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匿名快递的再临:师父的遗物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680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手机震动的时候,陈锋正站在走廊尽头,指节抵着墙,盯着那条短信看了三秒。
    “快递已到前台,签收码8527。”
    他没动。走廊灯忽明忽暗,像是电路接触不良。他低头看了眼右耳的银钉,还在。刚才在船上,他把另一只放回了抽屉,现在只戴着这一只。
    他按下对讲机:“赵大川,去前台取个快递。说是我的,签收码8527。别让任何人碰,直接带进痕检室。”
    “什么快递?”
    “不知道。包装看着像档案袋,深灰色,没寄件人。”
    “你怀疑有问题?”
    “王浩的船刚拖回来,我右耳的耳钉就被人拿去拍监控。现在又来快递?”陈锋声音压着,“不急,走流程。”
    他转身往物证科走,顺手给林悦发了条消息:准备辐射检测仪。
    痕检室门关着,赵大川已经在里面。快递平放在不锈钢台面上,外层裹着灰膜,像是防静电包装。他戴着手套,用镊子轻轻挑开封口。
    “包装有涂层。”赵大川说,“不是普通塑料,有点像铅膜,但薄。”
    林悦站在旁边,手持检测仪靠近。屏幕数值跳了一下,停在0.3。
    “铯-137。”她说,“量很小,和王浩船上提取的油渍样本接近。不是新污染,是残留。”
    陈锋点头:“拆开。”
    赵大川用无静电镊子取出里面的东西。一本硬壳笔记本,纸张发黄,边角磨损。下面压着一张照片,用透明袋封着。
    “打字机打的。”赵大川翻了一页,“字迹是后来手写的,墨水不一样。”
    林悦接过照片,对着灯看。画面已经泛白,边缘有折痕。背景是码头,两艘旧货轮靠岸,远处有吊机。左边站着两个男人,一个穿警服,一个穿西装。警服那人年轻,但陈锋认得出来——是王振海。西装男侧脸,轮廓熟悉,是刘建民。
    女人站在右边,怀里抱着个男孩。男孩脸被划了两道,墨痕很深,像是用刀片刮过。
    “这划痕是后来加的。”赵大川用放大镜看,“纸纤维翘起,不是印刷时的问题。”
    林悦把照片放上多光谱扫描仪。机器嗡了一声,画面在屏幕上重新成像。被划区域显出模糊轮廓。
    “左耳后……”她调高对比度,“有块不规则色斑。”
    陈锋凑近。
    他抬手,摸了下自己左耳后。那里有块胎记,从小就有,形状像歪了的逗号。
    “是他。”他说。
    没人接话。赵大川把笔记本递过来。封面没有字,翻开第一页,日期是1998年4月12日。
    “老周的笔迹。”陈锋说。
    “但打字部分不是。”林悦指着段落,“字体是老式针式打印机,市局九十年代末用的那种。”
    赵大川翻到最后一页,空白。再翻,夹层里有张小纸条,写着一串数字:720-GL-04。
    “什么意思?”林悦问。
    “7月20日。”陈锋说,“老周总提那天。说是交接班,最后一班。”
    “GL?”赵大川念着。
    “老陆。”陈锋声音低了,“我师父的老搭档。早年失踪了,档案都没留全名。”
    林悦看了他一眼:“你要查这个?”
    “周明在吗?”
    “在网安室。”
    陈锋拿着笔记本出去,直接敲门。周明抬头,正盯着三块屏幕。
    “又来活了?”
    “解个密码。”陈锋把笔记本递过去,“720-GL-04,可能是钥匙。”
    周明接过,敲了几下键盘:“老系统备份还在,试试警校内部编号规则。”
    屏幕跳转,输入关键词。等了十几秒,弹出一个加密文件夹。
    “成了。”周明点开,“密码匹配成功。”
    文件夹里是扫描件,一页日记手稿。
    陈锋盯着屏幕。
    “七月二十日,晚八点,约见老陆。地点:核电站废弃区三号冷却塔。带底片。若我未归,烧了它。别问,别查,交给能看懂的人。”
    他手指在桌面上敲了一下。
    “底片呢?”
