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市井深察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476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周日清晨,虞雁绮特意选了一身简便的藕荷色布旗袍,将长发编成一条麻花辫垂在胸前。她走下楼时,意外发现谢沉隼的车已经等在门外。
    他今天穿了一身浅灰色长衫,少了平日的商界精英气场,倒像是一位儒雅的学者。见雁绮出来,他下车为她开门,动作自然流畅。
    “谢先生早。”雁绮有些局促地坐上车的副驾驶座。这是她第一次单独与男子外出,尽管是以考察市场的名义。
    “早。”谢沉隼发动汽车,“我们先去老城厢的面粉批发市场,那里的情况最有代表性。”
    车子驶入南市区,街道逐渐狭窄,两旁是典型的江南民居与各式店铺混杂的景象。快到市场时,人声鼎沸,谢沉隼将车停在街口。
    “里面车进不去,我们步行。”他很自然地为她挡开拥挤的人群,却不曾触碰到她分毫。
    市场内,各家面粉铺子鳞次栉比,袋装的洋面粉与本土面粉堆放在一起,价格牌醒目地挂着。
    “看那边,”谢沉隼指向一家店面较大的铺子,“那是丰裕号,主要经销美国玫瑰牌面粉,销量最好。”
    雁绮注意到,玫瑰牌面粉的价格比华新的雪绒精粉还要低三成,不禁蹙眉:“这么低的价格,他们怎么赚钱?”
    “批量大,运费摊薄,还有退税。”谢沉隼低声道,“更重要的是,他们有银行背书,可以赊账半年销售,资金周转灵活。”
    他带着她继续往前走,在一家较小的铺面前停下。这里卖的是几家本土面粉厂的产品,包括华新的雪绒精粉。
    “老陈,生意怎么样?”谢沉隼似乎与店主相熟。
    “哎哟,谢先生!什么风把您吹来了?”中年店主热情地迎出来,看到雁绮,微微一愣。
    “这位是虞小姐,对面粉市场感兴趣,我带她来看看。”谢沉隼介绍得轻描淡写,“最近国粉卖得如何?”
    老陈叹气摇头:“难啊!洋粉价格低,包装又好,老百姓都爱买。要不是一些老主顾认准了华新的雪绒粉做点心,我这铺子早改行了。”
    雁绮忍不住问:“洋粉真的比国粉好吗?”
    老陈看了看谢沉隼,见他点头,才实话实说:“说实话,单论质量,华新的雪绒精粉不比洋粉差,甚至更香。但洋粉白啊!现在人就认那个白劲儿,觉得越白越高级。再说了,洋粉广告做得大,满大街都是海报,还有促销赠品...”
    离开老陈的铺子,雁绮心情沉重。她从未如此直观地感受到国货处境的艰难。
    “现在明白了吗?”谢沉隼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华新厂的问题不只是资金,更是经营理念和销售渠道的问题。”
    雁绮抬头看他,“谢先生有什么高见?”
    “先去吃个早饭,我再慢慢跟你说。”他唇角微扬,带着她拐进一条小巷。
    巷子深处有家不起眼的面馆,老板一见谢沉隼就笑了:“谢先生来了!还是老样子?”
    “两份,其中一份不要葱花。”谢沉隼自然地替雁绮做了决定,“这里的阳春面是全上海最地道的,面粉用的是华新的雪绒精粉。”
    雁绮惊讶不已,“您怎么知道我不吃葱花?”
    谢沉隼轻笑,“上次在西餐厅,你把沙拉里的葱花都挑出来了。”
    他竟然观察得这么仔细。雁绮心头微微一颤。
    面上来了,果然筋道爽滑,麦香浓郁。雁绮尝了一口,不禁赞叹:“真好吃!”
    “好东西也要找对吃客。”谢沉隼若有所指,“华新的面粉质量上乘,但不该只盯着高端市场与洋粉硬拼。可以考虑开发中端产品,面向普通市民和餐馆。”
    他继续分析:“另外,包装也要改进。洋粉用彩色印花棉布包装,既防潮又美观,用完后布还能另作它用。而国粉大多还是用麻袋或纸袋。”
    雁绮听得入神,忍不住追问:“还有呢?”
    “销售渠道也很重要。洋粉有成熟的代理网络,送货上门,还可以赊账。国粉大多还是等客上门。”谢沉隼放下筷子,“最重要的是,要打响品牌。为什么人们认洋牌子?不是因为真的多好,而是觉得有面子。”
    雁绮若有所思,“所以您要雪绒配方,是想帮我们改进产品线和营销策略?”
    “部分是。”谢沉隼目光深邃,“更重要的是,我想把华新面粉推向南洋市场。那里的华侨多,既认国货,又有消费能力。而且南洋气候潮湿,洋粉长途运输容易受潮结块,如果我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就有竞争优势。”
    雁绮恍然大悟。原来他早就有了全盘计划。
    “那为什么要我来工作三个月?”她还是不解。
    谢沉隼注视着她,眼神认真:“因为改革华新厂,需要有一个既懂工艺又值得信任的人来推动。而你,虞雁绮,是最合适的人选。”
    这一刻,雁绮仿佛重新认识了眼前的男人。他不再是那个冷酷的商人,而是一个有远见、有情怀的企业家。
    吃完面,谢沉隼又带她去了几家点心铺和餐馆。有些是洋粉的忠实用户,有些则坚持用国粉。他让她亲自听店家说选择某种面粉的理由,好的坏的都不回避。
    在一家广式茶楼,老师傅拉着雁绮的手说:“姑娘,我用了十几年华新的面粉,不是因为它最好,而是因为它最稳。做点心啊,最怕今天咸明天淡,你们家的粉从来都是一个味。”
    雁绮感动之余,也意识到了品质一致性的重要。
    回程路上,她沉默良久,终于开口:“谢先生,谢谢您。今天让我学到了很多。”
    “叫我沉隼吧。”他目视前方,“既然要合作,就不必太生分。”
    雁绮脸颊微热,轻轻“嗯”了一声。
    车到虞家门口,雁绮下车前,谢沉隼递给她一个文件夹。“这是我初步拟的合作方案,给你父亲看看。有什么问题,周一上班可以谈。”
    雁绮接过文件夹,鼓起勇气问:“您为什么这么帮我们?”
    谢沉隼沉默片刻,低声道:“我父亲也曾经营一家面粉厂,十五年前被洋粉挤垮了。他...没能挺过来。”他的声音很轻,却重重砸在雁绮心上。
    她怔怔地看着他驾车远去,手中的文件夹突然有了不一样的重量。
    当晚,虞翰远看完合作方案,久久不语。
    “父亲,您觉得怎么样?”雁绮小心地问。
    虞翰远长叹一声:“谢沉隼...不愧是商界奇才。这个方案对虞家极为有利,几乎是在帮我们重建华新厂。但他图什么呢?”
    雁绮想起谢沉隼说起父亲时的眼神,轻声道:“或许,他图的不是利,而是一个公道。”
    周一清晨,雁绮早早来到谢氏商行。她径直敲开谢沉隼办公室的门。
    “谢先生,我父亲同意合作了。”她语气坚定,“我会尽全力协助您,让华新厂重生。”
    谢沉隼从文件中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的笑意。
    “很好。那么从今天起,你的工作内容要增加了。”他站起身,走到墙上的上海地图前,“我们要在一个月内,重建华新的销售网络。第一站,苏州。”
    他转身看向雁绮,目光如炬:“你愿意跟我一起去吗?”
    窗外,上海滩的晨光正好,洒在两人身上,勾勒出金色的轮廓。
    雁绮深吸一口气,点头:“我愿意。”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