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0章定单接二连三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4089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四月下旬,裕鑫箱柜厂刚开始安排生产IT公司的大定单的同时,沈括这个内京市内的银行大单就安装完毕了。
    在请银方面的人来验收工程之前,顶峰公司请了专业机构,来拍摄了很多现场照片和视频。
    专业机构按照顶峰公司的要求,挑选出了拍摄得很好的照片和视频,当然包括特写和细节,分别制作成了一个视频光盘和编辑成了一本影视图册。
    然后,刻录了若干张视频光盘和图册光盘,却不印刷图册。
    公司老板决定,为了尽可能久地独家推出钢木结合的办公家具,各业务部就用视频光盘和图册光盘去拉业务,并且只向甲方展示,而不给甲方复制。
    因为,光盘是可以复制到手提电脑里的,既可以直接用手提电脑向客户经办人展示,也可以用手提电脑连接客户的投影机,向客户的会议展示,而不会流向家具行业。
    但印刷的纸质图册,一旦流入家具行业,就等于向同行提供了样品,那就不再是独家产品了。
    就连顶峰公司的老板和业务经理们都没有料到,拿着银行的新款办公家具的案例去拉业务,才二十多天,还在五月中旬,外州的几个业务部,大都分别拉到了业务!
    相当于内京这个案例工程的大单就有两个,相当于沈括做的第一个工程的小单还有三个!
    当然,顶峰公司老板很是会平衡下属的诉求的,他知道这种独家新款的产品提供商,是沈括牵线并办成的,而且和产品提供商的永久合同,也是沈括签的。
    于是规定,所有其他业务部拉到的工程业务,要货都由沈括去向产品提供商下单。
    另外,因为工程办公家具市场的独家竞争力,是沈括引进公司的,就规定凡用新产品案例拉到的工程业务,在年终总结时,业绩的百分之二,划拨给沈括业务部进行提成核算。
    百分之二,对于业务量大大增加了的各业务部来说,算不得什么,何况,没有独家竞争力,还是很难拉到业务的,因为要拉到了业务,顶峰老板的上层关系才会起作用呢。
    而没有业务,那可是分文提成都没有呢!
    但是,多家业务部都划拨百分之二的业绩给沈括业务部,那就能相当于沈括业务部多做了一个不小的工程业务呢!
    这样,沈括再不会因为把自己开辟的渠道交给了全公司分享而耿耿于怀了,而且还乐意用他签的永久合同,为业务同行下单生产。
    当然,有一种活儿,仍是各业务部的,沈括不会代劳,他也不可能忙得过来。
    这就是各业务部的工程布局设计和品种明细,必须做好后,再交给沈括去直接向裕鑫箱柜厂下单。
    至于合同和款项,自有公司财务部跟进,沈括只需要过问一下公司打给裕鑫箱柜厂的定金和货款,履行他的合同角色即可。
    而裕鑫箱柜厂万万没有料到的是,五月中旬,正在热火朝天地生产IT公司的大单,沈括竟然在先后十天内,陆续下了两个大单和三个总造价一百万以内的小单!
    虽然交货的时间有先有后,如果产能够,也能在要求期限内生产出来,可是,现在的产能,哪儿够啊?
    而且,沈括说了,这五个单子,都是外洲的业务,还不是他本人的内京业务,而他本人,完全有可能在一个月内,又会有业务呢!
