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004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腊月初八这天,叶忆儿收到了第一封边关来信。
    ”少爷!驿站送来军报!”小桃急匆匆跑进墨韵斋,手里捧着一个沾满尘土的皮筒。
    叶忆儿放下手中的齿轮,接过皮筒时指尖微微发抖。筒口用火漆封着,上面压着清晰的”楚”字印。他小心地拆开,里面是一卷薄薄的羊皮纸和几片枯黄的树叶。
    羊皮纸上字迹凌厉如刀,只有寥寥数行:
    「连弩改良有效,寒潮致箭匣卡涩。附边关沙棘叶,可治咳疾。勿念。」
    叶忆儿轻轻捏起那片干枯的沙棘叶,放在鼻尖嗅了嗅,一股苦涩的清香钻入鼻腔。他忽然想起上月自己确实在给兵部的公文中顺带提了一句偶感风寒,没想到楚阴燃竟记在心上。
    ”将军可有受伤?”小桃凑过来问。
    ”信上没说。”叶忆儿将羊皮纸翻来覆去看了几遍,眉头微蹙,”但字迹比往常潦草,恐怕边关战事吃紧。”
    他起身走到书架前,取出一本装订考究的册子。这是他用父亲给的经费特制的”边关军械改良札记”,已经记录了二十多种改进方案。翻到最新一页,他提笔写下”极寒环境箭匣防冻方案”,开始勾画一种可以内置炭火保温的双层箭匣。
    窗外飘着细雪,墨韵斋内的炭火噼啪作响。叶忆儿全神贯注地工作到深夜,直到小桃第三次来催,才勉强放下笔。
    ”少爷,老爷让您明日陪他去拜见严尚书。”小桃收拾着散落的图纸,突然想起什么,”听说周侍郎被革职查办了!”
    叶忆儿猛地抬头:”什么时候的事?”
    ”就今儿个早朝。大理寺拿出了赵员外郎的口供,牵连出周侍郎克扣军饷的铁证。”小桃压低声音,”老爷说,多亏了您那天当场揭穿赵员外郎,不然还抓不到这么大条鱼呢。”
    叶忆儿若有所思地摩挲着楚阴燃的来信。原来将军离京前就已经布局好了一切,难怪周侍郎要狗急跳墙。
    次日清晨,叶忆儿随父亲来到严尚书府上。老尚书正在书房赏梅,见他们进来,笑呵呵地招手:”叶贤侄,快来瞧瞧这株绿萼,可是楚将军从北疆派人专程送来的。”
    叶忆儿心头一跳。那株梅树枝干虬劲,开着罕见的淡绿色花朵,幽香沁人。他装作不经意地问:”严伯父与将军常有往来?”
    ”每月都有军报。”严尚书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昨日还收到将军举荐信,说叶贤侄改良的连弩在边关立了大功,请求朝廷嘉奖。”
    叶侍郎闻言皱眉:”小儿不过是略尽绵力,岂敢居功。”
    ”诶,叶大人过谦了。”严尚书拍拍叶忆儿的肩膀,”兵部正缺这等精通军械的人才。老夫有意举荐贤侄入职军器监,不知意下如何?”
    叶忆儿呼吸一滞。军器监虽只是正六品衙门,却是直接负责全国军械制造的实权部门。他看向父亲,后者神色复杂,却并未立即反对。
    ”晚辈才疏学浅...”
    ”贤侄不必推辞。”严尚书打断他,”楚将军在信中说,边关将士用了你改良的箭匣,杀敌效率提升三成。这等功绩,当得起一个员外郎之职。”
    叶忆儿耳根发热。楚阴燃远在边关,竟还惦记着为他谋职。他正想说什么,一个侍卫匆匆进来,在严尚书耳边低语几句。老尚书脸色骤变:”当真?”
    ”怎么回事?”叶侍郎问。
    严尚书挥退左右,声音压得极低:”刚收到八百里加急。楚阴燃中了胡人埋伏,身负重伤,如今下落不明。”
    叶忆儿手中的茶盏”当啷”一声掉在地上,热茶溅湿了衣摆。他浑然不觉,只听见耳边嗡嗡作响,严尚书后面的话仿佛隔着一层厚厚的棉花传来。
    ”...敌军切断粮道...冰天雪地...生死未卜...”
    ”忆儿?”叶侍郎担忧地拍了拍儿子肩膀,”你脸色很差。”
    ”父亲,”叶忆儿突然抬头,声音异常冷静,”我要去北疆。”
    ”胡闹!”叶侍郎厉声喝道,”边关正在打仗,你一个文弱书生去送死吗?”
    ”连弩在极寒环境下的故障只有我能解决。”叶忆儿从怀中掏出那本札记,”况且,军器监员外郎若不上前线考察,如何改进军械?”
    严尚书捋须沉吟:”贤侄所言不无道理...”
    ”严兄!”叶侍郎急道,”小儿从未出过远门,此去北疆千里之遥,万一有个闪失...”
