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时时刻刻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796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时时刻刻
    “亲爱的伦纳德,要面对人生,要永远直面人生,你才会知道它真正的含义。然后不管人生是怎样的,都要去热爱它,最后才能放弃它。伦纳德,放弃我们一直共同拥有着那些岁月,那些岁月……那些……爱恋……那些……时时刻刻。
    最亲爱的,我感到我又要发狂了。我觉得我们熬不过这次的困境,而我……应该是无法康复了。我有点耳鸣,无法集中精神。所以我这么做应该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你已经给了我最大的幸福和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我知道我毁了你一生,如果没有我你可以去工作,而且你会有所作为的,我知道。你瞧,我都无法清楚的表达了。我想说的是你,本应该拥有我拥有过的那样的幸福。你对我如此宽容和友善。即使我身边的一切都逝去了,但我肯定你对我的爱依旧。我不能再耽误你了,我想世界上没有其他人比你我更幸福的了。
    维吉尼亚。”
    在下雨的午后,一个人静静的看着这部电影,时间慢慢流逝,更能感受到电影中人物的内心,只是这部电影确实很难懂,讲了太多太多。
    看完以后很迷茫的我去找了一篇写的不错的影评,放在下面,大家看后会理解的更加深刻,这部电影真的不错,推荐大家看一下。
    “有人会把该片理解成同性恋影片,我觉得这比较狭隘。的确,三个主角都有一次跟同性的接吻动作,但情况各有不同:弗吉尼亚是女权思想的启蒙之一,据历史记载,她有过一次同性恋经历,按现代的说法属于双性恋。劳拉亲吻女邻居有很大的偶然性,但可以理解成她有同性恋萌芽。克拉丽莎是公开的同性恋,跟恋人同居已十年,并且通过人工授精生了一个女儿。
    你可以说影片反映了不同时代对同性恋的态度,但笔者以为,片中的同性接吻(或恋情)只是一种符号,一种需要爱、需要活力、需要生命的象征。你可以说影片中几乎所有主角全是同性恋,但它不是一部同性恋电影。
    影片的最大主题是死亡。它以弗吉尼亚1941年投河自杀为始,以角色甲(恕不透露细节)的自杀为终止,中间穿插着角色乙试图自杀的全过程。
    弗吉尼亚对来访的亲戚说:“我可能要杀掉我书中的主人公。”后来她又诠释道:“必须有人死,其他人才能更珍惜生命的价值。”
    影片可能会给人以“眷恋死神”的错觉,其实如同森林中的阳光,对生活的热望仍透过厚厚的死亡倾向照射出来。克拉丽莎是三位主角中最“积极向上”的,她对于前任男友的照顾、对生活的细致安排,反映出她的人生观。当然,这种人生观遭到反驳:人生在世难道就是为了应付这些琐碎的事件和芸芸众生吗?
    在三位女角的平行线中,克拉丽莎跟另外两位女性有着反衬关系:弗吉尼亚和劳拉都“克服”丈夫的爱而寻求最后的超脱,而克拉丽莎正在尽力给一个已到死亡边缘的人一丝温暖。三位自杀者有宿命观,不是因为缺乏爱,而是一种连爱都不能弥补的空虚和孤独。这是一种非理性的绝望,也是女性主义根植的土壤,即女性不能以男人的爱作为自我价值的源泉。
    没有学会超脱的克拉丽莎对理查说:“我们活着就是为了对方。”她在回忆往事时有一句很关键的台词:“我当时想,这就是幸福的开始。我没想到,这就是幸福,幸福就在那个瞬间。”
    弗吉尼亚在片尾的画外音中道出了影片的主旨:“要直面人生,懂得人生是什么,热爱人生,不管它是什么。最终要了解它。然后才能放弃。”
    人生像是流水,它既是重复的,每一刻又是不同的。人生的选择可能会给他人造成很大影响,但无所谓对错。选择生命固然可喜,但某些人选择死亡自有他们的道理。每个人经历的事件各有不同,但表层下难言的情绪却能使人心心相印。
    ◎◎关于意象
    影片除了一处虚幻场景,基本上属于写实风格。但写实其实是假象,因为该片的主题很抽象,因此很多貌似不经意的细节细究起来颇有玩味。影片中的很多形象可以用弗罗伊德解梦的方式来诠释。
    最明显的意象是水。流水象征人生再合适不过了--过了某件事,前面仍然是如流水一般的岁月。这是剧中人物没点明的比喻。弗吉尼亚•伍尔夫走进湍急的河水中自杀,劳拉•布朗虽然想吞药,但她幻觉中出现的也是吞噬她的水。
    著名作曲家菲力普•格拉斯的音乐有一种时而宁静、时而不详的重复性,最容易让人联想到的具体形象便是水。这一音乐主题反复出现,尤其用于场景的过渡,笔者认为其中也有点题的作用。
    原作者卡宁汉写道:“我们人类擅长重复自己。如果我们不愿重复,如果有赞美不断微妙变幻的人生节奏和质地的文艺作品,而我们看到后感到畏缩,那么,我们便忽视了生活的本质。”
    另一个重要的意象来自死亡。死亡是该片的命题之一,在表现方法上采用了多重手法:三个故事中主人公都必须在时辰未到之际面对死亡,而且那种追求死亡的决心到了令人压抑的程度。从另一个角度看,死亡在这里又是很抽象的,仿佛是一个哲学题目。弗吉尼亚的姐姐带着孩子在花园里玩,孩子们发现一只垂死的小鸟,想要把它救活。母亲说,也许让它死去更好(接下来便是弗吉尼亚躺在死鸟旁边的深思镜头)。克拉丽莎在纽约家中播放的艺术歌曲是理查•斯特劳斯临死前谱写的《最后四首歌》,是描写死亡的安祥和宁静的名作。
