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4.危机初现(1)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260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相王府的书房内,沉香袅袅。李隆基站在窗前,窗外蝉鸣聒噪得令人心烦。
        “父亲,此事已不容迟疑。”李隆基转身,眉宇间凝聚着年轻人特有的锐气与焦灼,“韦后今日在朝堂上的姿态,分明是要对我们李唐宗室赶尽杀绝。”
        李旦坐在紫檀木案几后,手中握着一卷竹简,却久久未曾翻动。他听到儿子的话,缓缓抬眼,目光复杂。
        “三日前,你皇叔还命我尽快铲除韦氏一党。”李旦的声音低沉,带着几分沧桑,“谁能想到,韦氏竟先下手为强。。。”
        李隆基快步走到父亲面前,单膝跪地,压低声音道:“我在皇叔遇害当晚就去了御医鲁子豪家中查证。他亲口承认,皇叔中的是西域马钱子之毒,此毒剧烈,一刻钟内便能让人肠穿肚烂。为保他性命,我已派人护送他出城。”
        李旦的手指在案几上轻轻敲击,节奏缓慢却沉重。他望着儿子年轻而坚毅的面庞,心中既欣慰又忧虑。李隆基今年才二十五岁,却已展现出过人的胆识与谋略。
        “崔侍郎今日在朝堂上态度如何?”李旦突然问道。
        李隆基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表面效忠韦后,但言辞闪烁,眼神游移。儿子观察,他内心已有动摇之兆。”
        李旦微微颔首。崔侍郎是韦后心腹,若连他都开始动摇,说明韦氏一党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这是个可以利用的破绽。
        书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下人跪在门外,声音带着几分惶恐:“禀相王,皇后娘娘有旨,命相王、临淄王殿下即刻入宫,共商国事。”
        李旦与李隆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警惕。韦后与他们一向势同水火,此时突然相召,绝非善意。
        “国事?”李隆基冷笑一声,站起身来,腰间的玉佩随着动作轻轻晃动,“我们与她何曾有过共同商议的国事?这分明是鸿门宴!”
        李旦放下竹简,缓缓起身。他比儿子矮了半头,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既是圣旨,不可违抗。我们且去一趟,看看这个毒妇能搞出什么花样。”
        李隆基按住腰间的佩剑,眼中闪过一丝杀意:“父亲,不如我们趁此机会——”
        “慎言!”李旦低声喝止,目光扫向门外,“隔墙有耳。”
        李隆基会意,立即噤声。他帮父亲整理衣冠时,低声道:“我已命王府亲卫暗中准备,若有变故,立刻接应。”
        李旦微微点头,拍了拍儿子的肩膀,眼中流露出罕见的温情:“记住,无论发生什么,保全性命为上。李氏血脉,如今只剩你我几人堪当大任了。”
        两人走出书房时,李隆基注意到庭院角落有几个陌生面孔的侍卫,目光闪烁。他心中一凛,韦后的人已经渗透到相王府了。
        相王府外,韦后派来的宫车早已备好。车帘用的是厚重的锦缎,将车内遮蔽得严严实实。李隆基上车前,向府中亲信使了个眼色,对方会意,悄然退去。
        马车缓缓驶向大明宫,车轮碾过长安城的青石板路,发出沉闷的声响。车内,李旦闭目养神,李隆基则透过车帘的缝隙观察着街道。他注意到沿途多了不少金吾卫的巡逻士兵,气氛明显比往日紧张。
        “父亲,”李隆基压低声音,“今日长安城守备异常森严,恐怕韦后已有所动作。”
        李旦依旧闭着眼睛,只是微微颔首:“静观其变。记住,在宫中不可轻举妄动。”
        大明宫的丹凤门近在眼前,巍峨的宫墙投下巨大的阴影,仿佛一头蛰伏的猛兽。李隆基感到一阵心悸,他想起小时候第一次入宫时,皇叔李显牵着他的手走过这道门的情景。如今物是人非,皇叔已遭毒手,而凶手正等着他们自投罗网。
        宫门处的侍卫比平时多了一倍,检查得格外严格。李隆基注意到,这些侍卫腰间佩戴的并非寻常的宫门令牌,而是韦氏私兵特有的铜符。他的心沉了下去——这意味着韦后已经控制了宫禁。
        穿过重重宫门,父子二人被引至麟德殿。殿外回廊下,数十名身着铠甲的武士肃立,气氛肃杀。李隆基的手指不自觉地摸向腰间,却发现入宫前佩剑已被收缴。
        “临淄王殿下,请解下佩剑。”一名侍卫上前,语气恭敬却不容拒绝。
        李隆基冷笑:“本王入宫面圣从不卸剑,这是太宗皇帝定下的规矩。”
        侍卫面露难色,正欲再劝,殿内传来一个柔媚却暗藏锋芒的女声:“让临淄王带剑进来无妨,难道本宫还怕一个毛头小子不成?”
        李隆基眼中寒光一闪,但很快收敛。他整了整衣冠,随父亲步入大殿。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