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代码、馒头与甲方爸爸的凝视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4266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会议室一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冷气开得很足,吹在林晓晓因为熬夜而冰凉的手臂上,激起一层细小的疙瘩。投影仪的光束打在幕布上,映出她那份熬了通宵、浸透着泡面味的PPT标题页。
长条形会议桌旁,坐着赵曼——她姿态放松地靠在椅背上,红唇紧抿,眼神锐利如鹰隼,仿佛能穿透屏幕看到每一个潜在的漏洞。她旁边,是“远航科技”项目组的几位资深成员:项目经理老张,策划刘姐,媒介专员小王。他们的脸上或多或少带着审视、疑虑,甚至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慢。让一个试用期菜鸟来做核心客户的复盘预演?赵总监这是唱的哪一出?
林晓晓站在投影仪旁,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如擂鼓般的心跳。喉咙发紧,手心全是冷汗。赵曼那句“泡面味、PPT味、穷酸味”还在耳边回响,那双Dior高跟鞋冰冷的鞋尖仿佛还点在破旧的小白鞋上。她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所有的慌乱和身体的极度不适,手指微微颤抖地按下了激光笔的按钮。
红色的光点落在标题上,她强迫自己开口,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发紧,却异常清晰:
“各位领导,同事,早上好。下面由我为大家汇报”远航科技”Q3项目复盘…”
她开始按照昨晚梳理的逻辑框架,一页页讲解。数据展示、项目进度回顾、关键节点执行情况、客户反馈汇总、遇到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她的语速不算快,但条理清晰,重点数据被她用加粗和色块突出,复杂的流程用简洁的图示呈现。她刻意避开了所有花哨的动画,只保留了最基础的切换,确保信息传递高效直接。
起初,项目组的老张和刘姐还抱着挑剔的态度,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但随着林晓晓深入讲解,尤其是当她结合数据,精准分析了几个关键营销活动的实际效果(ROI、用户转化率、品牌声量提升),并对比了项目初期设定的KPI完成度时,他们脸上的轻视渐渐被专注取代。小王甚至微微点了点头。
林晓晓越讲越进入状态。那些熬过的夜,啃过的硬馒头,被李建国羞辱的“不会用Excel”,此刻都化作了支撑她的燃料。她的声音逐渐平稳,甚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自信。她开始尝试加入一点昨晚从赵曼批评中领悟的“用户视角”——在分析某个推广活动效果不如预期时,她引用了部分社交媒体上的用户评论截图(虽然数据量不大),指出可能是活动规则过于复杂,影响了普通用户的参与热情。
“因此,建议下阶段在活动设计上,更注重用户参与路径的简化,降低门槛…”林晓晓做出初步建议。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一条缝。一个身影侧身闪了进来,悄无声息地在靠近门边的空位上坐下,动作轻得几乎没有引起其他人注意。
林晓晓的余光瞥见了来人。是个年轻男人,看起来二十七八岁的样子。穿着简单的深灰色Polo衫和卡其裤,身形清瘦,戴着一副无框眼镜,气质干净斯文,甚至有点…书卷气?他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和保温杯,坐下后便安静地看向投影屏幕,表情专注。
林晓晓心里咯噔一下。这是谁?项目组的新人?还是…甲方的人?她之前拿到的项目组名单里似乎没有这个人。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掠过心头,但她很快稳住心神,强迫自己将注意力拉回PPT上,继续讲解最后的总结与下阶段规划建议。
终于,汇报结束。林晓晓关掉激光笔,微微鞠躬:“我的汇报完毕,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她感觉后背已经完全被冷汗浸透,心脏还在狂跳不止。
会议室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默。老张和刘姐交换了一个眼神,似乎在评估。小王则直接看向赵曼。
赵曼没有说话,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目光扫过投影幕布,最后落在林晓晓苍白的脸上,似乎在等待什么。
就在这时,那个坐在门边、气质斯文的年轻男人举起了手,声音温和却清晰:“不好意思,打断一下。我是”远航科技”项目对接组的周远,今天临时过来旁听学习。”他对着林晓晓礼貌地点点头,然后指向幕布上某一页的一个图表,“林同事,关于你刚才提到的Q3媒介投放效果对比图,这里第三季度的点击转化率数据,似乎与我们内部系统监测到的实际转化路径数据有轻微出入。能麻烦你再看下原始数据源吗?或者,是统计口径的问题?”
