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血色开场:工业区的七块碎尸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744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第1章:血色开场:工业区的七块碎尸
2023年4月13日凌晨三点
江州市沿海工业区三号垃圾转运站
陈锋四十出头,穿一件洗得发白的深蓝夹克,袖口磨了边,裤脚沾着泥灰。他站在垃圾站铁皮屋檐下,手里捏着半截烟,没点。身后停着两辆警车,车灯亮着,照出水泥地上的七道深色痕迹。每道痕迹连着一个黑色尸袋,整齐排开,像码放的货物。
他是江州市刑侦支队重案组组长,干了十七年命案。脸上没什么表情,下巴有道旧疤,是早年追人跳墙时被碎玻璃划的。不抽烟,但习惯拿烟在手里搓。这会儿烟快被他搓成一节空纸筒。
法医林悦蹲在最边上的尸袋旁,戴着手套的手正掀开袋口。她三十岁上下,短发齐耳,发尾有点翘,额前几根碎发被汗水贴住。她没说话,只抬头看了陈锋一眼,点了下头。
陈锋走过去,弯腰看。尸袋里是一截躯干,切口平整,刀工利落。脖子断面能看到颈椎骨节,像是被专业工具切断的。衣服被仔细剥下,叠好放在旁边塑料袋里,连皮带扣都原样保存。
“头在第三个袋子里。”林悦说,“四肢分开,内脏单独装,胃和肠子没扔,都在。”
陈锋嗯了一声。他盯着那截躯干,目光停在右肩下方。那里有一小块皮肤没被割掉,边缘整齐,像是特意留的。皮肤上用墨水纹了个小图案——一个方框,里面写着“4·12”。
“这字是死前纹的还是死后?”
“死前。”林悦说,“边缘有愈合痕迹,至少半个月了。”
陈锋直起身,把手里那截烟塞进裤兜。他环顾四周。垃圾站靠海,风里带着咸腥味,远处有货轮鸣笛。铁皮墙上有几个锈洞,透进外面路灯的光。地上除了尸袋,还有散落的塑料袋、烂纸箱,正常垃圾。没有血迹,没有打斗痕迹,也没发现凶器。
这地方每天早上六点清运,清洁工老李凌晨两点来倒夜班垃圾,手电照到第一个尸袋,当场蹲下吐了。
“搬运过程有没有可能被破坏?”陈锋问。
“不可能。”林悦摇头,“尸袋密封完好,编号一致。法医台刚确认,七块肢体属于同一人,男性,三十到三十五岁,身高一米七五左右。胃里有未消化的海鲜粥和炸馒头片,进食时间在死前三到四小时。”
“海鲜粥?”
“码头老张记的招牌。”
陈锋记下了。码头离这儿八公里,中间穿过两个工业区。凶手杀人、分尸、装袋、运输,全程没留下痕迹。手法冷静,路线熟,时间卡得准。
他掏出手机,拨了内线。
电话响了三声接通。
“赵大川,你到李强家了吗?”
“到了。”赵大川声音低,“门没锁,鞋柜上放着钥匙。屋里很干净,不像有人住过。但床单是湿的,刚换过,还没干透。卫生间有刮胡泡残留,牙刷是湿的。”
赵大川是队里资历最老的侦查员,四十八岁,背微驼,眼神却利。他负责查死者社会关系和家庭情况。
“搜到什么?”
“主卧衣柜后头有个暗格,藏了个U盘和一本手写账本。U盘加密了,技术科还在破。账本是鸿海物流的内部流水,不是公司正式账目,是李强自己记的。最近一笔是四月十二号晚上十点,转账五十万,收款方是匿名账户,没有名字,只有卡号。”
陈锋眉头一拧。
“四月十二号?”
“对。就是纸条上的日期。”
陈锋低头看自己记事本,写下“4·12转账五十万匿名”。
“还有别的吗?”
“床头柜抽屉里有张小纸条,打印的,就两个字——”烧了”。背面有烧焦痕迹,像是没烧完。”
“烧了什么?”
“不知道。但屋里没发现焚烧痕迹,垃圾桶里也没有灰。”
陈锋沉默两秒,“你把账本和U盘封好,直接送技术科。人别离开,等我回来。”
他挂了电话,转身走向林悦。
“死者的身份确认了吗?”
