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标签之下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974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在大学那段”混沌而美好”的日子里,我干过一件至今想来仍觉热血的事——私自开办”高数互助班”。而康晟元,就是这个地下学习小组里最特别的存在。
    那是个闷热的下午,辅导员在班会上又一次强调:”挂科后果很严重。”坐我旁边的康晟元,正低头,无聊的玩着手机游戏,完全就当听不见导员讲话似的。因为他知道,有我在,我能帮他渡过期末难关。
    第一次”开课”时,我特意提前半小时到教室准备。推开门的瞬间,看见康晟元已经坐在第一排,后面坐在七八位同学,面前摊着崭新如初的高数课本——书页只写了人名,再无其他……(看来,同学们来大专,都是已经放弃自我了吗?但能来我这里学点东西,还是值得欣慰的!)
    ”黄老师,”他站起来腼腆地笑,”您看先讲哪个?”他拿着小本子,准备记录我在黑板上的内容,还让我说慢些,要把我说的东西“记录在案”!
    那一刻我才发现,这个总被贴上”叛逆”标签的男生,对待学习竟如此认真。
    我讲了一个前两天老师刚教的题型,大多数都不会,也只好从基础开始了……
    现在想来,”高数班”最珍贵的不是那些解题技巧,而是康晟元教会我的东西:真正的学习不该被标签定义,而应像他书房里那盏24小时亮着的台灯——永远为好奇心亮着,为可能性燃烧。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十年后的今天,我依然会向每个学生提起那个充满油漆味却温暖无比的周末辅导班。
    2022年6月的阳光依然炽热,我和康晟元站在学校领毕业证的队伍里,手里攥着那本象征三年青春的证书。走出校门后,我们像往常一样走进了学校后门那家熟悉的川菜馆——这里见证了我们太多重要时刻,从大一的新生聚餐到无数次考前突击复习后的庆功宴。
    点完菜后,我掏出手机给他看了一份公告:”我打算报考三副了。”屏幕上显示着上海海事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招收高级船员学员的通知,要求非航海类专业背景,还需要通过一系列专业考试。
    康晟元捋了捋乱发,仔细看了一遍公告。他仔细打量着这些文字,沉默了几秒,然后说:”黄老师,你知道吗?我爸昨天又劝我去考公安学院。”
    那时的康晟元,已经站在了人生的第一个重要分岔口:
    我的选择:继续在航海领域深耕,报考三副意味着未来可能常年漂泊海上,但能延续大学的专业所学,实现年少时”征服海洋”的梦想。
    他的选择:听从父母安排,入职辅警后再考公安学院。这个选择背后是现实的考量——稳定的工作、父母的期望,以及他内心深处对”被认可”的渴望。毕竟,曾经被贴上”问题少年”标签的他,太需要一份社会认可的履历来证明自己。
    突然,他放下筷子,认真地看着我:”你知道我最羡慕你什么吗?”不等我回答,他自顾自地说下去:”就是你永远知道自己要什么。哪怕别人觉得当船员苦,你觉得值得就够了。而我。。。连自己想要什么都说不清楚。”
    在得知我的打算后,思索片刻,也想加入到我的队伍中。但要等到他警察考出来后再说。
    那年盛夏的毕业季像一场暴雨,冲刷掉我们身上最后的青涩。当我踏上三副考试的备考之路时,康晟元正经历着他人生中最戏剧性的转折——那个曾经被称作”问题少年”的男生,此刻正站在公安学院的门槛前,却因为面试表现再次被拒之门外。
    记得有次深夜视频通话,我正在研究《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康晟元突然发来消息:”黄老师,我有个问题。”
    ”你说船舶在能见度不良时为什么要减速?”他一本正经地问,”如果我是海盗,看到慢船不是更容易下手吗?”
    我差点把茶水打翻。这个逻辑鬼才,永远能用最朴素的思维解构最复杂的理论。我耐心解释了船舶操纵特性和碰撞风险,他听完后恍然大悟:”哦!就像门口修车大爷说的,“快车容易刹不住,慢车容易被人偷“!”
