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幽冀乱景 6.篝火旁的青囊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274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夜色如墨,将临时营地紧紧包裹。两堆小小的篝火在黑暗中倔强地跳跃着,驱散着刺骨的寒意,也映照着围坐众人脸上疲惫与惊魂未定的神情。
袭击过后,营地弥漫着血腥与压抑的气氛。伤者的呻吟声断断续续,更添了几分凄惶。张头领安排了人手在外围警戒,其余人则抓紧时间休息,恢复体力。
林薇没有休息。她正跪坐在那名腹部受伤的年轻护卫身旁,借着篝火的光亮,仔细检查他的情况。
年轻人名叫陈五,此刻脸色苍白如纸,呼吸急促,额头上全是冷汗。林薇之前用干净布条做的加压包扎暂时减缓了出血,但情况依然不容乐观。她轻轻掀开布条一角,发现伤口边缘外翻,虽然没有伤及主要脏器(这是不幸中的万幸),但创面不小,仍在缓慢渗血。
“疼……”陈五虚弱地呻吟着,眼神里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
“忍着点,血暂时止住了,但伤口必须处理干净,不然会溃烂发脓,那才真要命。”林薇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冷静。这种冷静,在这种慌乱的环境下,莫名地给人一种安定感。
她让之前帮忙的妇人继续用清水(烧开后又晾温的)小心擦拭陈五伤口周围的血污,自己则起身,走向那辆青篷骡车。
苏老先生正站在车旁,与张头领低声交谈着,脸色凝重。看到林薇过来,两人停止了谈话,目光都落在她身上。
“林姑娘,陈五他……”张头领语气急促,带着关切。陈五是他手下的人。
“暂时无性命之忧,但伤口需要进一步清创缝合,否则感染风险极大。”林薇直言不讳,然后看向苏老先生,微微躬身,“老先生,我需要一些东西。高度酒,越烈越好。还有针,最好是新的,或者用火灼烧消毒过的。线,要结实,最好是丝线或麻线,同样需要处理。另外,若有干净的棉花或软布,也请给我一些。”
她的话语清晰,要求明确,带着一种专业的气场,让苏老先生和张头领都怔了一下。这个年轻女子,在如此混乱危急的情况下,思路竟然如此清晰。
苏老先生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深深看了林薇一眼,没有多问,只是对身旁一个老仆吩咐道:“去,将我那坛用来消毒的”烧春”取来。再找找针线筐,按林姑娘说的办。”
老仆应声而去。张头领看着林薇,眼神复杂,之前的轻视和怀疑消退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敬佩和好奇。“林姑娘,你……当真能救他?”
“尽我所能。”林薇没有打包票。在这个没有抗生素、没有完善无菌条件的时代,任何伤口感染都可能致命。
很快,老仆取来了一个不大的酒坛,还有针线和一个装着些许干净旧棉絮的小包。林薇检查了一下,针是普通的缝衣针,线是麻线。她将针线在篝火上反复灼烧,直到针尖微微发红,然后用酒液浸泡。接着,她又将酒倒入一个干净的陶碗,用来浸泡棉絮和清洗自己的双手——这是她能想到的最接近消毒的方法了。
准备妥当,她回到陈五身边。周围不少难民的目光都聚集过来,带着好奇、怀疑,还有一丝希冀。
林薇深吸一口气,屏蔽掉周围的视线。她先用酒浸的棉絮,再次仔细清洗陈五的伤口。酒精刺激伤口的剧痛让陈五忍不住惨叫出声,身体剧烈抽搐。
“按住他!”林薇对旁边的两个护卫说道。
护卫连忙上前,死死按住陈五的肩膀和双腿。
林薇面色不变,动作更快。清洗完毕,她拿起那根灼烧冷却后又用酒浸过的针,穿上麻线。
缝合,开始了。
篝火的光芒在她专注的侧脸上跳跃,映亮了她额角细密的汗珠。她的手指稳定得不像话,穿针、引线、穿透皮肤、打结……动作流畅而精准,带着一种奇异的美感。那专注的神情,仿佛不是在简陋的篝火旁进行一场生死攸关的手术,而是在进行一项神圣的仪式。
周围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柴火燃烧的噼啪声和陈五压抑的痛哼。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地看着,看着这个来历不明的女子,用他们从未见过的方式,处理着狰狞的伤口。那娴熟的手法,那冷静到近乎冷酷的态度,深深震撼了他们。
张头领看得目不转睛,他走南闯北,见过不少军中大夫处理伤口,无非是敷药包扎,何曾见过如此直接将皮肉缝合起来的?苏老先生捻着胡须,眼中异彩连连,若有所思。
