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七章谈心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4195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翌日午后,秋阳暖融融地洒在靖王府的后花园里。菊花开的正盛,金灿灿地簇拥在假山石畔,空气里弥漫着清浅的桂花甜香和草药微苦的气息。
    苏晓卿披着一件宽松的素色外袍,坐在亭中的石凳上,肩头的伤处经过孙淼的诊治已舒缓不少。他的对面,坐着依旧蒙着白纱的箫逸。石桌上摆着一套素雅的青瓷茶具,两盏清茶袅袅冒着热气。
    “大夫晨间来回过话了,说你的眼睛恢复得极好。”苏晓卿端起茶盏,吹了吹热气,声音温和,带着明显的欣慰,“如今自己感觉如何?可还有不适?”
    箫逸微微颔首,面朝着苏晓卿的方向。白纱之下,他的世界已不再是彻底的黑暗。温暖的光晕模糊而柔和,他甚至能依稀分辨出对面那人穿着浅色衣袍的轮廓和端坐的姿态。这日益清晰的感知让他心跳悄然加速,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和期待在胸腔里无声地蔓延。他每日按时接受治疗,无比渴望彻底拆下纱布的那一刻——不仅仅是为了重见光明,更是为了能真真切切地看清眼前这个人的模样。
    这份心思,他小心翼翼地藏着,打算等到真正能清晰视物那天,打算当作一份惊喜。
    他压下心头的激荡,声音尽量保持平稳:“劳舅舅挂心。每日针灸药敷都很好,如今已能清晰感知光亮强弱,眼前也不再是一片漆黑,近处物体的移动和大致轮廓已能模糊感知。”他顿了顿,语气里透出一丝轻快和肯定,“大夫也说,照此情形,最多再过半月至二十日,便可尝试拆去纱布了。”
    他放在膝上的手,指尖微微蜷缩,泄露了主人内心的不平静。
    “如此便好。”苏晓卿唇角漾开一抹浅浅的笑意,是真心为他高兴。他抿了口茶,目光温和地落在箫逸身上,“等你眼睛好了,许多事便能更方便些。明远那孩子,性子虽急了些,但心性是纯善的。他若知道你即将痊愈,必定也十分欢喜。”提到小皇帝,苏晓卿的语气里不自觉地带上了几分属于长辈的温和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怅惘:“他尚且年幼又是临时登基,我总不免多操心些,有时或许拘束了他……只盼他能明白,这世上,真心盼他好的人,终是有的。”
    亭中安静下来,微风拂过,带来隐约的花香。这份关于亲情的感慨,似乎无形中触动了某些更深层的东西。苏晓卿沉默了片刻,目光投向亭外摇曳的花枝,声音渐渐低沉下来,带着一种复杂的情绪:“关于明远的母亲……我姐姐她离开的时候,大魏正值内乱,风波诡谲。也正是在那时,南梁……”他顿了顿,似乎在选择措辞,最终缓缓说道:“……事发。我未能及时赶到,救下你的师姐。此事,也是我心中一大憾事。”
    苏晓卿在21世纪的时候身边的亲人并不多,除了苏皖羽,他极少与其他亲戚来往。父母刚离世的那段时间,苏皖羽他一直是和苏皖羽一起生活的。即使后来他搬去江南和祖父母在一起苏皖羽也总是去看他,正因如此,他对亲情有种莫名的执念,哪怕来到大魏成为“苏晓卿”成为小皇帝的舅舅,他也不得不承认,内心深处他是很珍惜这份亲情的。
    箫逸的身体几不可察地绷紧了一瞬,白纱下的唇抿成一条直线。他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望”着苏晓卿的方向,呼吸放缓,像是在等待一个早已知道结局、却仍想亲耳听闻过程的故事。
    苏晓卿的声音低沉而缓慢,将两年前大魏内乱、消息被封锁、他如何雷厉风行平定叛乱后才发现南梁巨变、又如何昼夜兼程赶赴南梁却只来得及见到杜若最后一面……以及她在生命尽头对自己的恳切嘱托,一一娓娓道来。
    他的叙述平静却沉重,没有过多渲染,但每一个字都透着当时的艰难与遗憾,以及对杜若的敬意。亭中的空气仿佛凝固了。箫逸放在膝上的手紧紧握成了拳,指节泛白。他能透过这平静的叙述,感受到母后的希冀。
    许久,他极其缓慢地松开了紧握的拳,声音低哑,却异常清晰:“都过去了。”
    这三个字,像是对苏晓卿说,也像是对自己说,更像是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
    苏晓卿看着他,知道这个少年心中承受的东西远比他表现出来的要多得多。
    他轻轻“嗯”了一声,没有再继续这个沉重的话题。
    阳光依旧温暖,花园里的花香依旧馥郁。但亭中的两人,都深知,有些伤痕永远无法抹去,有些重任已然扛在肩上。
    沉默了片刻,苏晓卿的目光再次落回箫逸身上,语气变得更加低沉:“还有一事,关于当初带你离开西夏的赵无庸,赵公公。”
    箫逸的身体似乎凝滞了一瞬,白纱下的脸庞微微转向苏晓卿,呼吸几不可察地屏住了。赵无庸,那个从小看着他长大、在南梁宫变时拼死护着他逃出、又一路颠沛流离.....
