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码头的幽灵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917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第3章:海鲜味的线索:码头的幽灵
    陈锋挂了赵大川的电话,手指在手机屏上停了两秒,转身就朝门外走。走廊灯亮着,脚步声在空荡的楼道里回得有点远。他没等电梯,直接推开了楼梯间的门。
    林悦的电话紧跟着进来。
    “我比对完了三起旧案。”她声音没起伏,“2020年南港码头碎尸案,2021年江口河浮尸案,加上李强这起,三个人胃里都有赤条菜。而且,指甲缝都有碳素墨水残留,和”4·12”纹身用的墨水成分一致。”
    陈锋脚步一顿,“你申请并案了?”
    “刚提交。批不批,得看上面。但我手里现在有地理线索——赤条菜只在陈塘湾浅海有,靠岸渔民偶尔采来煮粥。全市卖这种粥的摊位,我查了,只有码头东侧一家大排档常年供应。”
    “你去现场?”
    “已经在了。老板一开始不认,说记不清谁来吃过。我给他看了胃容物报告,又拿海藻样本比对了他锅里的残渣,他才松口。说李强那天晚上九点左右来过,坐在靠外的桌子,和一个戴鸭舌帽的男人吵了几句,对方先走的。”
    陈锋眉头拧紧,“监控呢?”
    “有,但老式摄像头,画质糊。我让周明远程接入,正在逐帧还原。”
    陈锋拨通赵大川,“你别查通话记录了,直接去陈塘湾码头,带图像增强设备。林悦在等你。”
    电话那头沉默一瞬,“我现在已经在路上了。”
    周明的声音忽然插进外放,“陈队,画面还原出一辆车,银灰色皮卡,车尾有道刮痕。车牌部分模糊,但前三位是”江A·6K7”——查了,是鸿海物流名下的调度车。”
    陈锋脚步加快,“查车主。”
    “正在调。但车现在不在公司,昨晚没入库记录。”
    “把车的信息发我。”
    他刚走出大楼,天色灰蒙,空气里带着咸腥味。手机震动,是赵大川发来的照片:一辆皮卡停在码头斜坡边,车门半开,驾驶座上空无一人。
    “车找到了。”赵大川声音低,“在十七号仓后头,没人看管。我刚拍了外观,等你指令。”
    “别碰。”陈锋抬脚上了车,“我十分钟到。”
    林悦的车停在码头入口。她站在摊位旁,手里拎着个透明袋,里面是半碗冷掉的粥。
    “老板说,那天晚上李强吃完就走了,戴帽子的男人是后来才来的。”她递过袋子,“这是样品,和胃里的一致。”
    赵大川蹲在皮卡旁,正用强光手电照座椅缝隙。
    “表面擦得很干净。”他抬头,“但这种车,司机常在车上吃东西,缝里容易藏东西。我再找找。”
    陈锋绕车一圈,目光停在车门内侧。那里有一道细长的划痕,边缘发黑。
    “这车多久没保养?”
    “鸿海的车统一送修,记录显示上个月刚做过全检。”林悦说,“但维修单上没提这道划痕。”
    赵大川忽然抬手,“等等。”
    他从工具包里掏出细镊子,探进驾驶座和靠背的夹缝,慢慢抽出一根纤维,泛黄,带着油渍。
    “送检。”陈锋说。
    “不用。”赵大川捏着纤维靠近鼻尖闻了闻,“是鸿海维修车间用的那种重型机械润滑油,特制的,带点鱼腥味。他们只给叉车和吊机用。”
    陈锋眼神一沉,“车是他们的人开的。”
    “还不止。”赵大川撬开座椅底部的卡扣,从夹层里摸出一把折叠刀。刀身收着,但刀柄螺纹处有暗红残留。
    “血。”他低声说,“我现场快检。”
    他划开试剂卡,滴上溶剂,又刮下一点残留物。几秒后,试纸变蓝。
    “人血。DNA比对要回局里,但……”他抬头,“这刀柄上的油,和刚才那根纤维,成分一致。”
    林悦接过刀,戴上手套打开。刀刃薄而窄,边缘有细锯齿。
    “和李强颈部的切割伤吻合。”她说,“没有麻醉,也没有挣扎痕迹。凶手很熟。”
    陈锋盯着车顶,“车是谁的?”