小蝶也醒了过来,靠在一位好心的妇人怀里,睁大眼睛看着林薇忙碌的背影,小小的拳头攥得紧紧的,眼神里充满了崇拜。
林薇心无旁骛。她知道自己的每一个动作都关系到一条人命。她尽可能减少对组织的损伤,确保缝合能有效闭合创面,又不过分影响血运。当最后一针打完,剪断线头,她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用酒再次擦拭伤口周围,敷上一点点捣烂的、具有轻微消炎作用的车前草(她路上采集的),然后用最后一块相对干净的布条重新包扎好。
“好了。”她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的沙哑,“接下来是关键,伤口不能碰水,注意保暖,如果发热,就用温水擦拭身体。能否挺过去,看他的造化了。”
按住陈五的护卫松开了手,看向林薇的眼神已经完全变了,充满了感激和敬畏。陈五虚脱地瘫在干草上,虽然虚弱,但眼神里的恐惧已经消散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
“多……多谢林姑娘……救命之恩……”他挣扎着想道谢。
“好好休息,少说话。”林薇摆了摆手,站起身。一阵眩晕袭来,她踉跄了一下,差点摔倒。高强度精神集中和体力消耗,让她本就未痊愈的身体有些吃不消。
“林姐姐!”小蝶惊呼一声,挣脱妇人的怀抱,跑过来扶住她。
苏老先生示意老仆:“给林姑娘拿些水和吃食过来。”
很快,林薇得到了一碗温热的水和一块比之前她们自己拥有的要厚实一些的麦饼,甚至还有一小块咸菜。这对现在的她和小蝶来说,无疑是珍馐美味。
她和小蝶坐在篝火旁,默默地吃着。周围的目光变得柔和而友善。之前那个帮忙的妇人主动将小蝶揽过去,细心照料。其他几个受了轻伤的难民,也壮着胆子凑过来,请林薇帮忙看看。
林薇没有推辞,仔细检查了他们的伤势,大多是皮外伤,她用酒水为他们清洗消毒,简单包扎,并叮嘱注意事项。她的动作专业,语气平和,无形中安抚了众人慌乱的心。
张头领安排完守夜,走到林薇对面坐下,沉默了片刻,才开口道:“林姑娘,张某之前多有怠慢,还请见谅。今日若非姑娘,陈某性命难保,队伍也要折损人手。张某代兄弟们,谢过姑娘!”说着,他抱了抱拳,态度诚恳。
“张头领言重了,不过是恰逢其会,略尽绵力罢了。”林薇微微欠身,并未居功。
“姑娘这手医术……不知师从何人?”苏老先生也走了过来,在篝火旁坐下,目光温和地看着林薇,语气中带着探究。
来了。林薇心中早有准备。她放下水碗,脸上适时地露出一丝哀伤和迷茫:“不敢隐瞒老先生。小女子家中……本是行医的,只是家乡遭了兵祸,家人离散,唯有我与妹妹侥幸逃出……这点微末技艺,乃是家传,让老先生见笑了。”她再次用了模糊的说法,将医术归结为“家传”,既解释了来源,又避免了深究。
苏老先生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乱世之中,这样的悲剧太过平常。他叹了口气,没有再追问下去,只是看着跳跃的火焰,缓缓道:“医术精湛,更难得是仁心。姑娘在危难之际出手,不顾自身安危,救治素不相识之人,此乃大善。”
林薇微微低头:“医者本分,不敢当老先生谬赞。”
“本分……”苏老先生咀嚼着这两个字,摇了摇头,“这世道,能守住本分的人,不多了。”他话锋一转,“观姑娘手法,与寻常医者大不相同,似乎更重……”清理”与”缝合”?”
林薇心中微动,知道遇到了懂行的人。她斟酌着词句道:“家父曾言,伤口溃烂多因污秽入体,故而清创务必彻底。缝合则能助伤口愈合,减少瘢痕。”她故意将现代医学理念包装成“家父所言”,使其听起来不那么惊世骇俗。
“污秽入体……清创彻底……”苏老先生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明悟,“令尊真乃高人也!不知令尊名讳是……”
“家父名讳,不便提及,还请老先生见谅。”林薇再次露出哀伤神色。
苏老先生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不再追问。他看着林薇,眼神中欣赏之意更浓。“老夫略通岐黄,家中也有些许医书,若姑娘不嫌弃,日后或可交流一二。”
“老先生厚爱,小女子感激不尽。”林薇心中暗喜,这或许是她接触这个时代医学知识、弥补自身(对古代草药等知识)不足的好机会。
夜色渐深,篝火噼啪。经历了白天的惊险和夜晚的救治,营地终于渐渐安静下来。伤者得到了安置,疲惫的人们相继睡去。
林薇搂着小蝶,靠坐在篝火旁。小蝶在她怀里睡得香甜,经历了惊吓和奔波,这是她难得安稳的一觉。
林薇却毫无睡意。她看着跳动的火焰,感受着怀中孩子的温热,心中百感交集。今天,她用自己的医术,真正在这个陌生的时代迈出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