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消失的证人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236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凌晨一点十七分,指挥中心的打印机突然响了。
一张纸缓缓吐出,白底黑字,标题是“实名举报”。周明从屏幕前猛地抬头,几步冲过去抓起那张纸。信上说王浩和三名死者都有经济往来,资金流水异常,怀疑因利益纠纷引发连环杀人。
“又是那个IP。”他声音压得很低,手指敲了下键盘,绿色光点再次亮起,“还是极速网咖,登录时间零点十七,和昨晚查档案的时间差不多。”
陈锋没说话,走过去接过举报信扫了一眼。纸面平整,没有指纹,发送端用了匿名浏览器,连设备缓存都清得干干净净。
“不是巧合。”他说,“有人想让我们把案子往经济纠纷上引。”
赵大川站在战术板前,盯着那张鸭舌帽男子的截图。帽子压得很低,口罩遮脸,只露出一截下巴。他忽然开口:“这人动作太熟了。进网吧、选机位、登录、操作、离开,全程不到十二分钟,连鼠标都没多点一下。”
林悦站在旁边,目光落在监控画面里男子的右手。那人打字时,小指微微向掌心收着,像是不受控制地蜷曲。
“手有问题。”她说,“不是习惯,是伤。”
周明立刻调出4月11日的录像并排对比。两段视频里,男子坐姿、走路步幅、鼠标点击节奏,几乎一致。尤其是右手小指的动作,每次抬手时都会轻微**一下。
“同一人。”赵大川下了结论。
陈锋转身看向周明:“网吧最近三天有没有其他可疑登录?”
“没有。”周明摇头,“那个终端从12号凌晨之后就没再连过内网。这封举报信发完就断了。”
“他是故意让我们看见。”陈锋盯着战术板,“他知道我们会查,所以留了痕迹。但他不怕我们追到人,因为他根本没打算露脸。”
赵大川拿起手机:“我去趟鸿海物流。”
两小时后,他带回了三顶黑色鸭舌帽。帽檐内侧缝着标签,印着“鸿海2023年度安全奖”和一串编号。
“在车队司机的更衣柜里找到的。”他把帽子放在桌上,“不止一个,至少发了二十顶。司机说三月底领的,要求不能外带,也不能提。”
陈锋问:“王浩怎么说?”
“他说不知道。”赵大川冷笑,“公司近三年没采购过这类福利,更没搞过什么安全奖。”
“但他办公室抽屉里有HGC-9A的设计图。”林悦接话,“还是4月10号才出的版本。”
陈锋沉默几秒,拿起电话:“约王浩,上午九点,市局问询室。”
九点整,王浩准时到场。他穿了件深灰夹克,坐下时把手搭在桌边,指尖干净,指甲修剪整齐。
陈锋把三顶帽子推到他面前:“认识这个吗?”
王浩看了一眼,摇头:“没见过。”
“鸿海2023年安全奖纪念品。”赵大川开口,“你私人账户支付了这笔采购,金额八千六百块,供应商是本地一家劳保公司。我们已经调到了合同和**。”
王浩眉头皱了一下:“我怎么不知道?”
“采购单上有你的电子签批。”周明坐在角落,“时间是3月28号下午三点十七分,系统记录你当时在办公室登录审批平台。”
王浩没再否认,只是笑了笑:“可能是秘书代签的吧。这种小事,我一般不过问。”
“可发放名单是你亲自定的。”赵大川拿出一份文件,“只有车队核心成员和办公室清洁工张某在列。其他人没资格领。”
王浩眼神闪了一下:“清洁工?他早辞职了。”
“什么时候?”
“大概半个月前。他说家里有事,提前走了。”
陈锋翻开记录本:“张某,男,四十七岁,右利手,去年十月在清理办公室空调时摔伤右手小指,医院诊断为末节神经损伤,导致小指活动受限。”
他抬眼:“你记得他吗?”
王浩点头:“有点印象。人挺老实的,干活仔细。”
“他离职前,有没有在非工作时间进过你办公室?”
“这我哪知道。”王浩摊手,“门禁系统你们自己查。”
周明已经调出了数据。过去一个月,张某有七次在凌晨一点到两点之间刷脸进入三楼办公区。而那段时间,王浩的办公室终端多次上传加密文件,时间完全吻合。
“他不是去打扫。”赵大川低声说,“他是替你操作电脑。”
王浩脸色变了:“你们别乱扣帽子。他进办公室,可能是处理遗留工作。”
“可他离职后,你没报备,也没走正式交接程序。”陈锋盯着他,“而且,这些帽子为什么不能外带?为什么签保密协议?”