周远!甲方的人!还是项目对接组的!
林晓晓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数据有出入?!这可是复盘报告的核心!要是数据错了,整个分析的基石就塌了!她仿佛看到赵曼冰冷的眼神和“扣钱”两个字在向她招手!
冷汗瞬间湿透了内里的T恤。她强作镇定,立刻操作电脑,调出那份数据图表的原始数据表。手指因为紧张而有些僵硬,操作鼠标时甚至点错了一次。会议室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空气仿佛凝固了。
她飞快地扫视着密密麻麻的表格,大脑高速运转。原始数据…统计口径…周远提到的内部系统数据…
“找到了!”林晓晓眼睛一亮,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但更多的是发现问题的急切,“周…周经理,您说的对!原始数据表里,第三季度CampaignB的点击数据,因为当时追踪代码部署出了问题,有大约15%的点击未能正确归因到后续转化路径!所以直接套用点击数据计算的转化率虚高了!这里应该用我们实际监测到的、有完整转化路径的用户数作为分母!”
她一边说,一边迅速在电脑上操作,调出那份问题追踪记录邮件截图,投影到幕布上,并当场在数据表里修改了公式,重新生成了图表。新的图表显示,CampaignB的实际转化率比之前报告的低了约1。5个百分点。
“非常抱歉!是我的疏忽,在数据清洗时忽略了这份问题记录!”林晓晓对着周远,也对着在座所有人,诚恳地道歉,脸色因为羞愧而涨红,但眼神却无比认真,“修正后的数据在这里,结论也需要相应调整:CampaignB的转化效率低于预期,主要问题可能出在落地页的用户引导上,而非活动规则本身。”
会议室再次安静下来。
老张和刘姐的脸色变得严肃,显然这个数据错误和结论偏差是重大的。赵曼的眼神更冷了。
周远看着幕布上修正后的数据和林晓晓诚恳道歉的样子,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点了点头:“嗯,理解。数据清洗确实容易出这种细节问题。修正后逻辑就通顺了。”他的语气很平和,没有责备,反而像是陈述一个客观事实。说完,他又低头在平板电脑上记录着什么。
一场潜在的灾难,被林晓晓临场的反应和补救(虽然是被动发现)化解了。但气氛依旧凝重。
赵曼终于开口了,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无形的压力:“数据是决策的基础。一个错漏,可能导致整个策略方向错误。林晓晓,这次是你运气好,有周经理及时发现。下次呢?扣半个月奖金,长点记性。”
“扣…扣奖金…”林晓晓的心在滴血,那本就被削掉一半的工资雪上加霜!但她不敢有任何异议,只能低头:“是,赵总,我记住了。”
赵曼没再看她,转向老张和刘姐:“张经理,刘姐,整体框架和问题分析,你们怎么看?”
老张清了清嗓子:“嗯…框架还算清晰,重点抓得…马马虎虎。就是这数据基础…”他摇摇头,显然对那个错误耿耿于怀。
刘姐则补充道:“用户视角那块,切入点有点意思,就是数据支撑太弱。想法是好的,但下次得拿出更有说服力的证据。”
一场算不上成功,但也勉强过关的预演,在凝重的气氛中结束。项目组的人陆续离开,周远也收起平板,对赵曼和林晓晓点头示意后,安静地离开了会议室。
会议室里只剩下赵曼和林晓晓。
赵曼站起身,走到林晓晓面前。林晓晓低着头,像等待最后的审判。
“PPT逻辑及格,框架及格,视觉…勉强及格。”赵曼的声音依旧没什么温度,“数据错误,不及格。临场反应…及格线以上。”她顿了顿,目光扫过林晓晓脚下那双饱经沧桑的小白鞋,“脑子,比这双鞋稍微强点,但离配得上我的鞋跟,还差得远。”
林晓晓攥紧了拳头,指甲几乎嵌进掌心。羞辱感依旧强烈,但赵曼那句“及格线以上”的临场反应评价,又像一颗微弱的火星,点燃了她心底的不服输。
“下午,”赵曼没给她喘息的机会,“把修正后的完整报告和PPT,按刚才讨论的意见修改好,发我邮箱。另外,”她抽出一份新的文件夹,丢在会议桌上,“这是下周一客户提案会的背景资料。从今天开始,你跟我一起准备这个案子。每天下班前,交一份3000字的竞品分析和策略思路给我。记住,是每天。”
新的任务!更重的担子!
