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幽冀乱景 11.白袍染血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428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时间仿佛在那一瞬的凝视中凝固。废墟,残阳,血腥气,以及那双清澈锐利又带着难以言喻震撼的眼眸,构成了林薇脑海中难以磨灭的画面。
“赵司马!”那队率的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激动,打破了寂静,“多亏了这位女先生(古时对以行医为职业的人的尊称)!若非她出手,这几个兄弟怕是……”
赵云微微抬手,止住了队率的话语。他利落地翻身下马,动作矫健沉稳,银枪随手递给身后的亲兵,大步走到林薇面前。他身材高大,靠近时带来一股沙场特有的、混合着汗水、钢铁与血腥的气息,但并不令人反感,反而有种沉甸甸的踏实感。
他并未立刻询问林薇的来历,而是先蹲下身,仔细查看那名刚刚被林薇处理过腹部伤势的士兵。当他看到外露的肠管已被小心复位并用相对干净的布覆盖,伤口周围虽血迹斑斑却被简单清理过时,眼中讶色更浓。他又看向那个断腿处被灼烧止血的士兵,以及其他几个被分类安置、得到初步处理的伤员。
“情况如何?”他抬头问林薇,声音清朗,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语气是纯粹的探询,并无居高临下之意。
林薇压下心中因他靠近而产生的些微悸动,尽量用平稳专业的语气回答:“重伤七人,两人失血过多,情况危急,我已尽力止血,能否撑过去看天意;一人肠管外露,已做紧急处理,但感染风险极高;一人断肢,已行……灼烙止血法(她临时想了个古名);其余三人为多处创伤伴骨折,已清创固定。轻伤若干,已安排人用清水清洗包扎。”她顿了顿,补充道,“缺乏药材,尤其是消炎……防止伤口溃烂化脓的药物,后续若发生高烧,会很麻烦。”
她的话语简洁明了,伤势判断准确,处理方式虽然闻所未闻却行之有效,尤其是“灼烙止血法”和强调“防止溃烂”的理念,让赵云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走南闯北,也见过军中大夫处理伤势,多是敷上金疮药包扎了事,何曾有过如此清晰的重伤分类和这等果断甚至堪称酷烈却有效的急救手段?
“先生大才,云代这些袍泽,谢过先生救命之恩!”赵云抱拳,对着林薇深深一揖,态度诚恳,毫无作伪。他称她为“先生”,乃是极高的尊称,显然已完全认可了她的医术。
“将军言重了,医者本分。”林薇侧身避礼,声音依旧平静,但心中却因这郑重其事的感谢而泛起一丝涟漪。在这个视人命如草芥的时代,一位统兵将领能如此珍视普通兵卒的性命,并为此向她这个来历不明的女子行礼致谢,实属难得。
“不知先生高姓大名?从何而来?”赵云直起身,目光温和地落在林薇脸上,询问道。
“民女林薇,随商队北上,途经此地,遭遇战乱,与同伴失散,暂避于此。”林薇依旧沿用之前的说辞,语气坦然。
赵云点了点头,并未深究。乱世之中,谁没有几分难言之隐。他看了一眼残破的村落和疲惫不堪、伤痕累累的部下,眉头微蹙。界桥新败,大军溃散,此处并非久留之地,袁绍军随时可能派兵清扫战场。
“林先生,”他再次开口,语气带着商量的意味,“此处不宜久留。我军在北方二十里外尚有一处临时营寨,较为安全,亦有少量军中药材。先生医术通神,可否随我军移步营寨,继续救治这些伤兵?云必保先生安全,并以礼相待。”
这是一个邀请,也是一个机会。跟着赵云,意味着暂时脱离了流亡的危险,获得了军队的庇护,也能接触到更多的伤者和这个时代的医疗资源。但同样,也意味着更深地卷入公孙瓒与袁绍的战争漩涡。
林薇几乎没有犹豫。救治伤者是其一,为小蝶和自己寻找一个相对安全的落脚点是其二。她看了一眼藏身的方向,对赵云道:“将军厚意,林薇感激。只是我尚有一小妹需要照料,还有几位同行之人藏身附近……”
“无妨,请先生一并唤出,随我军同行。”赵云爽快应道。
林薇心中稍定,转身走向藏身的破屋。张头领、苏老先生等人早已将外面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此刻心情复杂。既为能获得公孙瓒军(哪怕是败军)的庇护而松了口气,又对前途未卜感到担忧。
“走吧,是福不是祸。”苏老先生叹了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袍。张头领也点了点头,招呼剩下的人带上所剩无几的行装。
当小蝶紧紧拉着林薇的手,王婶等人忐忑不安地走出来时,赵云的目光在小蝶额头那道尚未完全褪去粉色的疤痕上停留了一瞬,又看了看苏老先生和张头领等人,心中对林薇“随商队北上”的说辞信了七八分。
