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数据的回响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682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现实世界正在褪色。
石川凉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仿佛溶解了,化作一股轻盈的电流,顺着神经接驳线奔涌而出。重力、温度、空气的阻力……这些束缚着肉体的物理法则,在万亿字节的数据洪流面前,被一一剥离、重写。
他的“眼前”,是另一番景象。
这里没有墙壁,没有天花板,只有一个由无数淡蓝色光线构成的、无限延伸的网格空间。
他“站”在网格的中央,脚下是代表着公寓建筑结构的透明线框。那些曾经奢华的家具,如今都变成了一个个由半透明数据块构成的几何体,内部有无数细小的光点在缓缓流动,那是它们作为“智能设备”的生命体征。
这就是“深潜”——将物理空间的全部数字信息,转化为一个可供意识直接交互的虚拟环境。
这是他的世界。
一个没有谎言、没有伪装、只有纯粹逻辑和冰冷事实的世界。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低沉的、持续不断的嗡嗡声。
这不是声音,而是信息的流动。
这间公寓里所有设备在过去二十四小时内产生的数据流,此刻都汇成了同一首交响曲。冰箱压缩机的启动信号,是一串低音;安保机器人巡逻的路径,是一段重复的旋律;智能酒柜调整温度的指令,则是一个个短暂的、清脆的音符。
凉伸出手——一只由光线构成的、半透明的手。
他轻轻一挥,一个全息的操作界面便在他面前展开。他没有去触碰那些代表着“死亡时刻”的、已经变成暗红色的、异常庞大的数据聚合体。他知道,那里已经被凶手清理过了,就像被酸液腐蚀过的硬盘,剩下的只有毫无意义的乱码。
克洛诺斯(Chronos),他暂时在心里如此称呼那个留下衔尾蛇符号的凶手。
这个名字代表着时间与宿命,很符合对方那种精准而傲慢的作案风格。克洛诺斯犯下的唯一错误,就是他太过于专注于抹除“主要证据”,而忽略了那些潜藏在环境噪音里的“次要回响”。
比如,那台空气净化器。
凉的意识锁定了那个位于角落的、由数百个数据块组成的几何体。他心念一动,整个网格空间都开始以他为中心飞速后退,只有那个代表着净化器的模型被瞬间拉到他的面前。
他再次挥手,选择了操作界面上的“时间轴回溯”功能。
嗡——
整个空间的背景音调骤然改变。
时间开始以千百倍的速度倒流。
无数代表着数据交换的光纤细线从四面八方向净化器涌来,又从中散去,像一场绚烂的、逆向播放的流星雨。他看到清洁机器人经过时,净化器自动增强功率的数据包;看到影山正人就寝时,净化器切换到“睡眠模式”的指令流;看到……
凉的动作停顿了一下。
他看到一个非常规的数据包。它伪装成来自市政网络的“天气数据更新”信号,但其加密方式却属于军用级别。这个数据包在公寓的局域网内短暂停留,与安保系统的主机进行了一次微秒级的“握手”,然后便自我销毁了。
这就是入侵。
凉将时间轴锁定在“握手”发生的那一刻。然后,他开始执行一项极其枯燥和繁重的工作:数据筛选。
他需要从那一刻前后数万亿字节的环境数据中,找到那个由高频热能效应产生的、纳秒级的电压波动。这就像在一场席卷整个城市的暴风雪中,寻找一片特定的、独一无二的雪花。
他的意识高度集中,将自己变成了一台人肉超级计算机。
【筛选条件一:排除所有常规设备间的数据交换。】
背景音中,代表着冰箱、灯光、酒柜的那些音符,瞬间沉寂了下去。
【筛选条件二:排除所有来自外部公共网络的良性数据请求。】
