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纷纷扰扰的京城 第一章 3.景仁宫(2)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209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皇上,放我下来吧。”
光绪又转了两圈方才止住步,那女孩却又赖在他胳膊上不愿下来了。她从衣襟里取出香帕,轻轻揩去皇帝额上的汗,拉着手往宫里走。小菲儿已带着两个宫女回宫沏茶去了。
这个女孩就是珍妃,姓他他拉,年龄才不过十五岁。不过现在她还不能称“妃”,而是“嫔”。按清朝的后妃制度,后宫共分九级,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宫女(潜在的后妃)。现在工作单位讲职级、评职称,清朝后宫也是这样。“嫔”的级别比“妃”低,好比“副教授”跟“教授”一字之差,待遇、地位差远了。这里以“后”、“妃”、“嫔”及“答应”做个比较,以年例用度为例(每年批给的东西,一长串,此仅举三项):“皇后”白银1000两,里貂皮40张,云缎7匹;“妃”为白银300两,里貂皮10张,云缎4匹;“嫔”则白银200两,里貂皮4张,云缎2匹;而“答应”呢,白银只有30两,里貂皮没有,云缎更他娘的别想。服侍的宫女人数,“皇后”可用10人,“妃”、“嫔”均6人,而“答应”只2人。还有一个重大区别是住所,皇后至妃嫔均有专门宫殿,贵人以下则住在一块,乱鸟一堆叫喳喳乱哄哄,皇帝去了瞅谁的是?实际上,自嫔以下的贵人、常在、答应就是没什么头脸的身份。
珍嫔于前年,光绪十四年十月初五经宫廷选秀,被定为“嫔”,一同中选的还有她的姐姐瑾嫔;光绪十五年(1889)正月,于皇帝大婚典礼前先期入宫,以便跪迎后宫之主——叶赫那拉皇后。这个皇后是慈禧太后的亲侄女。光绪皇帝终其一生,就这三个媳妇,其中最喜欢的,便是珍嫔。喜欢的理由自然不少,最主要的,则是两人脾气相投,性情相合。珍嫔与皇帝慢慢走着,一级级迈上月台的台阶。她薄薄的棉布对襟小衫是白底密黑点纹的,胸前缝着四对褡袢扣,散出又甜又香的味道。
光绪抽了抽鼻子,“洒的什么,这么香?”
“奴才先谢皇上的赏,”珍嫔翘起嘴唇,一双眼睛更加妩媚动人,“洒的皇上赏的那个英国香水。”说得很象绕口令。两个人对对眼,觉得很有意思。
“噢,是张荫桓,今年二月回国带的。不过不是英国,是美国。——怎么挽着袖子?”
珍嫔举一举长着细小茸毛的左臂,“奴才刚才正在膳房学做菜。”
“唔?”
“皇上小心,过门槛了。皇上,你不是喜欢吃羊肉吗,我想夏天太热,吃那种热的,你会不舒服。所以,我寻思能做一种凉的羊肉,不但美味,吃了还可以消暑。”
光绪一转身,“那去看看。”入景仁宫大门不过几分钟,他方才的憋屈烦闷已经消去不少。珍嫔高高兴兴偎在皇帝身边,走起路来一起一起地翘脚,简单挽起的“两把刷子”在宽脑门两边微微摇摆。
“皇上,这个月下了好几场暴雨,听说永定河决了口,那边百姓还好吗?”
“大水冲了不少百姓的房子,朕已责成李鸿章堵永定河口。今天又发了钱米,赈顺天各地的灾民。朕希望他们能得到妥善安置。朕刚刚新政,要是哪年能不碰上这些天灾就好了。”
“皇上一片圣情,臣工们尽心出力,百姓们再苦也会感念皇恩的。”
光绪深深地点头,拿手抚了抚珍嫔漂亮的“两把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