“还没正式比对,但基本能确定。”林悦翻开随身本子,“指紋提取了三处,和鸿海物流会计李强的入职档案匹配。社保记录显示他昨天正常打卡下班,监控拍到他六点十七分从公司后门离开,骑电动车走的。”
“公司监控有没有拍到异常?”
“没有。他走的时候一切正常,头盔戴着,车筐里有份文件袋。”
陈锋点头。他走到警车旁,打开后备箱,翻出一套现场记录本。翻到中间一页,写下:
>李强,男,三十四岁,鸿海物流会计,已婚,无子女。
>死亡时间:约4月13日凌晨零点至一点之间
>分尸地点:非现场(无血迹、无工具残留)
>抛尸时间:凌晨两点前
>死因待定,疑为窒息或药物
>关键线索:
>1。身上纹“4·12”
>2。胃容物指向码头就餐
>3。家中账本显示异常转账
>4。纸条“烧了”
他合上本子,抬头看天。天边有点发灰,快亮了。
“林悦,尸检报告什么时候能出?”
“初步的六小时内。完整报告要等毒理和DNA。”
“先出胃内容物和死亡时间。”
“已经安排了。”
陈锋嗯了声,又看了眼那七个尸袋。他忽然想起什么。
“他手指甲里有没有东西?”
“清过,没有皮屑,没有纤维。但右手食指指甲边缘有轻微磨损,像是写过字。”
“写字?”
“可能是匆忙写的,力度不均。”
陈锋盯着那尸袋看了一会儿,把本子塞进夹克内袋。
他走向警车,拉开车门,坐进驾驶座。车里有股旧皮革味,仪表盘裂了条缝。他没发动,只是掏出手机,翻通讯录。
林悦走过来,敲了下车窗。
他摇下车窗。
“还有一件事。”她说,“死者的舌头被割了。”
陈锋抬眼。
“切口很齐,不是死后割的。是活着的时候割的,没有麻醉,也没有止血措施。”
陈锋没说话。
“他没叫。”林悦低声说,“嘴被塞住了,用的是普通袜子,棉质,男款,四十码左右。袜子上有口水和血,但没有咬痕。他没挣扎。”
陈锋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停住。
一个会计,被割舌,分尸,抛尸,随身留纸条写“4·12”,家里藏账本,转账五十万,最后吃的是码头的海鲜粥。
他慢慢把手机放回口袋。
车外,天光渐亮。清洁工老李坐在警戒线外长椅上,抱着头,还在抖。
陈锋重新掏出手机,拨通赵大川。
“你马上带账本去技术科,亲自盯着。U盘必须今天破开。”
“明白。”
“另外,查李强最近一周的通话记录,特别是晚上八点以后的。还有,他电动车有没有装GPS?”
“公司配的车,有定位。我正调数据。”
“调出来立刻通知我。”
电话挂了。
他深吸一口气,发动车子。
车灯亮起,照向前方空地。
他刚挂挡,手机又响。
是技术科小刘。
“陈队,李强的电动车定位找到了。最后停在码头西区十七号仓附近,时间是昨晚十点二十三分。之后就没再移动。”
陈锋眼神一紧。
码头西区十七号仓——老张记海鲜粥就在那条街。
他把手机扣在副驾,踩下油门。
车子驶出垃圾站,轮胎压过水泥地接缝,发出一声闷响。
他打开对讲机。
“林悦,你直接去医院等初步报告。赵大川破开U盘马上联系我。我先去码头,查李强最后一顿饭。”
对讲机里传来两声确认。
车子拐出工业区主路,驶向沿海公路。
海风从车窗灌进来,吹乱了他额前的头发。
他右手搭在方向盘上,左手摸了下夹克内袋,确认本子还在。
本子最后一页,他刚才加了一行字:
>4·12不是日期,是倒计时。
他眯了下眼,踩油门提速。
前方路面空旷,晨光铺在沥青上,泛着湿漉漉的光。
车子冲进一片刚升起的薄雾里。
雾中远处,码头吊机的轮廓缓缓浮现。
他左手无名指忽然抽了一下,像是被什么划到。
他低头看。
手套破了个小口,指腹有道浅痕,渗出血珠。
他没管,继续往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