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专案组集结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190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第2章:专案组集结:咖啡与手表的默契
清晨六点,陈锋把车停在市局后门。他没熄火,只是低头看了眼左手,那道浅痕已经结了层薄痂。车窗外雾还没散,玻璃上凝着水珠,一道一道往下淌。
他推开车门,夹克一甩搭在肩上,直奔指挥中心。
会议室灯亮着,赵大川坐在长桌一头,正翻那份手写账本。林悦靠墙站着,手里拎着解剖室的文件袋,发尾湿漉漉的,像是刚从冷柜出来。周明在角落摆弄笔记本,屏幕亮着一串跳动的数据流。
陈锋进门没说话,把记事本拍在桌上。翻开那页写着“4·12不是日期,是倒计时”的纸,推到中间。
“李强,鸿海物流会计,三十四岁,已婚,无子女。”他声音不高,但每个字都清楚,“昨晚十点二十三分,电动车停在码头西区十七号仓。两小时后,尸体被分装七袋,扔进垃圾站。胃里有海鲜粥,舌头被割,右肩纹着”4·12”。家里床头柜有张纸条,写着”烧了”。”
他停顿两秒,“这不是灭口,是清算。”
赵大川抬头,“清算?他一个会计,能清算谁?”
“账本里三个月七笔转账,总额两百八十万。”陈锋看着他,“收款方全是同一个匿名账户。最后一次是四月十二号晚上十点,五十万。就在他死前两小时。”
周明插话:“这钱不是普通走账。我刚调了市行反洗钱系统的初步记录,资金每次都会跳转三个离岸户,路径像绕迷宫。普通人搞不来。”
林悦开口:“还有割舌。切口整齐,没挣扎,嘴被袜子堵住。他是清醒状态下被割的,没麻醉,也没叫。这种控制,不是临时起意。”
赵大川皱眉:“你意思是,凶手认识他?”
“不止。”林悦盯着陈锋,“这是仪式。割舌,留字,分尸方式,都在传递信息。我怀疑,这不是第一起。”
陈锋没接话,右手转了转左手腕上的旧表,铜壳磨得发亮,表带裂了口子,用胶布缠了两圈。他转了三圈,咔的一声定住。
“成立专案组,代号”4·12”。我牵头。”
他看向林悦:“你负责尸体复检,建立死亡时间模型。把近三年类似碎尸案的数据调出来,我要知道有没有同类手法。”
林悦点头,但没动,“法医科不批跨案调档。这类权限得刑侦大队长签字。”
“你现在就去办。”陈锋看着她,“我给你四十八小时。”
林悦转身出门,脚步干脆。
赵大川盯着账本,“我再去趟李强家,查他通讯记录。公司配的电动车有GPS,定位数据还在,我让技术科拉完整轨迹。”
“查他最近一周晚上八点后的通话。”陈锋补充,“特别是十二号当晚。”
赵大川起身,临走前看了眼周明,“你盯账户?”
周明点头,“我在追登录痕迹。账户用多层代理,但刚发现个漏洞——它在转账前,登录过市局内网。”
会议室一下静了。
“哪个入口?”陈锋问。
“一个废弃的审计接口,叫”auditor_temp”。”周明手指敲了两下键盘,调出日志,“账号是二级权限,只能内部申请,有效期二十四小时。案发前夜二十三点十七分启用,使用十一分钟。转账完成后,还访问了”4·12码头走私案”的电子卷宗目录。”
陈锋眼神一沉。
“十年前那案子,卷宗早就归档封存了。谁会去看?”
“更奇怪的是,”周明声音压低,“设备接入的是市局内网”JZPD-SECURE”,信号源在三楼东侧走廊,靠近网安值班室。”
赵大川倒抽一口气,“你是说,有人用内部账号,查了十年前的走私案,然后转走李强的钱?”
没人回答。
陈锋站到白板前,拿起记号笔,写下几行字:
>4·12
>鸿海物流
>匿名账户
>内网访问
>割舌
>老周
他盯着最后两个字,“李强账本里出现过”老周”两次,一次是三月五号,备注”款已清”,另一次是四月十号,写着”周要见”。”
“老周是谁?”赵大川问。
“不知道。”陈锋划掉“老周”,写下“下一个目标?”
他放下笔,“林悦说这是仪式,那”烧了”就是指令。李强被割舌,不能说。那谁还能说?”
周明突然抬头,“我刚收到法医中心的消息。林悦在李强胃容物里发现一种海藻成分,叫”赤条菜”,只在陈塘湾一带的浅海生长。三年前”陈塘湾抛尸案”的死者,胃里也有这个。”
陈锋转身,“她确认了?”