    苏晓卿的声音平稳,却字字沉重:“我的暗卫找到你们被关押的地点时,你们被分开关在不同的地方。暗卫们率先找到了你,但找到赵无庸时……”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最终选择直接陈述,“他已经咽气了。”
    亭中的空气仿佛骤然降温。“西夏人手段酷烈,”苏晓卿语气平淡,“一来他身上……满是受虐的痕迹,再者他年事已高,终究没能熬过去。”
    他没有详细描述那惨状,但寥寥数语已足以想象那位老人在生命最后时刻遭受了怎样的痛苦。
    箫逸放在膝上的手猛地攥紧,指甲深深陷入掌心,带来尖锐的刺痛,却远不及心中蓦然涌上的悲凉与愤怒。那个总是微微弓着腰、说话轻声细语、会偷偷给他塞点心、危难时刻却爆发出惊人勇气的老内侍……最终竟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是为了保护他吗?是为了不泄露他的行踪吗?无数念头和画面冲击着他的脑海,让他喉咙发紧,一个字也说不出。
    苏晓卿看着他紧绷的身形,缓声道:“暗卫将他的遗体带回了大魏。他已尽忠尽责,不该曝尸异乡。我下令将他厚葬了,墓穴就选在你母后陵寝附近的山坡上,风景清幽,可遥望南梁故地方向。让他能继续守着你们母子。”
    这个消息像是一点微弱的烛火,稍稍驱散了箫逸心中的部分阴霾。至少……赵公公得以安息,并未孤零零地留在那肮脏之地。他喉结滚动了一下,极其艰难地吐出两个字:“……多谢。”
    苏晓卿微微摇头:“这是他应得的尊重。”他停顿了一下,话锋悄然转变,语气也从个人的悲怆转向更宏大却同样沉重的议题,“如今你既在大魏,有些情况,也需让你知晓。”
    “师姐是不是从来没有告诉过你我的身份?”
    箫逸点点头,母后只提过自己有一个舅舅,却从未说过这位舅舅还是她的师弟。
    他的目光扫过这精致安宁的花园,仿佛能穿透亭台楼阁,看到整个王朝的肌理:“中原九州,天下三分,大魏,南梁,北齐。大魏是九州中领土最大的国家,大魏如今的掌权者是我的外甥魏明远,而我——是先帝下令亲封的唯一异性王爷。”他的语气里没有自得,反而带着一种深深的疲惫与凝重,“如果将大魏比作一艘船,那么这艘船现在就是外表看似华丽稳固,内里许多地方却早已被蛀空,甚至腐朽不堪。”
    “两年前那场内乱,我虽以雷霆手段清洗朝堂,甚至不惜让金銮殿上血流成河,才勉强稳住局势,将明远推上皇位。”他声音平静,但话语中的血腥味仿佛再次弥漫开来,“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总有余孽侥幸脱逃,或是藏得更深。裴弘毅……便是最大、最狡猾的那条漏网之鱼。”
    “他经营多年,门生故吏遍布朝野上下,关系盘根错节,与地方豪强、甚至境外势力都有勾连。如今他在朝堂之上与我分庭抗礼,看似政见不合,实则处处掣肘,试图架空皇权,甚至……”苏晓卿没有说下去,但意思不言而喻,“牵一发而动全身。要动他,绝非易事,需时机,需铁证,需能一举将其连根拔起、使其永无翻身之地的万全准备。否则,打蛇不死,反受其害,甚至会动摇国本,让刚刚平稳下来的大魏再起波澜。”
    他将大魏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裴弘毅这个心腹大患的棘手之处,清晰地摆在箫逸面前。
    这不是诉苦,而是陈述事实,让他明白他们所处的环境是何等复杂与危险。