    跟死亡相对应的是生机勃勃。影片中克拉丽莎的女儿以及弗吉尼亚的外甥为影片带来了生机,他们的活力跟成年人世界的压抑形成比照。劳拉的邻居虽然虚荣,但她散发的光彩跟劳拉内心的抑郁也形成反差。
    “生”的迹象其实在弗吉尼亚身上也得到体现:首先,写作就是一种创造;其次,她那种欲离开乡间、返回伦敦的急切,也是“求生”的渴望。她说:“一个人不能靠躲避生活来寻找宁静。”
    ◎◎关于表演
    影片一开场,它的技巧非常吸引我,令人眼睛一亮;但不知不觉,原本诉诸于理性的题材开始产生一种莫名的感染力。这些跟我的人生毫无共通之处的人物,在她们那极端的冲动和难解的“死亡愿望”(deathwish)中,居然道出了不少人生的真谛。
    《时时刻刻》不是一部容易欣赏的作品,它对人物心理的洞察带有心理医生的偏执。在这里,变态等同于常态;死亡跟生存同样有效;精致的衔接造就着意识流的随意……也许,每位观众会得到完全不同的观感。
    必须杀死自己
    死亡的阴影无处不在。伍尔芙一直在构思着自己的小说,因为主人公的命运设置而长期陷入忘我的状态。她只知道必须有人死去,究竟应该杀死谁呢?是戴罗薇夫人?还是谁?最终她选择了诗人,还有作者自己,他们都应该选择自杀。
    第一次令观者意识到死亡的,竟然是一只已经断了气的小鸟。当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抓着小鸟的尸体,其中还有一个孩子穿着天使的翅膀,敏感的伍尔芙似乎忽然意识到了什么。他们一起把小鸟埋葬在土地,并且放上色彩鲜艳的花朵。小女孩问伍尔芙,死了之后,我们会去哪儿?伍尔芙愣住了,回到我们最初开始的地方。如果说人的肉体终将会死亡,而灵魂可以永生的话,那么一旦摆脱了肉体的束缚,人就可以得到真正的自由,回到宇宙的原点。
    诗人之死
    全片就是以伍尔芙自杀作为楔子而开始的。她显得异常清醒和镇定,清晨起床之后认真写下留给丈夫的遗言,然后急匆匆地出了家门,穿过布满荆棘的小树林,拾起路旁的一块大石头,放在自己的口袋中,丝毫不曾犹豫地向大河中央走去。她走得如此坚定而执着,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她奔向死亡的脚步。这或许是她第三次试图自杀,而且终于成功了。
    片尾与开头形成呼应,伍尔芙渐渐沉入水底,在浑浊的河水中,她平静地等待着生命的结束,等待着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的另一种存在方式的到来。身患绝症的理查德,长期被体内的艾滋病折磨着,这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作家,他已经没有了任何求生的欲望。面对克拉丽莎的泪水,他把自己沉重的病体拖到窗户上,从高楼直接坠落到地面上。似乎这一切正是为了应验上个世纪初伍尔芙的预言。诗人的母亲——家庭妇女劳拉,也在理查德幼年的时候尝试过自杀,成了直接影响理查德未来人生道路的“怪物”。
    爱能拯救什么
    从表面上来看,三个时期的三个不同的女人,她们各自的生活都很幸福:有完整的家庭、美好的婚姻和富裕的物质基础。从1921年的英国伦敦到1951年的美国洛杉矶,穿越了时空和地域的限制,我们十分坦然地接受了她们之间必然存在的联系,不仅仅是因为《戴罗薇夫人》,也不仅仅是因为红色、蓝色和黄色的鲜花,更不仅仅因为她们的同性恋情结,只是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如此,万事万物之间都一定会有无法解释的联系。
    无论是来自伴侣的爱情,还是孩子的亲情再或者还有很多人的友情,都无法唤醒她们已经跌入深渊的内心世界。爱的力量显得脆弱而渺小,与死亡的较量不堪一击。她们始终被压抑着,为了能够自由地表达必须进行抗争。只不过现代版的戴罗薇夫人克拉莉萨,活着的痛苦来自于昔日的恋人理查德,她成了三位女性中唯一一个对生命充满热情的人。
    正或许因为如此,这个角色也是最难描述的一个,经历过人生的多重磨难,因此而变得坚强起来,与命运抗争的手段就是更加热爱生活。只不过,在梅丽尔•斯特里普缺乏灵性的塑造中,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笨手笨脚的中年妇女,不但无法引起观众的任何爱怜还很容易令人厌恶。如果说电影是一锅熬好的汤,那么因为斯特里普的参与已经使得汤的味道大打折扣。
    1923年的妮可•基德曼,1951年的摩尔,2001年的斯特里普,三个不同的时刻,三个不同姿态的女人,说着类似的话,拥有相似的神色,买着相同的花,各自拥有着各自的孤独和绝望。1923年写成的那本书影响了1951年的她的选择,1951年的远走改变了2001年的她的人生。她们的生活被隐秘的联系在了一起。或许正是这种时时刻刻的衔接,使时时刻刻的重复淋漓尽致的将绝望贯穿整部电影。”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