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邓通之死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752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公元前157年,长安城朱雀阙的铜铃在朔风中发出碎玉般的声响。馆陶公主的马车碾过结冰的官道时,车帷缝隙里漏进的月光,正照着漆盒中那枚带血的玉带钩。
    ”再快些!”她将手炉塞给侍女,金丝护甲刮过车窗上凝的霜花。十五日前蜀郡来的密报还揣在怀中,说铜山矿洞里挖出了刻着”代汉者当涂高”的谶石——这般要命的东西,偏偏出现在邓通掌管的铜山。
    长安城飘着鹅毛大雪,未央宫的飞檐上积了半尺厚的白。未央宫的药气熏得人睁不开眼,馆陶在椒房殿前驻足,望着檐下新挂的五色续命幡冷笑。”阿姊来得正好。”珠帘后传来虚浮的脚步声,太子刘启的玄色深衣扫过满地卜骨,”太医说父皇梦里总唤你的乳名。”
    邓通捧着鎏金暖炉跪在龙榻前,看着太医令颤抖着收回诊脉的手。
    ”陛下。。。怕是熬不过今夜了。”
    铜漏里的水声突然变得刺耳,邓通手中的暖炉当啷坠地。龙榻上的文帝艰难地抬起手,枯瘦的指节划过他眼角的皱纹:”朕的铜山。。。都给你。。。”
    话音未落,殿外突然传来铠甲碰撞之声。太子刘启带着朔风闯入寝殿,玄色大氅上的积雪簌簌而落。他的目光掠过邓通时,佩剑在鞘中发出嗡鸣。
    ”父皇!儿臣听闻——”
    ”咳咳!”文帝突然剧烈咳嗽,暗红的血沫溅在邓通杏黄色的衣襟上。邓通慌忙用袖口去擦,却被刘启一把推开。太子跪在榻前握住父亲的手,那力道让垂死之人皱起眉头。
    馆陶她望着这个即将君临天下的弟弟,忽然想起十年前在上林苑,少年太子如何一剑斩断惊马缰绳。
    三更时分,宫墙外传来第一声丧钟。邓通跪在冰冷的金砖上,看着刘启缓缓直起身。新帝的十二章纹玄衣还沾着血渍,佩剑的玉璏在烛火下泛着青光。
    ”中常侍邓通。”刘启的声音像淬过冰,”你可还记得三年前的上巳节?”
    邓通的额头贴着地砖,寒意顺着脊椎爬上来。那年春宴,太子侍疾时打翻药碗,是他跪在榻前为文帝吮吸脓疮。当太子想要效仿时,他分明看见那人喉头滚动,嘴角抿成厌恶的弧度。
    ”臣。。。臣惶恐。”
    ”惶恐?”刘启的鹿皮靴碾过他的手指,”你让朕在百官面前蒙羞时,可曾惶恐?”剑鞘突然挑起他的下巴,”你可知铜山上的雪,化开是什么颜色?”
    馆陶的翟鸟纹锦履踩碎满地卜甲,十二重绡纱帷幔后,刘启正握着先帝斩白蛇剑削去竹简上的”邓”字。剑锋划过简牍的声响,恰似当年邓通为文帝吮吸脓疮时的吞咽声。
    ”阿弟!”馆陶的护甲扣住剑刃,鲜血顺着蟠螭纹剑格滴在遗诏上,”你可知父王弥留时,为何独独攥着这枚厌胜钱?”她掌心摊开的钱币中央,嵌着粒文帝最后咳出的血珀。
    刘启突然轻笑,盯着邓氏钱同时看到了扭曲的影——钱影都化作三年前春宴上,邓通跪舔文帝足疮的丑态。
    五更钟鸣穿云而至,邓通的惨叫声恰在此时从掖庭传来。馆陶回首望见铜雀台崩塌的烟尘里,三百铸奴的冤魂正将她的翟鸟车驾推向裂开的地缝。而刘启已经转身走向宣室殿,十二章纹龙袍上溅着的,不知是她的血还是融化的铜汁。
    次日黎明,十二道罪状张贴在章台街上。当羽林卫冲进邓府时,仆人们正忙着将成箱的邓氏钱埋进后园。金饼银锭从翻倒的箱笼里滚出来,在雪地上划出凌乱的痕迹。
    ”这些钱币……”刘启抚摸着收缴来的钱范,突然轻笑出声,”就送邓卿去铜山看看吧。”
    柳条抽打安车帷幔的声响,混着檐角十二连珠铜铃的震颤,在雨夜里撕开道道银痕。馆陶公主的护甲勾开茜纱窗,望见邓通蜷缩的茅檐竟搭在当年运送铜锭的官道旁——那些被车轮碾出深辙的青石板,如今积着混了铜绿的雨水。