林晓晓看着那厚厚的文件夹,感觉眼前发黑。但想到被扣的奖金和父亲后续的天价医疗费,她只能咬牙:“是,赵总。”
赵曼不再看她,转身离开会议室,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渐渐远去。
林晓晓像被抽干了所有力气,颓然坐倒在椅子上。饥饿、疲惫、紧张、委屈、压力…所有情绪在这一刻汹涌袭来。胃里空空如也,因为高度紧张和只吃了一桶泡面,此刻正火烧火燎地抗议着。
她想起帆布包里,还有早上在便利店买的、没来得及吃的馒头。她颤抖着手拿出那个冷冰冰、硬邦邦的馒头,也顾不上形象,靠着冰冷的会议桌,小口小口地啃了起来。干硬的馒头碎屑卡在喉咙里,她费力地吞咽着,眼眶一阵阵发酸,却强忍着不让眼泪掉下来。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又被轻轻推开了。
林晓晓一惊,慌忙想把馒头藏起来,却已经来不及。
门口站着去而复返的周远。他手里拿着一个似乎是遗落的笔记本,看到林晓晓缩在会议桌旁啃冷馒头的样子,明显愣了一下。
林晓晓瞬间尴尬得无地自容,手里捏着半个馒头,僵在原地,脸上腾地一下烧了起来。完了,最狼狈的样子被甲方爸爸看到了!
周远的目光在她苍白的脸、布满红血丝的眼睛、手里冷硬的馒头,以及脚上那双掉漆的小白鞋上停留了一瞬。他的眼神里没有鄙夷,也没有怜悯,反而掠过一丝极淡的、近乎好奇的探究。
他什么也没说,只是走到刚才自己坐的位置,拿起落在桌上的一个黑色笔记本,然后对林晓晓点了点头,依旧是那副平静无波的样子:“打扰了。”说完,便转身离开了,还轻轻带上了门。
林晓晓看着关上的门,又低头看了看手里冷硬的馒头,再想想周远刚才那平静无波的眼神,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比起李明的虚伪施舍和王姐的刻薄嘲讽,周远这种不带任何评判的平静,反而让她觉得…更真实?或者说,更让她无所适从?
她用力咬了一口馒头,仿佛在咀嚼着生活的苦涩和坚硬。脑子里却不由自主地闪过周远刚才提问时专注的眼神,和他平板电脑上那些似乎一闪而过的、复杂的图表界面。
“你的Excel表比我的代码还让我上头。”
这个念头莫名地跳了出来,让林晓晓自己都愣了一下。她甩甩头,把这个荒谬的想法赶出去。当务之急,是活下去,是扛住赵曼的魔鬼训练,是挣到给父亲救命的钱!
她三口两口把剩下的馒头塞进嘴里,灌了一大口冰冷的矿泉水,然后猛地站起身,抓起那个新的、沉甸甸的文件夹,挺直了背脊,朝着自己那个堆满资料的工位走去。
硬扛?不,她要扛出一个未来!哪怕是用冷馒头和通宵达旦的代码、PPT和3000字报告去堆!
然而,林晓晓不知道的是,在总经理办公室厚重的门后,秃头的李建国正放下电话,肥胖的脸上露出一丝阴鸷而得意的笑容。他刚刚结束和一个“老朋友”的通话,通话内容,正是关于林晓晓那个重病在床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