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流光韶影鸾凤鸣 8-1 花残红退(上)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317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佛典》有云: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伽叶:如何能为离于爱者?
佛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即为离于爱者。
伽叶:释尊,人生八苦,生、老、病、死、行、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如何无我无相,无欲无求?
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伽叶:释尊,世人业力无为,何易?
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伽叶:世人心里如何能及?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
母后走了,带去了那一众疲累了一夜的宫人,静室内只余下了我。
我自来不喜佛教,那些不图今世,只求来生的调子不合我的心意,今生尚且不能把握,人死归尘,又何谈虚无缥缈的来世?
所以我更倾向老庄的道家,但因为道教是前蔡国教,为避嫌疑轻易提不得,而宫中女眷又多是崇佛,平日里我也就随班就众,佛前拈香叩头而已,到从来没有一人独坐静室祈过福。
如今细看这静室,沉香氤氲,黄幔轻浮,神龛里观音菩萨泥塑金像,宝相庄严,两侧红漆立柱上蓝底泥金字的一副对子,写的是:
“爱恨皆苦,苦世间自苦之徒;
慈航愿渡,渡天下可渡之人。”
这对子到是有些意思,我读的佛经少,但佛祖与伽叶的这么一段对答却深入我心: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伽叶:如何能为离于爱者?
佛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即为离于爱者。
伽叶:释尊,人生八苦,生、老、病、死、行、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如何无我无相,无欲无求?
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伽叶:释尊,世人业力无为,何易?
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伽叶:世人心里如何能及?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放下爱恨情仇,远离这凡尘苦海,超脱出六道轮回,做到那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说来何其容易,可做来又何其之难?
人生在世,情、仇、爱、恨千丝万缕,断骨连筋,又岂是一句放下,就能轻易割断的?
可见非大智慧大定力绝对不能有这番对答?如此看来佛家教义也大有些可取之处的,思虑至此,我的心中顿起了三分敬畏之心,整了整衣衫,合什跪于蒲团之上,潜心诵读经文。
好似才念了两遍平安咒,便有一股异香异气的味儿钻入鼻来,似兰非兰,似麝非麝,绝不似宫内常用的龙涎凤髓,沉檀新桂,甜腻腻的,酥软软的,中人欲睡,我很不喜欢这味儿,便想唤人撤了这香。
才一睁眼,就见眼前皆是光怪陆离的光晕,只觉筋酸骨软,眼殇神滞,身子一侧竟然跌在了浮雕莲花纹的青砖上。
我已察觉了个中不祥,忙欲张口唤人,可声音哑得只是卡在了喉咙里,连自己都只是勉强听清,哪里唤得到人?
就在我又惊又惑间,静室内侧竟然传来一声轻响,我斜过眼去,只见神龛之侧,一块青石地砖竟缓缓向一侧移开,一个人影从那地道中慢慢爬出,一挑黄幔向外而来!
荧荧烛火照出了那人的容貌,国字方脸,卧蚕眉儿,虎背熊腰,筋肉纠结,金饰玉簪,紫裙白袴,腰间一根盘龙玉带……
我只觉一阵冷风袭来,周身都泛了凉意,失声道: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