    邓通伸出龟裂的手掌接檐溜,腕骨凸起处还留着御赐金钏的压痕。忽有火星”噼啪”爆开,照亮他虎口处铜水烫出的龙纹烙印——那是文帝特许铸钱时亲赐的徽记。枯枝搅动的炭灰里,竟翻出半枚焦黑的邓氏钱,边缘还粘着未央宫地砖的金漆。
    ”接着。”馆陶的锦袋划破雨帘,袋口金线绣着的朱雀衔珠纹,正是邓通当年为贺她生辰特制的图样。钱币坠地的脆响惊飞夜枭,暗处倏然转出个戴青铜獬豸冠的绣衣御史,腰间鎏金错银的佩刀竟用邓氏钱编成刀穗。
    邓通喉间滚出声呜咽,像极了他掌铜山时,那些被铁水呛哑的铸奴。御史的刀尖挑开锦袋,新铸的四铢钱滚入泥泞,与半枚残破的邓氏钱撞出清越哀鸣。泥水溅上邓通残存的杏黄绢衣,洇出块状似未央宫梁柱上的螭吻纹。
    ”长公主仁厚。”御史靴底碾着钱币陷入泥沼,”可还记得元狩三年的巫蛊案?”他忽然扯开衣襟,露出心口处铜钱大小的烙伤,”当年您赏的邓氏钱,买走了下官族中三十七口性命。”
    馆陶的护甲猛地抠进窗棂,她看见邓通正将烫伤的右手往炭火里按。焦糊味混着雨腥腾起时,二十年前那个月夜忽然撞进眼底——少年邓通立在铸币炉前,举着通红钱范对她笑:”殿下且看,这钱纹能映出北斗七星!”
    半月后,朱雀桥头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御史刀鞘上的邓氏钱穗簌簌作响。当最后一枚钱币沉入泥底,对岸铜官署的方向腾起火光,新钱入范的轰鸣震落了柳梢将化的残雪。
    馆陶的侍女抱着素麻衣裳走近漏雨的草棚,正撞见邓通在剥食树皮。侍女仰头望见蹲在槐树上的暗探,那人衣襟上的朱雀纹在阳光下红得刺眼。
    ”劳烦转告殿下……”邓通把黍饼掰成两半,半块塞给草席上咳嗽的老妪,”铸钱炉里溅出的金液,比这饼子烫嘴。”那半块黍饼滚到铜秤下方,沾满尘土的饼面显出道奇异的凹痕——竟是邓通掌铜山时专用的”金液验纯印”。老妪的咳嗽声突然急促,草席下露出半卷残破的《钱律》,竹简缝隙里钻出嫩绿的铜钱草。
    ”铸钱炉……”邓通忽然捏碎干硬的饼屑,碎末从指缝漏进阳光里,竟泛起当年铜水入范时的七彩光晕。侍女腕间的玉镯突然发烫,她想起三年前陪馆陶巡视铜山,邓通曾用新铸的钱币为她补过这只镯子的裂痕。
    铁栅外飘来炙肉的焦香,邓通扑到门前时撞翻了夜香桶。污秽漫过满地钱币,那些曾带着他体温铸造的铜钱,此刻在秽物中泛起诡异的青芒。他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初入未央宫,也是这样趴在污水里给文帝舔舐箭疮。
    ”赏!把蜀郡铜山赐给邓通!”
    先帝的咆哮与暗探的嗤笑重叠,暗渠里传来野狗争食的厮咬声。他哆嗦着摸到一枚半埋在泥里的钱币,用残破的衣角拼命擦拭。铜钱上”半两”二字突然化作刘启冷笑的眉眼,他惨叫一声将钱币塞进嘴里。
    更夫敲响五更梆子时,寄居的老妪颤巍巍推开馆陶派来的医官。草席上的人形裹着缀满补丁的杏黄绢,枯发间还缠着半截金线——那是当年文帝亲赐的冠缨。
    ”他说要留着这个。。。”老妪指着墙角陶罐,”等哪天能买副薄棺。”
    医官掀开罐口,腐败的粟米间沉着枚玉带钩。当晨光照见邓通嘴角的冰碴,人们才惊觉他右手紧攥成拳。掰开僵硬的手指,掌纹里嵌着半枚邓氏钱,边缘磨得如同当年未央宫砖石般圆润。
    朱雀大街忽然传来新钱流通的诏令,收尸人用草席裹走这具轻如枯叶的躯体时,一枚四铢钱从席缝滚落,在雪地上转出二十年前铜山初开时的弧光。
    当最后一缕青烟散入铜官署新立的”四铢钱碑”,碑文忽然渗出血泪。有人看见邓通的魂魄立在碑顶,将掌心的半枚残钱按进朝阳。是日长安所有水井浮起铜钱状冰片,更夫说那冰片上的纹路,分明是邓通咽气时睫上凝的霜花。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