那些伪装成天气、新闻、股票信息的信号流,也消失了。
【筛选条件三:匹配电压波动特征,误差范围正负0。001%。】
数据的海洋在他面前奔腾、咆哮。无数无意义的0和1像沙尘暴一样席卷而过,试图将他的意识撕成碎片。
这是每一次“深潜”都必须面对的风险——如果精神不够集中,就很容易迷失在信息的汪洋里,变成一个没有意识的、永远在数据世界里漂流的植物人。
凉的意识如同一块磐石,岿然不动。他早已习惯了这种孤独和危险。对他而言,这片喧嚣的数据海洋,远比现实世界里那些充满情感和不可预测性的人类,要来得安全和亲切。
时间在这里失去了意义。
也许过了一分钟,也许过了一个小时。
就在他快要完成筛选时,一个不该出现在这里的东西,突兀地漂浮到他的面前。
那是一小段破损的音频文件。它的数据结构已经损坏,无法播放,但凉的系统在对其进行分析时,却识别出了它的核心内容。
【文件类型:摇篮曲。】
【曲名:《星之舟》。】
凉的心脏,那个他早已习惯了其稳定跳动的、纯粹的生理器官,在那一刻,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捏住了。
《星之舟》。
那是他女儿最喜欢的摇篮曲。五年前,每晚都是由他……
他猛地切断了对这段音频文件的分析。
【异常数据。标记为”垃圾信息”。删除。】
他的动作没有一丝犹豫。情感是漏洞,是病毒,是调查中最大的敌人。他立刻将这个“巧合”从自己的思维中清除,重新将全部算力聚焦在眼前的任务上。
但是,他没有发现,在他意识的底层,在他那自以为坚不可摧的防火墙深处,一道微不可见的裂痕,已经悄然出现。
他终于找到了它。
在层层叠叠的数据流的最底层,如同藏在万丈海渊之下的一粒珍珠。那个电压波动的“雪花”,正静静地悬浮在那里。它是一个外形极不稳定的、由无数尖锐的、破碎的代码构成的光团,像一只愤怒的海胆,散发着混乱而危险的气息。
“抓到你了。”
凉在自己的意识里低语。
他伸出光之手,小心翼翼地靠近那个代码光团。他没有直接触碰它,而是调出了一个“数据隔离力场”,像一个无形的牢笼,将光团整个罩住。
光团开始剧烈地挣扎,释放出更多破碎而混乱的信息,试图冲破力场的束缚。但凉的隔离力场坚如磐石。
他开始执行第二步:破译。
他需要分析这个“数字指纹”的构成,逆向破解出凶手所使用的入侵程序的源代码,从而找到关于凶手身份的蛛丝马迹。
【破译程序启动。】
一道道柔和的分析光束射向被困在力场中的代码光团。光团的挣扎渐渐平息了下来,仿佛认命了一般。
一切似乎都很顺利。
然而,就在破译进度达到10%的时候,异变陡生。
那个混乱的、由无数尖刺构成的代码光团,突然停止了所有的活动。它所有的尖刺都在一瞬间向内收缩,然后……重组。
那些破碎的、狂暴的代码,以一种违背了所有数据结构学原理的方式,开始自我整理、排列、组合。它们像一群拥有自我意识的工蚁,正在搭建一座精巧而致命的祭坛。
凉的瞳孔猛地一缩。他立刻试图终止破译程序。
但已经太晚了。
不到一秒钟,重组便已完成。
那个原本代表着“混乱”与“暴力”的代码光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新的、散发着幽幽血光的、完美的几何图形。
一个闭合的圆环。
一个正在吞食自己尾巴的蛇。
衔尾蛇。
它静静地悬浮在数据的虚空中,仿佛一尊来自远古的、邪恶的神祇。
就在凉的意识因这超乎想象的一幕而陷入巨大震惊时,一个声音,从衔尾蛇的符号中央,直接钻进了他的脑海。
那不是通过听觉感知的。
那是一种更直接、更原始的信息传递。
一个充满了嘲讽、怜悯、以及无尽疲惫的……
叹息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