“她说,只要再找到两起类似案例,就能申请并案。”
陈锋沉默五秒,点头,“让她查。”
赵大川抓起外套,“我这就去调李强的通话记录,顺便查鸿海物流的安保名单。清洁工、保安、夜班调度,凡是能进出财务室的,全筛一遍。”
“去吧。”陈锋说。
会议室只剩他和周明。
“账户的后续跳转查到哪了?”陈锋问。
“第一跳是开曼群岛的虚拟银行,第二跳转到塞浦路斯空壳公司,第三跳进了国内一家影视文化公司账户,法人叫王建民,注册地在城北工业园。”
“影视公司?”
“对,但没作品,没纳税记录,去年底才注册。我查了股东结构,层层嵌套,最终指向一个叫”海川投资”的母公司。”
“海川?”陈锋眯眼,“鸿海物流的母公司,就叫海川集团。”
周明点头,“我已经申请调取海川投资的工商变更记录和股东名册。但需要你签字授权。”
“签。”陈锋掏出笔,“还有,查那个”auditor_temp”账号的申请记录。谁批的?谁用的?我要名字。”
“技术上能还原,但得时间。”
“你有多少?”
“六小时。”
“给你四小时。”陈锋把笔拍在桌上,“十二小时内,我要看到钱的最终去向。”
周明没说话,手指在键盘上敲得更快。
陈锋走到窗边。雾散了些,楼下警车来回穿梭。他摸了摸夹克内袋,本子还在。翻开最后一页,他用红笔圈住“4·12”,在下面写:
>倒计时开始。
他转身,端起桌上那杯咖啡。已经冷了,表面浮着一层油光。他一口气喝完,把纸杯捏扁,扔进垃圾桶。
手机震动。
是林悦。
“我刚比对完第二起旧案。”她声音冷静,“2020年”南港码头碎尸案”,死者胃里也有赤条菜。而且,他右手食指指甲磨损,和李强一样,像是临死前写字。”
陈锋问:“写了什么?”
“现场没找到字条。但法医记录里提了一句——死者指甲缝里有碳素墨水残留。”
“和”4·12”的纹身墨水一样?”
“正在送检。但我已经申请调第三起案子——2021年”江口河浮尸案”。如果那具尸体也有同类物证,我就有足够理由申请并案。”
“去。”陈锋说,“我要所有能关联的案子,全部并进来。”
电话挂了。
陈锋站在原地,左手无意识摸了摸耳垂,那里有个银耳钉,旧了,边角有点发黑。
周明突然出声:“陈队。”
他抬头。
“”auditor_temp”的申请记录找到了。审批人是网安支队前副队长刘志军,但签字是电子授权。使用记录显示,设备登录时,还同步上传了一份加密日志。”
“日志内容?”
“正在破解。但有个细节——登录设备在访问卷宗后,曾短暂连接过一台外部存储器,像是U盘。”
陈锋眼神一紧。
“李强家里那个U盘……技术科还没破开?”
“正在试。”
“立刻协调技术科,优先处理那个U盘。和这份日志比对,看是不是同一来源。”
“明白。”
陈锋走到大屏前。资金流图谱正在跳动,几条红线从江州出发,绕过境外节点,最终指向城北那家影视公司。
他盯着屏幕,声音低下来:“有人在用警局的钥匙,开十年前的锁。”
周明抬头,“什么意思?”
“查刘志军。”陈锋说,“他现在在哪?”
“半年前调去市数据管理局了。”
“调他最近三个月的出行记录、通讯清单,特别是和鸿海物流有关的联系。”
“还要查吗?”
陈锋看着屏幕,指尖敲了敲“海川投资”四个字。
“查。”他说,“从现在开始,所有人二十四小时待命。手机不能关,消息必须秒回。”
他端起另一杯冷咖啡,没喝,只是握在手里。
屏幕上的资金流突然跳了一下,一条新路径浮现:影视公司账户向一家私人诊所转账八万元,备注“设备维护”。
陈锋眯眼。
“查这家诊所。”
周明快速输入指令。
几秒后,信息弹出。
“仁康康复诊所,法人代表:周德海。”
陈锋盯着那个名字。
周德海。
老周。
他刚要开口,手机又响。
是赵大川。
“陈队,我刚拿到李强的通话记录。”声音急促,“他四月十二号晚上九点四十七分,接到一个未登记号码的来电,通话时长三分钟。那个号码……”
陈锋等他下文。
“刚查到,是市局东区分局的公共电话。拨出时间,二十三点十八分。”
正好是“auditor_temp”账号启用后一分钟。
陈锋握紧手机。
电话那头,赵大川的声音压得很低。
“陈队,这电话……是半夜从值班室打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