    ”父亲,”叶忆儿直视父亲的眼睛,”您还记得上月说过的话吗?您说我的机关术有其价值。”
    叶侍郎哑然。他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忽然意识到这个从小体弱多病的儿子,骨子里竟有着不输任何人的倔强。
    ”罢了。”叶侍郎长叹一声,”你若执意要去,为父只有一个条件——带上叶府十二铁卫。”
    严尚书点头:”老夫可安排驿马和通关文书。”
    事情就这样定下了。离开严府时,叶忆儿落在后面,悄悄折下一小枝绿萼梅,藏入袖中。
    接下来的三天,叶府上下忙得脚不沾地。小桃为少爷准备了厚厚的狐裘和皮靴,叶侍郎从库房取出珍藏的雪参丸,连久不问事的叶夫人都亲自来墨韵斋,塞给儿子一个绣着观音像的护身符。
    启程前夜,叶忆儿独自在墨韵斋整理图纸。窗外北风呼啸,吹得窗棂咯咯作响。他小心地将那枝绿萼梅夹在札记中,忽然听到屋顶传来一声轻响。
    ”谁?”叶忆儿警觉地按住袖中暗器。
    ”叶公子别来无恙。”一个黑影从梁上翻下,竟是秦将军。这位楚阴燃的副将满脸风霜,左臂还缠着渗血的绷带。
    ”秦将军?”叶忆儿大惊,”您怎么...”
    ”冒昧打扰。”秦铁柱从怀中掏出一封沾血的信,”楚帅失踪前让我亲手交给您。”
    叶忆儿接过信,手指不受控制地颤抖。信封上的字迹确实是楚阴燃的,但比往常更加潦草,仿佛是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写就。
    ”将军伤势如何?”叶忆儿强自镇定地问。
    秦铁柱摇头:”那日遇伏,楚帅为掩护弟兄们突围,独自引开追兵。最后有人看见他坠入冰河...”
    叶忆儿眼前一黑,扶住桌角才没倒下。他深吸一口气,拆开信封。信中只有短短几行字:
    「若我遭遇不测,北疆大营地下密室藏有重要证据。开启方法附后。此物关乎社稷安危,务必交予严尚书亲启。——楚阴燃」
    信末附着一张简图,画着某种复杂的机关锁解法。叶忆儿一眼认出,这与他改良的箭匣机关有异曲同工之妙。
    ”秦将军可知密室中是何物?”
    ”末将不知。”秦铁柱低声道,”但楚帅说过,此物能揭开朝中一个大阴谋。”
    叶忆儿将信贴身收好:”我明日就启程赴北疆。”
    ”公子三思。”秦铁柱急道,”如今边关危机四伏,胡人奸细遍地...”
    ”正因如此,我更要去。”叶忆儿眼神坚定,”将军下落不明,证据无人取信。若让奸人抢先一步,岂不辜负将军所托?”
    秦铁柱肃然起敬,抱拳行礼:”末将愿护送公子前往。”
    ”不必。”叶忆儿摇头,”将军伤势未愈,当以养伤为重。我自有安排。”
    送走秦铁柱,叶忆儿彻夜未眠。他反复研究那张机关图解,同时准备着北行所需的装备。天蒙蒙亮时,他忽然想到一个关键问题——楚阴燃为何指定他去取证据?朝中能人众多,为何偏偏选中他这个毫无经验的侍郎公子?
    除非...那机关只有他能解开。
    这个念头让叶忆儿心跳加速。他取出贴身携带的玉佩,轻轻摩挲着上面的纹路。这玉佩是楚阴燃离京前所赠,他一直以为是普通信物,如今细看之下,发现纹路竟与信中的机关图解有几分相似。
    ”原来如此...”叶忆儿喃喃自语。
    晨光微熹时,叶府门前车马齐备。叶忆儿一身劲装,外罩狐裘,腰间挂着那枚玉佩和楚家短刀。叶侍郎亲自为儿子系紧披风,欲言又止。
    ”父亲放心。”叶忆儿安抚道,”十二铁卫身手不凡,孩儿定平安归来。”
    叶侍郎塞给他一块令牌:”这是工部特批的勘合,沿途驿站见令如见人,可调用官马物资。”
    ”谢父亲。”
    马车缓缓启动,叶忆儿掀开车帘,最后看了一眼熟悉的府邸。小桃站在门口抹眼泪,父亲的身影在晨雾中渐渐模糊。
    车轮碾过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叶忆儿取出贴身收藏的绿萼梅枝,轻轻贴在鼻尖。幽香中,他仿佛又看见那个雪中送别的身影,玄甲上落满雪花,右眉的疤痕在寒风中格外醒目。
    ”等我。”叶忆儿对着北方轻声道,”我一定会找到你。”
    马车转过街角,墨韵斋的匾额渐渐消失在视野中。而此刻的叶忆儿还不知道,这场北疆之行将彻底改变他的命运。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