他并未多问,只是安排几名骑兵帮忙搀扶伤员,又让出几匹缴获的、相对温顺的驮马给林薇、小蝶和苏老先生等人体弱之人代步。
队伍在暮色中悄然启程,离开这片弥漫着死亡气息的废墟。林薇骑在马上,小瑟缩地靠在她怀里。她回头望去,界桥方向火光依旧冲天,喊杀声已渐渐零星,但那浓重的血腥气,仿佛已渗入大地,久久不散。
赵云骑马行在队伍前列,白袍银枪的背影在昏暗的天光下显得格外挺拔。他不时回头查看伤员情况,下达指令,调度有序,虽是新败,军心却并未彻底涣散。
一路上,林薇注意到赵云麾下的这些骑兵,虽然面带疲惫,但对赵云的命令执行得一丝不苟,眼神中带着信服。他们看向林薇的目光,也充满了感激和好奇,并无轻慢之色。这让她对赵云治军之严、待下之仁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抵达临时营寨时,已是深夜。营寨扎在一处背风的山坳里,规模不大,约容纳千余人,旌旗不整,士气略显低迷,但岗哨森严,巡逻有序。
赵云亲自将林薇等人安置在一顶相对干净宽敞的帐篷里,又命人送来热汤和食物——虽然是粗糙的粟米饭和咸菜,但对饥肠辘辘的众人来说,已是难得的美味。
“林先生暂且在此安歇,若有需要,可吩咐帐外军士。”赵云交代完,便匆匆离去,显然军务繁忙。
终于有了一个遮风挡雨、相对安全的地方,小蝶在王婶的照料下,很快吃饱睡去。苏老先生和张头领也各自歇息。林薇却毫无睡意,她仔细检查了小蝶额头的伤疤,确认愈合良好,又将自己随身携带的、仅剩的一点药材整理好。
没过多久,一名亲兵前来相请:“林先生,赵司马有请,营中伤员甚多,军医人手不足……”
林薇立刻起身:“带路。”
所谓的伤兵营,不过是几顶更大的帐篷和一片露天铺着干草的区域。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血腥、脓臭和草药混合的刺鼻气味。呻吟声、哀嚎声不绝于耳。仅有的两名随军医官和几个助手忙得脚不沾地,满头大汗,用的多是敷药包扎之法,对于许多重伤员显然力不从心。
赵云正站在一个发着高烧、伤口严重化脓的士兵身旁,眉头紧锁。看到林薇进来,他立刻迎了上来,眼中带着希冀:“林先生,你看……”
林薇没有多言,直接开始工作。她先是快速巡视了一圈,将伤员再次按照伤势轻重和紧急程度分类,然后指挥着那两名原本对她这个突然出现的女子颇为怀疑的医官和助手,按照她的方法进行清创、冲洗、处理。
她带来了烈酒消毒的概念,强调冲洗伤口的重要性(尽管清水也稀缺),对于严重的化脓伤口,她甚至再次动用了灼烧之法。她将仅剩的一点三七粉用在出血最凶险的伤员身上。她教那些助手如何制作更牢固的夹板,如何正确地包扎以减少摩擦和压迫。
她的手法高效而精准,带着一种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冷静和条理。起初那两名医官还心存疑虑,但看到经过林薇处理的伤员,虽然过程痛苦,但伤口情况明显得到控制,高烧也有退去的迹象,不由得渐渐信服,开始主动配合。
赵云一直默默跟在旁边,看着她专注忙碌的身影,看着她毫不嫌弃地处理着最污秽的伤口,看着她用那双本该执绣花针的手,稳定地握着匕首进行灼烧清创。火光映照下,她额角的汗水晶莹,侧脸的线条柔和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毅。
他心中震撼愈深。这女子,究竟是何来历?这身医术,闻所未闻,却每每能于绝境中抢回一线生机。更难得的是她这份仁心与胆魄。
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伤兵营里的呻吟声才渐渐平息下来。大部分重伤员得到了妥善处理,情况暂时稳定。林薇累得几乎直不起腰,双手因为长时间浸泡在冷水和血污中而微微发抖。
“先生辛苦,快去歇息吧。”赵云的声音在一旁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他递过来一碗温水。
林薇接过,道了声谢,一口气饮尽,干渴的喉咙才得到缓解。
“赵将军也一夜未眠。”她看着赵云眼下的青黑,说道。
“军务在身,习惯了。”赵云摇摇头,目光扫过暂时安稳下来的伤兵营,语气沉重,“只是……经此一役,折损太多袍泽……”他顿了顿,看向林薇,眼神诚挚,“若非先生,今夜又要多添许多亡魂。云,再次拜谢!”
看着他郑重的神情,林薇心中微动。她沉默片刻,开口道:“将军爱兵如子,令人敬佩。只是……伤亡既已造成,后续的护理和药材更为关键,否则前功尽弃。”
赵云点头:“先生所言极是。我已派人前往后方筹措药材,只是路途不靖,恐需时日。在此期间,还需先生多多费心。”
“分内之事。”林薇应道。
离开伤兵营,回到帐篷时,天色已亮。小蝶还在沉睡,王婶轻手轻脚地为林薇打来热水洗漱。看着水中自己疲惫却异常明亮的眼睛,林薇知道,她在这乱世的第一步,算是真正迈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