    箫逸静静地听着,白纱下的面容看不清表情,但紧绷的身体和专注的姿态显示他将每一个字都听了进去。之前的个人悲恸似乎被这更大的危机感暂时压下。他意识到,苏晓卿面对的,是一个庞大而危险的敌人,而自己,似乎也被卷入了这场风暴的中心。
    苏晓卿看着他,最后说道:“告诉你这些,是让你心中有个底。在大魏,并非全然安全。你的身份,你的眼睛,甚至你与我之间的关系,都可能成为别人攻击的靶子。在你眼睛彻底恢复之前,万事皆需小心。”
    “长命,我记得箫逸复仇的第一个转折点就是裴弘毅。”
    【没错,在箫逸的帮助下裴弘毅彻底倒台。不过由于宿主您的选择改变了剧情的部分走向】
    苏晓卿不由皱眉“我的选择?是因为我把箫逸父母带回王府了吗?
    【并不完全是,杜若的命运是既定的】
    “可你之前不是说杜若并不会影响剧情吗?既定的命运又是什么意思?”
    【....杜若作为主角的母亲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坚定主角复仇的决心】
    “这和我的选择有什么关系吗?”
    【您选择将杜若带回来,就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杜若的既定命运】
    “也就是说如果箫逸最后顺利登基统一九州,杜若未必不能苏醒,对吗?”
    【可以这样理解】
    长命机械的电子音里透出几分无奈,【宿主,魏明远本该死于一年前的宫宴上】
    “........”苏晓卿沉默,长命继续用冰冷的电子音解释道
    【魏明远作为配角,他的作用就是为身为主角的箫逸铺路】
    【按照原本的故事发展,魏明远的死加速了苏晓卿收回大魏的进程,苏晓卿更是借此摸到了梁秋实背后的裴弘毅】
    “长命,你知道的。我做不到眼睁睁看着一个14岁的孩子死在我面前,更何况我还是他舅舅。”
    【宿主您并不是真正的苏晓卿又何必在意这些呢?】
    【对于您来说杜若也好,魏明远也罢,哪怕是箫逸都只不过是书中的角色而已,你们人类口中的“纸片人”罢了】
    长命的话让苏晓卿再次陷入沉默,但这次的沉默中,却充满了对现实严峻性的共同认知和一种无形的、亟待破局的压力。
    是这样吗?那为何每次提到杜若,苏云裳相关的话题,苏晓卿就觉得心里莫名的难过呢?他触碰到的那些实物,看到的那些会议真的都只是假的吗?
    【宿主,还请您谨记,我们的任务目标】
    活到大结局,或者帮助箫逸登基统一九州。
    “所以你的意思是,因为我的选择魏明远没有死,但这并不影响裴弘毅作为箫逸复仇的第一个转折点。”
    【可以这么理解,某种意义上来说魏明远的命运和杜若一样已经发生了改变】
    【魏明远的存活确实引入了新的变量,但幸运的是,裴弘毅作为箫逸前期主要反派的地位并未动摇,他依然是剧情推进的关键。箫逸的眼睛恢复速度超预期,便是世界线收束与变量共存的体现,预计最多七日便可完全复明。】
    “七日?这么快?!”苏晓卿有些惊讶。
    【他的视觉神经恢复状况良好,目前已能辨识轮廓光影,七日是基于当前数据的保守估计。】长命确认道,【所以,宿主,无需过度忧虑。剧情主干仍在,只是沿途的风景因您的选择而略有不同。如何利用好现有资源,包括即将重见光明的主角,才是您当下的重点。】
    苏晓卿深吸一口气,将脑海中与长命的对话暂时压下。他抬眸看向对面静坐的箫逸,阳光透过白纱,或许那少年已经能朦胧地感知到他的注视。

    作者闲话:

    回来了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