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贝壳里的回声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633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美院开学那天,江熠送林砚去报到。他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背着她的画板,站在一群穿着时髦的学生中间,显得有些局促,却把腰杆挺得笔直。
    “我就在附近找活干,”他帮林砚把行李放在宿舍门口,手在裤缝上蹭了又蹭,“周末就来看你。”
    林砚点点头,看着他手背上新添的伤口——是昨天修船时被铁片划到的,还没来得及贴创可贴。她从口袋里摸出片防水创可贴,小心翼翼地贴在他伤口上,指尖的温度让他瑟缩了一下。
    “注意安全。”她说。
    “知道了。”江熠笑了,露出颗小虎牙,“你也是,好好画画。”
    看着他转身离开的背影,工装在人群中渐渐变小,林砚突然想起第一次在画室见到他的样子,连帽衫、烟草味,还有那副桀骜不驯的表情。时光好像被海浪冲刷过的沙滩,把尖锐的棱角磨得光滑,却留下了清晰的印记。
    宿舍里的室友都是来自不同城市的女孩,叽叽喳喳地讨论着新环境。林砚靠在窗边,看着楼下穿梭的人群,手里捏着那枚贝壳戒指,内侧的“砚”字被摩挲得发亮。
    “林砚,你男朋友?”下铺的女生凑过来,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好靠谱。”
    林砚的脸颊发烫,轻轻“嗯”了一声。
    “真羡慕你,”女生叹了口气,“我爸妈非要我报本地的学校,说女孩子离不得家。”
    林砚看着窗外的梧桐树,突然想起母亲塞给她红枣汤时的样子,想起父亲研究志愿时认真的侧脸。那些曾经让她窒息的牵挂,原来在离开后,会变成心口的暖。
    周末,江熠果然来了。他提着个保温桶,里面是刚炖好的海鲜汤,腥味混着姜香,在宿舍楼道里格外显眼。
    “我老板说这个补身体。”他把保温桶递给林砚,额前的碎发被汗水粘在皮肤上,“他还说,要是你画画需要模特,他免费出镜。”
    林砚笑着接过保温桶,汤还热着,烫得指尖发麻。她拉着他往画室走,阳光透过林荫道,在两人交握的手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斑。
    画室里很安静,只有画笔划过画布的轻响。林砚把画架支起来,让江熠坐在窗边的椅子上。他有点拘谨,双手放在膝盖上,像个等待老师检查作业的学生。
    “放松点。”林砚笑着说,炭笔在纸上勾勒出他的轮廓——挺直的鼻梁,紧抿的嘴角,还有眉骨处那道浅浅的疤,都是时光刻下的勋章。
    江熠看着她专注的侧脸,阳光在她睫毛上跳跃,像撒了把碎金。他突然觉得,那些在工地搬砖的日子,那些在海边修船的夜晚,都有了意义。
    “你知道吗,”他突然开口,声音在安静的画室里发飘,“我以前觉得海是最自由的,想往哪流就往哪流。现在才明白,海也有岸牵着,不然早就散了。”
    林砚的笔尖顿了顿,抬头看他。他的眼睛里映着窗外的树影,像片安静的湖。
    “你就是我的岸。”他说。
    炭笔从指尖滑落,在画纸上拖出道长长的线。林砚的心跳得飞快,像被海浪拍打的礁石。她走过去,蹲在他面前,轻轻吻了吻他手背上的创可贴。
    “那你就是我的海。”她说。
    秋末的画展上,林砚的作品《海与岸》得了奖。画里没有具体的海浪,只有片模糊的蓝,岸边站着两个依偎的人影,脚下散落着枚生锈的硬币和半枚贝壳。
    陈老师站在画前,笑着说:“画里有光了。”
    林砚看着画,想起那个漏雨的天台,想起墙缝里的阳光,想起火车上摇晃的海沙。原来疼痛真的会变成光,只要有人愿意等,愿意相信。
    画展结束后,江熠骑着辆二手自行车来接她。后座铺着块干净的棉布,是他特意洗的。林砚坐在后座上,搂着他的腰,闻着他身上淡淡的机油味和海腥味,突然觉得很安心。
    自行车穿过夜晚的街道,路灯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路过海边时,江熠停了下来,从口袋里摸出个贝壳,放在她耳边。
    “你听。”他说。
    贝壳里传来呜呜的声响,像风,又像海浪,还像极了那年夏天,他靠在画室门口抽烟时,打火机发出的轻响。
    林砚把贝壳握紧,贴在胸口。她知道,那些青春里的疼痛和荒芜,都被海浪卷走了,只留下贝壳里的回声,提醒着他们,曾经怎样跌跌撞撞地走向彼此,走向这片海。
    “明年夏天,”江熠突然说,“我们去拍婚纱照吧,就在这片海边。”
    林砚靠在他背上,听着他有力的心跳,轻轻“嗯”了一声。
    海浪拍打着沙滩,发出温柔的声响,像首写给未来的歌。贝壳里的回声还在继续,混着少年的承诺,少女的心跳,在这片他们用等待和勇气换来的海边,久久不散。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