    “没提。”周明摇头,“就这几句。”
    “为什么是那天?”林悦站在门口,“1998年7月20日,有什么事?”
    没人回答。陈锋翻回前面几页,老周的字迹越来越乱,像是匆忙写的。
    “4月12日……他写”他们开始清人了”。”陈锋念着,“5月3日,”老陆说证据在货柜里,HX开头的”……6月15日,”王说可以保我,但要我闭嘴”。”
    “王?”赵大川问。
    “王振海。”陈锋合上本子,“他早就知道。”
    林悦忽然说:“照片上的女人……你认识吗?”
    “不认识。”
    “但她抱着你。”
    陈锋没说话。他把笔记本放回桌上,手指划过封面。纸壳边缘有磨损,像是常被人翻。
    “赵大川,照片和笔记本做全项检测。纸张、墨水、胶膜,全部建档。”
    “你要报备吗?”
    “不。”
    “王振海那边……”
    “先不碰。”
    他拿起复印件,往门口走。
    “陈锋。”林悦叫住他,“辐射值虽然低,但这包装……不是随便能弄到的。谁寄的?”
    “知道老周习惯的人。”他停下,“知道我小时候在码头待过的人。知道7月20日重要的人。”
    “而且能接触防辐射材料。”周明补充,“港口、核电站、医疗废料……或者,内部。”
    陈锋没回头:“查一下1998年市局档案领取记录。特别是4月到7月之间,谁借过老周的卷宗。”
    “包括王振海?”
    “包括他。”
    他走出网安室,走廊灯还是闪。他低头看了眼手机,没新消息。快递单号他让赵大川留了底,寄件时间是昨天下午三点十七分,扫描记录显示从市南邮局发出,自助柜机投递,无监控。
    他回办公室,把复印件摊在桌上。照片上的男孩脸被划去,但左耳后的胎记位置对得上。他摸了摸右耳的耳钉,又摸了摸左耳后。
    桌上放着另一只耳钉,银的,圆形。
    他把复印件收进抽屉,锁上。
    林悦推门进来,手里拿着检测报告。
    “纸张纤维和市局1998年内部档案用纸一致。”她说,“不是仿造。”
    “照片呢?”
    “冲洗时间在1998年6月到8月之间。底片型号是柯达100P,当年市局宣传科用的。”
    陈锋点头。
    “还有一件事。”林悦声音低了,“照片上的女人……我查了老周的家属档案。他爱人姓陆,1997年病退,之后没再出现。档案里没照片,但籍贯是本地,丈夫失踪后搬离原住址。”
    “她姓陆?”
    “对。老陆的陆。”
    陈锋盯着抽屉的锁孔。
    林悦没再说话,把报告放在桌上,走了。
    他坐回椅子,拉开抽屉,把耳钉放进一个空证物袋,压在复印件下面。
    门突然被敲了两下。
    周明站在门口,手里拿着U盘。
    “我刚调了警校1998年值班日志。”他说,“7月20号那天,老周和老陆都排了夜班。但记录显示,老周当晚请假,老陆也没到岗。”
    “然后呢?”
    “系统有条异常操作记录。凌晨一点十二分,有人用王振海的权限调阅了当天的门禁日志,删了部分数据。”
    “几点?”
    “一点零七分。”
    陈锋看着U盘。
    “把记录导出来,单独存。”
    “要报吗?”
    “不。”
    周明顿了顿:“你信不过谁?”
    “我现在只信这个。”陈锋敲了下桌上的证物袋,“和能摸到的东西。”
    周明走了。办公室安静下来。
    陈锋打开台灯,把照片铺在桌上。王振海和刘建民站在一起,女人低头抱着孩子。他用笔圈出女人手腕上的镯子,银的,刻着一圈小字。
    他凑近。
    字太小,看不清。
    他起身去拿放大镜。
    刚走到门边,手机响了。
    是赵大川。
    “快递的包装内层……我们发现了点东西。”他说,“不是涂层,是贴纸。撕下来后,下面有字。”
    “什么字?”
    “一行手写,很小。写着:”他没死,别信档案。””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