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游艇的幻影:慈善晚宴的谎言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365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对讲机里的声音还在响。
    “海澜号启动了,陈队,它要走。”
    陈锋抬手按下通话键:“通知港口执法队,拦船检查,所有人不准离岗。”
    他站在仓库出口,风从码头吹进来,带着咸腥味。林悦和赵大川已经先一步赶去码头布控,他留下来收整证物袋,把那本泛黄的账本放进防水箱。周明在电话里说,王浩的车停在货轮边上,可船上没人接应的画面,太干净了,不像逃亡,像排练。
    他回到局里时天刚亮。
    办公室灯还亮着,昨夜没人关。他把证物箱放在桌上,打开电脑,调出慈善晚宴的监控时间线。王浩出现在宴会厅的镜头里,穿深灰西装,举杯致词,时间是晚上七点二十三分。七点四十五分,他起身离席,走向后门通道,之后再没出现在主厅摄像头中。
    陈锋拨通周明电话:“把”星澜号”游艇的监控调出来。”
    “已经看了,”周明声音低,“系统显示一切正常,但本地存储有断点。备用电源在八点零七分突然断电,三秒后重启,接着就是空白。”
    “空白多久?”
    “一直到九点十三分,王浩重新出现在宴会厅门口。”
    “中间一个多小时,监控停了三秒就恢复,可画面没了?”
    “对。主服务器记录被清过,但本地硬盘有残留日志。我刚恢复出重启瞬间的三秒画面,等你来看。”
    陈锋起身下楼,直奔技术科。
    周明把画面投在屏幕上。黑,然后闪一下,三秒的影像:甲板上站着一个人,穿深色冲锋衣,背对镜头,正往船舱方向走。右耳在灯光下反光,像是金属耳钉。
    陈锋盯着那点反光,没说话。
    “这衣服……”周明抬头看他,“你不是也有一件?”
    陈锋没答。他凑近屏幕,放大那人右耳位置。银钉形状清晰,弧形收尾,是他父亲留下的遗物,全市只此一枚。
    “时间呢?”他问。
    “八点零八分十七秒,重启画面捕捉到的。”
    “和王浩离席时间吻合。”
    “但问题来了,”周明调出另一组数据,“王浩的手机信号和车牌识别记录都显示他没离开宴会区域。安保人员也说没见他出去。如果这个人真是他,是怎么上的船?如果这个人不是他……”
    他顿了顿,“那就是有人冒用他的身份行动,还穿了件和你一模一样的冲锋衣。”
    陈锋退出画面,转身离开技术科。他没回办公室,直接去了法医中心。
    林悦正在做指甲残留物检测。
    “王浩的指甲缝里有纤维,”她说,“我刚做完初步分析,成分和市局五年前配发的冬季执勤服一致。那种料子加了防静电涂层,只发给一线行动组,后来因为供应商停产,全队统一换装,旧制服按规定上交销毁。”
    “有人没交?”
    “不一定。也可能是私留的。但更奇怪的是——”她递过一份报告,“纤维上检测到微量放射性同位素,锶-90,浓度极低,但和第四名死者的牙齿残留物一致。”
    陈锋接过报告,看了一会儿。
    “能接触这种物质的人不多。”林悦说,“最近五年,只有参与过核电站废弃区联合排查的警员才可能沾上。你们组去过两次。”
    陈锋没说话。他记得那次任务,穿的正是那批旧制服。回来后,他把衣服带回了家,没上交。一直锁在办公室储物柜里。
    他回到自己房间,打开柜子。制服还在,密封袋完好,标签写着“2018年配发”,领章编号2087。
    他拿出手机,拍下编号,发给林悦:“比对一下纤维上的编号残留。”
    “有磨损痕迹,”她回得很快,“但部分数字能辨认,和你的编号一致。”
    陈锋把手机放下,放在桌角,调成静音。他坐在椅子上,盯着那件冲锋衣挂在衣架上,袖口有些磨损。
    周明的消息进来:“游艇监控信号被跳转过,原始数据流经省厅中转服务器,IP地址是临时虚拟节点,但路由记录显示,访问权限绑定市局内部账号。”
    “谁都能登?”
    “不,”周明回,“需要二级以上安全认证。能用这个账号的,不超过二十人。”
    陈锋闭上眼,脑子里过了一遍名单。
    有人知道他穿什么衣服,知道他有耳钉,还能拿到他的旧制服纤维,甚至掌握内部监控跳转路径。
    不是外人。
    是里面的人。
    他重新打开电脑,调出慈善晚宴当晚的全部出入口记录。王浩离席后,后门通道的红外感应器有触发,但没留下影像。安保日志写着“例行巡查”,签字人是当晚值班副队长。
    他翻到人员排班表。
    副队长叫刘志军,2015年入队,和他同期。三年前调去后勤,去年才回一线。平时话少,做事规矩。
    陈锋点开他的档案,看到一条备注:2019年曾因“误删监控数据”被通报批评,后调离技术岗。
    他拨通周明电话:“查刘志军近三个月的登录记录,特别是晚宴前后,有没有访问过游艇监控系统。”
    “得点权限。”周明说,“但可以试试。”
    “尽快。”
    他挂了电话,转头看向窗外。天光渐亮,楼下的警车陆续进出。码头那边传来消息,海澜号被拦下,船上没发现王浩,也没接应人员。船长说他们接到指令临时起航,是港口调度室发的电子令。
    陈锋盯着电脑屏幕,手指敲着桌面。
    如果王浩根本没上船,那晚宴离席的一个小时,他去了哪?
    如果监控里那个穿冲锋衣的人不是他,那又是谁在冒充?
    他打开抽屉,翻出一本旧工作日志。2019年那会儿,他曾负责清理一批报废设备,包括几台旧监控终端。当时登记表上有个签名,潦草得看不清,但他记得那人穿制服的样子。
    他翻到那一页。
    签名是刘志军。
    他正要起身,手机震动。林悦发来新消息:“纤维上的放射性残留有规律分布,像是被折叠存放过很久,位置和冲锋衣左内袋贴合。”
    陈锋猛地抬头。
    他的旧制服一直锁着,但从没穿过那件冲锋衣。
    除非有人翻过他的柜子,剪下一小块布料,缝进衣服里。
    他抓起外套,准备下楼再查一遍储物区的门禁记录。
    就在这时,桌上的手机屏幕亮了。
    周明发来一张截图:省厅中转服务器的访问日志,最后一条记录是昨晚十点十七分,操作人账号显示为“C.Feng”,IP地址经过伪装,但设备指纹匹配一台市局登记的巡逻车。
    那辆车的当班人是刘志军。
    陈锋盯着那行字,手指慢慢收紧。
    他拿起对讲机,刚要按下通话键,办公室门被敲响。
    林悦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个透明证物袋。
    “刚送来的,”她说,“匿名快递,没署名,从市局收发室转上来。里面是半截烧焦的纸片,边缘有”星澜号”字样,背面写着一行数字。”
    陈锋接过袋子,翻过纸片。
    那串数字是:071322。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