    就这样,在我备考的半年里,康晟元成了我最特别的”学生”。他会用他那一套说教去理解航海术语,用抓小偷的经验类比海上安保。虽然他的提问常常让我哭笑不得,但那些天马行空的联想,反而让我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接地气的理解。
    我通过三副考试后,便辗转来到他的家里,为他做开学前的辅导(他报考了2023年秋季一年制三副培训)。
    康晟元的家在上海浦东郊区一栋老旧居民楼里,楼道里弥漫着隔壁工厂的气味。他家客厅堆满了各种布偶和手办,唯独书房收拾得异常整洁——书桌上摆着我送他的航海教材。
    对于他来说,感觉最重要的科目是航海英语。他的水平相当拉跨,从单词认起,每天尽可能默写单词。但效果么……毕竟这东西不是立竿见影的。在他考三副证的同时,竟然还报考的成人大学——为了混文凭。他指定是没有时间去学的,就让他当时的女朋友,也是未婚妻去帮他签到考试。(这事儿多少有些不地道!但也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他女朋友还是很照顾他的。后来,他俩于2025年2月15日完婚)
    在他入学后,没多久我就回家去了(当时是水手工艺,准备十一月份的考试)。回家后,也是他女朋友帮他默写单词。
    2024年的上海,梅雨季节的潮湿裹挟着盛夏的闷热。我和康晟元挤在一家网吧的角落里,屏幕上闪烁着海事局评估考试的资料页面,周围是此起彼伏的键盘敲击声和游戏音效。
    那段时间,我们几乎把上海的网吧都跑遍了。康晟元抱着从学校老师那里要来的习题集,我则负责在网上搜索最新的评估案例。网吧的灯光惨白,照在他略显疲惫的脸上——这个曾经被称作”问题少年”的男生,此刻正为了大证评估而拼命。
    考试当天,康晟元站在考场外,看着那些锃亮的新设备——这些在我们学校里见都没见过的精密仪器,此刻正散发着冷冽的金属光泽。
    走进考场,康晟元的表情立刻凝固了。他盯着眼前那台全新的船舶模拟操作系统,嘴唇微微发抖:”这。。。这和我们学校用的完全不一样啊。。。”
    我安慰他道:”别慌,咱们照葫芦画瓢。。。”
    但很快就发现,这根本不是”照葫芦画瓢”能解决的问题。那些在学校里用惯了的老旧设备,操作逻辑和这些新仪器完全不同:船舶操纵杆的灵敏度提升了好几倍;新型雷达的界面设计完全颠覆了传统;应急设备的位置和操作方式都经过了重新优化。
    评估开始后,康晟元的表现急转直下,最终以挂科为收尾,只能后期再补考了。
    考完评估,没多久就理论考试了,时间非常紧张,这让没有参加过高考的氛围的他接受不了。在平时的聊天当中,能感觉到他的神经很极端,他自己也是这样说的。我想劝他放弃,但不能说,起码在这个时候不行。
    理论考试出来,他五门全挂。事已至此,也就这样了。在我上船之后,偶尔有他的消息,就是再没有关于考证的话题了……
    在我培训考试水手工艺期间,是跟康晟元的同班同学一起考的。我也教的好几个学弟,学习能力也是很强,很快就轻车熟路的插完一整根钢丝。
    那天课后,当我向学弟们提起康晟元时,得到的评价如出一辙:”不怎么样”。这句话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大众视角下的他——一个不符合常规评价体系的存在。我没有反驳,只是默默收起了话题,因为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注定要用自己的方式书写人生剧本。
    同学们的评价并非毫无根据:他的学习成绩始终在及格线边缘徘徊;课堂表现散漫,经常做出一些令人费解的举动;人际关系处理得磕磕绊绊,总让人感觉”不太合群”。
    这些”缺点”像标签一样贴在他身上,成为大多数人评价他的依据。在这个追求标准化成功的时代,像康晟元这样”不达标”的人,自然容易被归入”失败者”的行列。
    同学们的评价让我意识到一个残酷的现实: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往往缺乏深入了解他人的耐心。我们习惯于根据第一印象做出判断,却很少愿意花时间去发现一个人的多面性。
    但只有我知道,这个被贴上”不怎么样”标签的男生,有着怎样复杂的内心世界。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