸟,头朝下,爪子勾在布料纹理里。
    “owl?”他低声问。
    “不是英文。”林悦摇头,“就是个图案。但线条太规整,像是用细针刺上去的,再用特殊染料浸过。”
    她拍照存档,又用棉签轻轻擦拭痕迹边缘,装进证物袋。
    “和王振海书房那幅字背后的压痕,手法一样。”陈锋说,“不是巧合。”
    “你怀疑老周是”夜枭”的人?”
    “我不知道。”陈锋盯着那图案,“但他认识王振海,不止是同事关系。1998年4月12号,他们一起执勤,可老周日记里从没提过。”
    林悦关掉紫外线灯,房间亮起白光。
    “还有件事。”她从抽屉拿出一份检测报告,“警服纤维里检出微量铯-137,和切割机、王浩船上的样本一致。不是一次性污染,是长期接触。”
    “他去过核电站废弃区。”
    “或者,接触过从那里出来的东西。”
    陈锋把照片拿出来,铺在桌上。女人抱着孩子,王振海和刘建民站在一起,背景是HX-07吊机。
    “这张照片拍完几小时,”4·12案”就发生了。”他说,“老周当晚请假,王振海却签到了。他们一起执勤,然后呢?老周消失了几天,回来就说”他们开始清人了”。”
    林悦看着照片上王振海的脸,“他一直在布局。从那时候就开始了。”
    “王浩的母亲姓陆,老陆的妻子也姓陆。老周笔记本里写”老陆说证据在货柜里,HX开头的”——HX-907货柜,就是五年前运放射物进核电站的那一个。”
    “你是说……老陆没死?”
    “档案说他失踪,但没人见过尸体。周明查过,7月20号那天,他和老周都排了夜班,可门禁记录被删了七分钟。”
    林悦沉默片刻,“如果老陆还活着,他知道什么?”
    “他知道谁在操控这一切。”
    赵大川敲门进来,手里拿着U盘。
    “我把签到簿的照片加密了,传了一份到私人服务器。原件放回原处,没人动过。”
    “王振海办公室最近有调档案的记录吗?”
    “有。三天前,他调阅了1998年码头执勤总表,但只看了前半年。”
    “他在确认什么?”
    “怕我们发现他和老周一起值过班。”
    陈锋盯着U盘,“把照片发给周明,让他比对暗纹。我要知道这个标记在哪儿出现过。”
    “现在?”
    “就现在。”
    赵大川点头出去了。
    林悦把警服重新封存,放进证物柜。她回头看着陈锋,“你小时候在码头长大,是不是经常去HX-07吊机那边玩?”
    “记得一点。”陈锋说,“我妈说我三岁前住在码头家属区,后来搬走了。她从没提过姓陆的人。”
    “可照片上那个女人,抱得很紧。不是陌生人。”
    “她可能以为我是她孙子。”
    “为什么?”
    “因为王浩和我差不多大。如果老陆的儿子娶了王家女儿,孩子和我同龄……她看错人了?还是……”
    他没说完。
    林悦看着他,“你在想,你是不是也被换过?”
    陈锋没回答。他拿起照片,对着灯看女人手腕上的镯子。银的,一圈小字刻得很浅。
    “能放大看看吗?”
    林悦接过,用高倍镜调焦。陈锋凑近屏幕。
    字迹慢慢清晰:**守一生,归一人。**
    “这是家传的。”林悦说,“不是普通饰品。”
    “王家老太太戴这个?”
    “她儿子结婚时,亲戚送的聘礼里有一对银镯,说是传给儿媳的。”
    陈锋猛地抬头,“你说她儿子结婚?她儿子是谁?”
    “王振海的弟弟。早年在码头工作,九十年代末失踪了,没立案。”
    “王振海有个弟弟?”
    “资料很少,只知道他叫王涛,比王振海小五岁。最后一次出现是1998年6月,从码头值班室离开后就没回来。”
    陈锋脑子里轰地一声。
    老周写:“老陆说证据在货柜里,HX开头的。”
    HX-07吊机,拍下合影。
    HX-907货柜,运放射物。
    王涛,1998年6月失踪。
    老周,7月20日约见老陆,之后消失。
    时间全对上了。
    他掏出手机拨给周明。
    “查王振海弟弟王涛的档案,所有能调的记录都翻一遍。特别是他最后几天的行动轨迹。”
    “你要找什么?”
    “看他有没有接触过HX-907货柜。”
    电话那头停顿了一下,“这名字没在系统登记,得手动查运输日志。”
    “快点。”
    他挂了电话,转身对林悦说:“王振海不是一个人。他弟弟、老陆、老周,都在那条线上。照片不是纪念,是标记。标记谁在场,谁该被清除。”
    林悦看着他,“那你呢?你为什么在照片里?”
    “我不知道。”陈锋声音低下去,“但那个女人抱我,不是偶然。她以为我是王涛的孩子。可王浩是王振海的儿子,王涛的侄子。如果王涛没结婚,孩子从哪儿来?”
    “除非……王浩是你?”
    陈锋盯着她。
    “调包。”林悦说,“用王家的孩子换走别人家的。你长在陈家,王浩长在王家。可你耳朵后的胎记,和那个女娃一样。王浩脸上没胎记。”
    陈锋呼吸一滞。
    就在这时,手机响了。
    周明的声音很紧:“查到了。1998年6月18日,王涛签收过一份HX-907货柜的临时通关单。两小时后,货柜进入核电站东区。第二天,他再没出现在码头。”
    “然后呢?”
    “还有个记录——当天晚上九点,有人用王振海的权限,在系统里添加了一条婴儿登记信息。新生儿,男,暂定名:王浩。母亲信息空白,父亲栏写的是王振海。”
    陈锋手指攥紧了手机。
    “但这不是正式档案,是内部备忘录,第二天就被删了。”
    “可有人存了下来。”
    “对。备份在老周的私人日志里。他写:”他们用孩子换货,用命填窟窿。王说,只要我不说,就保我儿子活着。””
    林悦看向陈锋,“你明白了吗?”
    陈锋没说话。他低头看着照片,看着那个被划去脸的孩子。
    他慢慢抬起手,摸了摸左耳后的胎记。
    门被推开,周明站在门口,手里拿着平板,屏幕上是一张放大的暗纹图。
    “我比对过了。”他说,“这个owl标记,和王振海书房”上善若水”四个字背后的压痕,线条走向完全一致。同一个模具,同一个时间压上去的。”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