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血字背后的真相:老周的警号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321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液压泵的排气阀又响了一声,短促,像是金属咬合。
    陈锋的手停在腰间,枪还没收。林悦已经站起身,赵大川靠在她肩上,呼吸粗重。三人盯着那扇卡住的电梯门,王浩缩在角落,双手被反铐,没再动。
    “不是他。”林悦低声说。
    陈锋没应,慢慢转身,枪口压低,扫向B区货梯背后的墙面。应急灯的绿光斜照过去,水泥表面有几道新鲜刮痕,像是被硬物反复摩擦过。
    “张伟来过这儿。”她说,“防滑粉残留的位置,和他指甲缝里的磨损方向一致。”
    赵大川喘着气,从地上撑起身子,踉了一下。林悦扶住他,他甩开,一瘸一拐地走到墙边,用战术刀尖划过刮痕。刀尖带起一点灰白粉末。
    “新补的水泥。”他说,“不到十二小时。”
    陈锋走过去,用枪托敲了敲墙面。声音空的。
    “里面是空的。”他说。
    林悦从证物箱里翻出便携式金属探测仪,贴在墙面上。仪器发出连续蜂鸣,范围集中在两米见方的区域。她抬手示意,陈锋点头,三人合力用撬棍插进水泥接缝。水泥层崩裂,一块预制板被掀开,露出后面的铁门。
    门没锁。
    推开时,一股闷热的空气涌出来,带着铁锈和干涸液体的气味。
    陈锋打亮手电,光束扫进去。密室不大,三步见方,墙角堆着废弃电缆。正对门的那面墙上,有一行暗红色的字。
    **4·12**
    下面刻着一串数字:**071322**
    林悦走近,手指悬在刻痕上方。数字是用尖锐物反复划出来的,边缘不规则,像是指甲或金属片硬生生抠进水泥。
    “这是警号。”她说,“老周的。”
    陈锋没说话,盯着那行字。他记得老周的档案,编号071322,2003年因公殉职,死因记录是“意外坠河”。当时没人怀疑。
    现在这串数字刻在密室墙上,和“4·12”并列,像一句未说完的话。
    赵大川靠在门框上,额头冒汗。他伸手摸了摸墙角,指尖沾了点暗红粉末。
    “血。”他说,“干了。”
    林悦立刻取出棉片,蘸了生理盐水,轻轻擦拭字迹边缘。她把样本装进密封管,打开随身携带的便携DNA比对仪,接上手机端口。数据加载缓慢,屏幕闪烁。
    “信号弱。”她皱眉,“得等三分钟。”
    陈锋蹲下,在墙根处搜查。水泥地有拖拽痕迹,延伸到铁门内侧。他伸手摸了摸墙角,指尖碰到一块硬物。
    半截指甲。
    断裂处不齐,像是硬掰下来的。他捡起来,放进证物袋。
    “和张伟的指甲形状对得上。”他说。
    林悦的设备发出提示音。屏幕上跳出比对结果:**匹配度99.8%,样本来源:张伟直系亲属数据库**。
    “是他留的。”她抬头,“他来过这里,被关过。”
    赵大川靠着墙,喘了口气:“他想告诉我们什么。”
    陈锋盯着那行血字。4·12,老周的警号,张伟用命刻下的线索。这不是求救,是确认——确认他们追查的方向没错。
    “账本。”他说,“一定还有东西。”
    他用手电扫视密室内部。地面堆着杂物,墙角有个铁皮箱,锈得厉害。他走过去,掀开盖子,里面是空的。
    赵大川一瘸一拐地绕到另一侧,用撬棍敲了敲地面。声音实的。
    “等等。”林悦突然说。
    她蹲下,手指划过墙角一道修补痕迹。水泥表面平整,颜色比周围新,但边缘有细微裂纹。
    “这里动过。”她说。
    陈锋过去,用枪托砸了一下。水泥裂开,露出下面的金属盒。
    赵大川扑上去,用撬棍撬开盒盖。里面是一本泛黄的账本,封面写着“1998年度特殊运输记录”,边角被水浸过,字迹模糊。
    他翻开第一页,手抖了一下。
    “收款方。”他念出来,“王振海,张建国。”
    陈锋接过账本,一页页翻。记录显示,1998年4月12日晚,编号H-9的货物从货运站运往港口集团3号仓,未申报。货品栏空白,但备注栏写着:“每吨提成15万,现金结算。”
    他翻到最后一页。
    一行手写备注:
    **货清人灭,周某已除。**
    字迹工整,笔锋有力。
    他盯着那句话,慢慢抬头,看向被铐在电梯间的王浩。
    王浩靠在墙上,闭着眼,像是睡着了。
    “笔迹鉴定。”陈锋说,“马上比对。”
    林悦掏出手机,拍下备注页,上传系统。几秒后,结果返回:**与王浩办公室文件笔迹匹配度98.6%**。
    “他写的。”她说。
    赵大川靠着墙,手里的撬棍掉在地上,发出闷响。他喘着气,脸色发白。
    “张伟……就是为了这个。”他说,“他查到了账本,所以被关进来,被灭口。”
    陈锋把账本塞进防水袋,收进战术包。他走回密室,最后看了一眼墙上的血字。
    071322。
    老周的警号。
    他掏出手机,拨通周明。
    “定位王浩的车。”他说,“所有关联车辆,查最近二十四小时行驶轨迹。”
    电话那头,键盘声密集。
    “他有辆私家车,”周明说,“车牌尾号583,半小时前从公司地库出发,最后一次信号在江州港3号码头。”
    “码头?”陈锋问。
    “对。他没走登记通道,绕了小路。车现在停在”海澜号”货轮旁边,船正在装集装箱,目的地是境外。”
    “船名确认?”
    “海澜号,注册地塞班,但实际运营方是鸿海物流的离岸子公司。”
    陈锋挂了电话,转身看向林悦和赵大川。
    “王浩不是一个人。”他说,“有人接应他。”
    林悦点头:“他早计划好了。”
    赵大川靠在墙上,手按着右臂伤口,血还在渗。他抬头:“我们现在怎么办?上报?还是……追?”
    陈锋没答。他走回电梯间,蹲在王浩面前。
    “谁在船上等你?”他问。
    王浩睁开眼,看了他一眼,嘴角动了动,没说话。
    “账本找到了。”陈锋说,“血字也找到了。张伟临死前刻的,你猜我们还能找到什么?”
    王浩闭上眼,头靠回墙。
    陈锋站起身,走到林悦身边,低声说:“联系市局,要港口执法权。通知特警,封锁3号码头,不准任何船只离港。”
    林悦点头,掏出对讲机。
    赵大川撑着墙,慢慢站起来。他捡起撬棍,握在左手。
    “我还能走。”他说。
    陈锋看了他一眼,又看向密室墙上的血字。
    071322。
    他掏出记事本,撕下一页,盖在刻痕上,用铅笔轻轻拓印。纸面浮现数字轮廓。
    他把纸折好,塞进内袋。
    “走。”他说,“去码头。”
    三人往外走,脚步声在空旷仓库里回荡。王浩被铐在原地,没人管他。
    对讲机突然响了。
    周明的声音:“海澜号……刚刚启动引擎。它要提前离港。”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