    沈括还说了,这五个单子,要求裕鑫箱柜厂做纸箱,而且要求纸箱上面不要印得太常规,就印上顶峰家具公司名称和品名数量即可,详细的内容,一概不印,纸箱成本可以单列价格,一并算作货款。
    做好后,听通知,到时候送到货运部去,按指定收货地点和收货人发货。
    送到货运部发货,运输责任归裕鑫箱柜厂,货运费归顶峰公司。
    结算时,就以发货单为统计凭证。
    这种合作伙伴,也是因为他们的利润空间大,不那么斤斤计较,所以主动提出,纸箱成本算他们的,只是需要裕鑫箱柜厂去设计纸箱和定制纸箱而已。
    好家伙,这一下子,林裕鑫可是既大喜过望,又倍感压力,连忙叫梁玉箫去他办公室商量对策。
    梁玉箫听了林总道出来的感受,说:“自从知道了顶峰公司的运作方式,您说的这些担忧,是我早就料到了的。
    “林总,没事,单都下了,只还有一个单子还没打定金了,估计明天就会打过来的,这是板上钉钉的铁定单子了,而且后面还会源源不断有定单呢。
    “所以,林总,现在完全可以再招一百二十个工人,把现有工厂的产能做饱和,才能应付顶峰公司的定单。
    “同时,可能还要考虑,再买一辆中卡,再添个司机,另外专聘八个专业搬运工,在厂就是库房搬运工,发货就是随车搬运工,以免一有出货,组装车间再忙,也只能抽调组装车间的人。
    “为了不致于搬运工没活儿干时,也挣稳妥妥的月薪,而有了活儿,却不情愿去干,专业搬运工,也来个底薪加计件,让他们愿意多干活儿。
    “司机和搬运,稍后几天招聘都没事,但一线工人,可得马上招聘了。”
    林裕鑫听了后,说:“好,那梁厂长就赶紧安排招聘新工人吧。”
    梁玉箫又说:“林总,因马上要招人了,还有个事儿,得请示您,就是一线工人到饱和程度了,现在是产量大,品种多,组长的工作量就大了。
    “所以,新工人全部到位后,组长应该脱产了,林总,您打算怎么来给组长定工资?”
    林裕鑫说:“梁厂长,我说过的嘛,这些事,你定了就行,打印成制度,我签字就生效了的嘛?”
    梁玉箫说:“林总,自古道,放牛娃不能把牛卖了,这工资嘛,我觉得还是先要请示您,这才合符规矩嘛。”
    林裕鑫觉得,这个梁厂长,还真不是得意就忘形之辈呢,都给他放权了,但涉及了工资,他还是要请示,嗯,小伙子懂得进退!懂得进退的人,更可以放心地给他放权!
    林裕鑫就问:“梁厂长,你有了想发没有?你觉得怎样给组长工资比较好?”
    梁玉箫说:“林总,您看这样行不行哈,组长月薪,给两千,但他们与主管的两千五相比,他们有可能觉得还不如在一线做计件划算,管理就会不上心。
    “那么,在两千月薪之上,每月在全组成员的计件工资里,提百分之一出来,发给组长,作为组长津贴。
    “这样,组长就有了想方设法让本组的工人多干活儿多挣计件工资的动力,否则,雷打不动的月薪,会导致他们干多干少无所谓的。
    “不过,这个津贴如果由企业发了,就又会变成大锅饭工资,所以,宁肯微微往上调点儿工价,把这份津贴绑在工作量里面,也不能一直接由企业来发这个津贴。
    “另外,专业搬运工,就给六百元底薪,没事儿干时,就算闲着,企业也才给每人每天付二十元保底工资,然后再设计一个搬运计件定额,让他们活儿多时,也能挣到三千甚至以上。
    “而且把搬运质量设计成质量等级,与计件定额挂钩,这样,他们就不会不顾损坏货物与否,而只图完成任务了。”
    “林总,您看这样行不行?”
    林裕鑫听了这些他从来都没有想到过的问题,情不自禁地问:“梁厂长,你这么年纪轻轻的,怎么在大屿学到了这么多的道道呢?
    “我觉得,你这个方案非常非常好!就这样定了!”
    “那么,我整合修订工资制度时,就这样写罗?”
    “好的,你写好稿子,叫江燕打好后,就拿来我签字!”
    “不过林总,我必须先安排招工,而且这一次招工后,工人就会形成一个老工人就要带一个两个新工人了,这种情况,我们的学徒工制度,就尤为重要了。”
    ……
    那时,离用工荒还有几年呢,仍然还是找工作的人多,招聘的单位少的劳务局面,所以,两天之内,人就招满了。
    这一下,不仅流水线上人员饱和了,集体宿舍也饱和了,而炊事员,则增加到了四个人。
    这时的工厂规模,让林裕鑫觉得,时光又回到了当年了!