    周明来电,“车主叫张伟,鸿海物流的夜班调度司机,三十七岁,已婚,有个五岁孩子。但他不是嫌疑人——他从四月十二号晚上就没再打卡,公司报了失踪。”
    “失踪?”陈锋皱眉。
    “对。最后一次出现是十二号晚上十点,他开车出公司大门,GPS显示往陈塘湾方向去,之后信号消失。公司以为车丢了,没报警。”
    陈锋看向赵大川,“搜他家。”
    “已经派了人。”赵大川说,“但我得先把这车扣回去。王浩刚给我打电话,说这是公司资产,不能随便拖走。”
    “告诉他,车上有命案物证。”陈锋拉开车门,“我现在去鸿海总部,当面找王浩要调度日志。”
    鸿海物流总部在工业区东侧,五层楼,外墙贴着褪色瓷砖。陈锋到时,王浩已经在大厅等了。
    “陈队,这车我们正在自查。”王浩四十出头,西装笔挺,说话慢条斯理,“张伟失联,我们也很着急。但车是公司财产,你们要扣,得有手续。”
    “车上有血,有凶器,还有死者生前最后接触的痕迹。”陈锋盯着他,“我要调度日志,包括十二号当晚所有车辆进出记录。”
    “系统坏了三天,数据没备份。”
    “那你现在就让人修。”陈锋声音没抬,“否则,我以妨碍侦查为由,现场封楼。”
    王浩脸色变了变,“我让人调。”
    十分钟后,技术员从服务器里导出一份备份日志。陈锋快速翻看,手指停在一条记录上:
    >4月12日22:15,调度车(江A·6K7)出库,驾驶员:张伟
    >23:20,车辆返回,入库确认:无
    “他回来了。”陈锋说。
    “可能系统误录。”王浩说,“车我们一直没见着,直到你们找到。”
    陈锋收起平板,“张伟家住哪?”
    “城西老工业区,化工厂后面那片平房。”
    话音未落,林悦来电。
    “陈锋。”她声音紧了,“我们在化工厂后山发现一具尸体,男性,初步判断死亡时间不超过十二小时。死者身份确认了——张伟。”
    陈锋站着没动。
    “他口袋里有张纸条,写着”老周”两个字。和李强账本里的名字一样。”
    王浩站在一旁,手慢慢松开了西装扣子。
    “还有。”林悦说,“他右手食指也有磨损,指甲缝里……有碳素墨水。”
    陈锋转身就往门口走。
    “周明。”他边走边拨号,“调张伟十年内的所有社会关系,特别是和”4·12”有关的记录。他和李强,到底什么关系?”
    “已经在查。”周明说,“但有个事——张伟三年前在南港码头当过临时工,参与过”4·12走私案”的货物装卸。”
    陈锋脚步一顿。
    “那案子……谁经手的?”
    “当时市局牵头的是……老周。”
    空气像被抽了一下。
    陈锋没再说话,直接上了车。
    后视镜里,王浩站在大楼门口,没动,也没挥手。
    手机还在通话。
    “张伟的尸检什么时候开始?”陈锋问。
    “一小时后。我让技术科优先处理他指甲里的残留物,还有那张纸条的笔迹来源。”
    “查纸条用的纸。”
    “是鸿海物流的内部便签,带公司抬头。这种纸,只有财务室和总经理办公室有。”
    陈锋握紧方向盘。
    “王浩刚才说系统坏了三天。”他低声说,“可日志是存在的。”
    “对。”周明说,“而且,那份日志的创建时间是今天早上七点四十三分,修改过两次。”
    “他改了记录。”
    “不止。”周明声音压低,“我在日志里发现一个隐藏字段,指向一个加密文件夹。里面有一段行车记录仪视频,时间是四月十二号晚上二十三点十七分。”
    “内容?”
    “张伟把车停在码头空地,下来抽烟。几分钟后,一个人走过来,戴着鸭舌帽。他们说了几句,张伟上车,那人坐副驾。车开走前,镜头拍到了副驾的脸——”
    陈锋等着。
    “是王浩。”
    车窗外,化工厂的烟囱冒着白烟。陈锋一脚油门,车子冲了出去。
    指挥中心大屏亮着,张伟的名字挂在嫌疑人关联图中央。陈锋站在屏幕前,盯着“老周”两个字。
    林悦发来消息:“纸条上的字,和李强账本里的”周要见”笔迹,匹配度87%。”
    赵大川回复:“张伟家搜到了一本旧笔记本,最后一页写着”4·12,货到,等老周”。”
    陈锋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
    >张伟→见老周→死
    >李强→转账→死
    >两人都写了字
    他刚要写下一个名字,手机震动。
    是林悦。
    “陈锋,张伟的胃里……也有赤条菜。”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