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鸭舌帽的踪迹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362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电灯重新亮起时,战术板上的笔还停在那个模糊的影子旁。陈锋没动,手指压着纸面,目光没从“鸭舌帽”三个字上移开。周明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头儿,数据流恢复了一段,那个IP……最后一次登录是在市局对面的”极速网咖”,时间是4月11号晚上十一点零八分。”
    陈锋抬眼,盯住他。
    “登录终端用了虚拟身份,没实名登记。”周明语速加快,“但MAC地址能对上,就是它连过内网,查了”4·12案”的原始档案编号。”
    赵大川站起身,外套已经抓在手里:“人呢?监控调了吗?”
    “72小时自动覆盖,现在还差四十分钟。”周明敲了两下键盘,“再晚一步,啥都没了。”
    陈锋抓起车钥匙,转身就走。
    网咖在市局斜对面,夹在一家关了门的奶茶店和快递站中间。门头灯牌闪了半截,玻璃门上贴着“通宵十元”的泛黄告示。陈锋推门进去,一股混着泡面和烟味的闷气扑脸。收银台后坐着个穿拖鞋的中年男人,正低头刷短视频,听见动静抬了抬头。
    “查监控。”陈锋亮了证件,“4月11号晚上十一点前后,所有进出画面。”
    男人愣了下:“警官,这……硬盘前两天坏了,修了好久才恢复。”
    赵大川绕到收银台侧面,蹲下身。台子后角有一道新鲜的划痕,金属边皮翘起,像是被螺丝刀强行撬过。他伸手摸了摸底板,指尖沾了点灰:“这盒子被动过。备用硬盘呢?”
    “修的时候拆下来了,还没装回去。”
    “装回去。”赵大川站起身,“现在。”
    周明接上笔记本,插进后台端口。屏幕闪了几下,进度条缓慢爬升。十分钟后,一段模糊的录像跳出。画面里,一个穿深色夹克的男人走进来,头低着,戴着一顶黑色鸭舌帽。他径直走向角落的终端,坐下,全程没抬头。时间显示:23:07。
    “就是他。”周明声音绷紧,“这台机子,就是连内网的那台。”
    男人坐了不到十分钟,起身离开。临走前,他顺手把一张揉皱的纸扔进墙角的垃圾桶。
    赵大川立刻走过去翻找。桶底压着几包吃完的辣条袋和烟头,那张纸被踩过,边缘沾了油渍。他小心展开——是半张润滑油包装纸,印着“鸿海物流专用”几个小字。
    “带回实验室。”他把纸装进证物袋,递给林悦。
    林悦没说话,拿着袋子先去了洗手间。她用酒精棉片轻轻擦拭纸面,去掉杂质,再用便携试剂滴上去。颜色变了两次,最后停在淡紫色。她掏出手机拍下反应过程,发给技术科的同事:“送化验,重点查苯系物和硅基稳定剂。”
    半小时后,结果出来。她拨通陈锋电话:“包装纸上的残留物,和匕首刀柄提取的油渍成分一致。不是普通工业油,是鸿海物流车队专用的高粘度润滑油,全市只有他们一家在用。”
    陈锋站在网咖门口,风从街口灌进来。他低头看了眼手表,指针刚过十点。
    “王浩那边呢?”他问周明。
    “查了鸿海物流的访客记录,那晚没人登记进办公楼。但……”周明顿了顿,“我刚调了他们内网的登录日志,凌晨一点十五分,有人从内部终端上传了一份加密文件,接收IP就是那个网吧的。”
    “他不是去查档案。”陈锋声音低下来,“他是去确认——确认我们有没有发现那晚的事。”
    赵大川走过来:“现在怎么办?再搜一次鸿海?”
    “这次,去王浩的办公室。”陈锋转身走向警车,“直接找源头。”
    鸿海物流办公楼三层,总经理办公室门锁没坏,指纹识别正常。陈锋没让前台通报,直接刷卡进去。王浩坐在办公桌后,抬头看见他们,脸上没表情:“警官,这都快半夜了。”
    “有点事想再确认。”陈锋环视一圈,“HGC-9A的设计图,你们有存档吗?”
    “没有。”王浩摊手,“公司没资质做这种设备,图纸我们都没见过。”
    赵大川走到保险柜前蹲下。柜门边缘有细微的摩擦痕,像是最近被人频繁打开。他伸手摸了摸锁扣,又退开。
    林悦走向书架,随手抽出几份文件翻看。陈锋则拉开办公桌最下面的抽屉。夹层里塞着一叠技术手册,他抽出来翻到中间,一张折起来的A3纸滑落。
    赵大川捡起来展开。是张工程图,标题写着“HGC-9A液压切割机结构优化方案”,右下角盖着“内部参考,严禁外传”的红章,落款日期是4月10号。
    “这东西不该在这儿。”赵大川低声说。
    陈锋把图纸摊在桌上。线条密密麻麻,标注着压力值、切割角度和液压反馈系统。他指着一处细节:“这里,主轴偏角是1.5度,和尸体骨裂的应力方向一致。”
    林悦凑近看:“我之前建模时,模拟过不同角度的切口。只有这个设计,能保证刀头在颅骨接缝处不打滑。”
    王浩坐在椅子上,手指敲了敲扶手:“我不知道这图怎么进来的。可能是哪个技术员乱放的。”
    “那为什么不在技术部档案室?”陈锋盯着他,“而是在你抽屉里?”
    “我怎么知道?”
    没人再说话。赵大川把图纸拍照存档,原件装进证物袋。林悦顺手拍了办公室角落的工具柜照片,发给技术科做背景比对。
    回程车上,周明在后座翻着数据:“那个网吧IP,从昨晚到现在,没再出现过。”
    陈锋坐在副驾,手里捏着那张润滑油包装纸的照片。他忽然问:“那顶帽子,看清脸了吗?”
    “没。”周明摇头,“角度太偏,只能看到下巴,戴着口罩。”
    “但他知道怎么进内网。”陈锋慢慢说,“知道查什么编号,还特意选在停电前两分钟动手。这不是临时起意。”
    车停在市局楼下。陈锋没下车,盯着对面网吧的门。灯还亮着,玻璃后有几个模糊的人影在动。
    “你怀疑是内部人?”周明问。
    “不是怀疑。”陈锋打开车门,“是确定。但这个人,不想直接露脸。”
    他走上台阶,回头说:“二十四小时盯住那个IP。谁再登录,立刻定位终端位置。”
    回到指挥中心,他把设计图钉上战术板,在“鸭舌帽男子”下面画了一横线。然后坐下,打开笔记本,翻到新一页。
    写了一行字:“查4月11号当晚,谁有权限从鸿海内网上传文件。”
    停了两秒,又写:“调取王浩办公室门禁记录,最近三天,凌晨一点前后,有谁进出过。”
    最后一行,写得很慢:“那顶帽子,为什么选在停电前两分钟出现?”
    周明坐在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屏幕上的IP追踪程序已经开启,绿色光点静静闪烁。
    陈锋靠在椅背上,左手无意识地转动着腕上的旧表。
    表盘玻璃有一道细裂,像是被什么硬物划过。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