王浩没回答。
“你还记得4月11号晚上十一点零八分,有人用极速网咖的终端查了”4·12案”档案编号吗?”陈锋继续问,“第二天凌晨,同一台机器又上传了一份文件,接收方是你公司内网。是你让他去确认我们有没有查到设计图?”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王浩站起身,“我要请律师。”
“你可以走。”陈锋没拦他,“但在你离开之前,我想告诉你一件事——那个戴帽子的人,右手小指会不自觉地往里收。和张某的工伤记录,一模一样。”
王浩脚步顿了一下,但没回头。
回到指挥中心,赵大川立刻调出张某的户籍资料和社会关系网。他住在城东老小区,父母已故,前年离了婚,孩子跟着前妻去了外地。近半年几乎没有银行交易,手机信号最后一次出现在4月12号中午,基站定位在长途汽车站。
“人走了。”周明看着地图上的红点,“而且没用身份证买票。”
林悦忽然开口:“他伤的是右手小指,但监控里那个男人用的是左手鼠标。”
所有人都停了下来。
赵大川立刻回放网吧录像。男子坐定后,右手放在键盘上,左手操控鼠标。而正常右利手的人,即便受伤,也不会完全放弃右手操作。
“他不是张某。”林悦说,“他是故意模仿张某的手部特征,让我们以为是张某在操作。”
“替身?”周明皱眉,“可动作这么像,连步态都一样……”
“训练过的。”陈锋低声说,“有人知道张某的伤,知道他的习惯,甚至知道他进出办公室的时间。他不是替身,他是被安排好的”影子”。”
赵大川翻着资料:“可这个人为什么要冒充张某?张某到底知道什么?”
没人回答。
陈锋走到战术板前,拿起笔,在“鸭舌帽男子”下面写了一行字:“查张某最后联系的人。”
周明立刻开始调通话记录。过去七十二小时,张某只打通过一个号码,是本地公用电话亭,位于货运站东门。
“货运站?”赵大川抬头,“那地方晚上没人值班。”
陈锋盯着那个地址,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两下。
“他不是辞职。”他说,“他是被送走的。有人怕他说话,所以让他消失。但又怕我们追查,所以安排另一个人戴上他的帽子,用他的动作,在网吧留下痕迹——让我们以为张某还在活动,以为线索还在,其实……证人早就没了。”
林悦看着监控截图:“所以这封举报信,根本不是为了帮我们破案。是为了让我们盯着一个假人,浪费时间。”
赵大川一拳砸在桌上:“王浩在拖。”
陈锋没动,目光落在战术板上那顶黑色帽子的照片上。
“查那个公用电话亭。”他开口,“调它最近七天的所有通话记录。另外,派人去张某住处,把他屋里所有纸片都带回来。包括垃圾桶里的。”
周明刚要操作,屏幕突然弹出一条警报。
“极速网咖的终端……又上线了。”他声音绷紧。
所有人抬头。
时间显示:上午十点零三分。
陈锋立刻起身:“调监控。”
画面很快切过来。一个男人走进网吧,戴着同样的黑色鸭舌帽,口罩遮脸,右手小指微微内扣。他走向角落的终端,坐下,熟练地插入U盘,开始操作。
“还是那个位置。”赵大川盯着屏幕。
“等等。”林悦忽然出声,“他今天穿的鞋不一样。”
镜头拉近。男子脚上是一双深棕色工装靴,鞋头有明显磨损,右侧鞋带系成了死结。
“张某以前穿的是黑色运动鞋。”林悦说,“这双……不是他的。”
陈锋盯着屏幕,声音冷下来:“他又来了。明明知道我们在查,还是敢用同一个终端。”
“他不怕。”周明说,“因为他觉得我们抓不到他。”
“不。”陈锋摇头,“他不是不怕。他是想让我们看见。”
他转向赵大川:“你现在就去货运站东门,查那个电话亭周围的所有摄像头。看有没有人打完电话后离开,穿着工装靴,手里拿着U盘。”
赵大川抓起外套就走。
陈锋站在屏幕前,看着那个戴帽的男人在键盘上敲下最后一个键。
邮件发送成功。
举报信标题跳了出来——《关于王浩涉嫌谋杀的补充证据》。
陈锋盯着那行字,手指慢慢收紧。
门外传来脚步声,周明的同事冲进来:“头儿,刚收到技术科消息——U盘里有东西,是加密文件,正在破解。”
陈锋没回头,只说了一句:“查文件创建时间。”
“已经查了。”对方顿了顿,“是今天凌晨三点十八分。”
“可这个人……”林悦看着屏幕,“十点零三分才登录。”
陈锋终于转过身,声音很轻:“所以他早就把U盘插在网吧主机上,设了定时发送。他根本没进过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