    因为原来的一百余人,经过了一个多两个月的磨合,已经适应梁玉箫这套生产流程管理体系了,所以,这一次新招的连搬运工在内的一百三十人,加上原来的,就有二百三十四人了,已近完全饱和了。
    不过,这一次因为一下子就招聘了超过原来总人数的新员工,梁玉箫还是先对新招员工专门进行了一个小时的岗前培训,再花了半小时,开了一个全厂新老员工协调大会,这才把新员工编进各小组。
    因为小组扩大了,上月小组还并不是很大,就已经出现了不方便计件到个人的、以小组为单位的全组统一计件。
    分配工资时,各小组就自行按共同评价,组长拍板的方式,给组内工人评成分配计件总工资。
    这次招了新员工,梁玉箫就把这种方式权衡过后,写进了工资分配制度。
    如此,就不会再存在同一个工厂,分成评成没有依据的扯皮空间了,大家也就都很服气,因为各小组都是按照厂里面的制度,自主自愿评成的。
    而且,这样更方便提组长津贴,可以在全组计件总额上先提百分之一,然后再来分成。
    正因为梁玉箫事前做足了工作,新员工再多,一旦开始工作,心里有了方向,知道了应该怎样做,知道了哪些行为是犯规的,而且新学徒都有师傅带。
    所以,一下子多了这么多新员工,也就是头几天慢一些而已,但仅仅一个星期以后,就看不出来这是一只刚刚增加了一多半员工的新队伍了。
    工厂一顺,梁玉箫就有时间来设计新的工程业务中出现的异型家具了,梁玉箫甚至有了工人多了,自己反而轻松了些的感觉。
    特别是做这种工程单,没有了其他木家具厂做民用家具往全洲批发的那些厂的那种每天都要下几种单的麻烦,再加上部件大,没有小零件,就是巡视跟单,都比那些厂容易很多。
    到现在,梁玉箫体会到,做民用套房家具,虽然不是什么高科技产品,但做起来,还真是不省心活儿呢。
    生产上顺了,送IT公司的货,也不用林裕鑫亲自送了,林裕鑫就在考虑,要不要把那五十亩地的工厂修出来的事儿了。
    从目前的态势看,要是这种大大小小的工程定单保持这种密集度,现有产能就已经饱和了。
    要是这种定单再扩大些,那么,现有产能就承受不住了。
    但是,这种独家优势,总不可能外包委托其他厂去做吧?那还不等于把知识产权拱手交给别人了?
    林裕鑫想来想去,就准备要想扩厂了。
    一有了扩厂的想法,林裕鑫的思路,就这样想下去了——
    首先,我的地皮是现成的,只消给一个期限,通知租地的厂家搬离,腾出地块,就可以开工修建。
    其次,那二年猛赚了十几年,有的是钱修厂买设备和垫资周转,根本不会借贷投资。
    再说了,这一片地方,离市中心有点儿远,到现在都还没有开发到这里来的迹象,如今有了大赚一把的机遇,为何不在开发之前,再大赚一把呢?
    还有,一旦修新厂,就不会再修石棉瓦厂房了。
    不消说,建筑规格就会很高,真到了拆迁的时候,那值钱的就不仅仅是地皮了,评估厂房的价值,难道能不更值钱吗?
    还别说,真要修好了新厂,并且新厂开始使用了,老厂反正都是要改造使用功能的,何不如一边把老厂粉刷一新,让老厂成色提高,到了拆迁评估之时,让老厂也更值钱呢?
    林裕鑫朝这个思路这么一想下去,就越来越觉得,必须考虑修那五十亩地皮了!
    但是,林裕鑫到底是五十出头的人了,也就是到了知天命之年了,考虑问题,不会有听风就是雨的冲动的。
    林裕鑫也有担心,万一新工厂修好后……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