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调查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626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石家历代都极重宗嗣祖祠的修葺和供养。
三、四百年来,前后经历了两个朝廷,石氏一族有过风光、有过衰败,曾盛极一时、也曾险些灭亡,走过太平盛世、也从烽火连天中走过……绵延至今,自有其本身的过人之处,许多人相信、也多少与先祖们庇佑有些关系。
到了石行帆这一代,世道静好,石家偏重经商,加上基业丰厚,官场上也略有几个学生、弟子,正是一派枝繁叶茂的气势。加之几个同辈手足之间竟也难得的亲厚和睦,少有争权贪利的纠葛,因而让石行帆这一家之长当得轻松惬意、无甚烦忧。故此,正当壮年的石行帆才有这许多闲工夫翻族谱、挖先祖的隐私,进而对其中只字片语言及的“妖胎”产生了浓厚的好奇。
。。。。。。。。。。。。。。。。。。。。。。。。。。。。。。。。。。。。。。。。。
石行帆的头一个计划,理所当然的,是去老宅祠堂。
虽然为了方便,石家在位于皇城的深宅大院边上置办了一方清净好风水的土地,又建了座小祠堂,专用于小节小庆日子里供奉祖宗、教训不上进的族人子弟、以及小规模的家族聚会,但逢到大年大节、大丧大殓,除了在城里小祠堂置办外,终究仍是要浩浩荡荡回老宅祖祠来,齐聚族人,开堂大办。
因此,石行帆对老宅和祠堂也算熟悉得很。只是,历经过何止百十次世代家主的改建、扩建、毁损和重建,大大小小的修补、翻新和整理更是不可计数,如今老宅的规模早已不是当初可同日而语的了。自然,祠堂更是重中之重,不断地修善和增补使之比先时宏伟了不知凡几、旧时光景难见。族谱中所说的祠堂旁挨着的小院早就踪迹全无、连影子都看不到了。
石行帆绕着祠堂四处探访了几圈,丝毫不得要领,只得怏然作罢,另想他法。
当年涉及此事的人自然早已作古。现在查问起来,可谓困难重重了。
==================================
常六。据石行帆猜测,应该是个颇得信任的老家人,又是在宗祠里供奉的,住在老宅院里,便想从他下手,谁知问遍了几个宅子里最老最有渊源的老家人,也没个听说过的。就是村子里有些根底的家里有年长者的几户人家也去打听过,仍是一无所获。毕竟中间隔了十好几代人了。
这有名有姓的尚且难觅一丝痕迹,更别提族谱副卷里提到的那两名守在夫人院外的家主心腹了。连名带姓一概不知,是否是石家家养的?还是从小外头买来的?甚至是雇来的江湖野人?……这查起来真正是毫无头绪了。下剩唯有管家陆姓和丫头庆圆这两条线了。
管家有大有小,大管家管大事大家;小管家管小事小家。石行帆推测,其时八代家主尚在,跟在未接位的九代家主身边的,多半是个使唤得意的小管事的。若是没出这件事、再磨练几年也就当上总管了。可惜,据查,石家有记载的总管,姓陆的总共就四位,且都是被二十一代朝后的当家家主所任用的。而至于小管事的们,除有犯过大错受过加法的有案记录以外,都早已无证可考了。又是一条死路。
最后,石行帆抱着仅存的一丝希望,凭着那张薄纸上依稀的记载,摸着路找去了荫柳镇庆圆丫头曾躲藏过的地方。石行帆指望的是,当年风流公子薄命丫鬟的轶事在小小的荫柳镇、可能惊世骇俗广为流传,也许时至今日仍有人记得也未可知,最好能找到当年庆圆丫头住过的旧居。可惜,事有不尽如人意,谁料当年不过三五百户的小小荫柳镇,如今却已是今非昔比大相径庭,摇身一变,成了方圆百里赫赫有名、人口达万、八千的偌大一个重镇了!
荫柳镇得名,靠的是满镇的古柳,余荫路人,古早以前,因附近的住民、农户、猎户都爱在这片柳荫里集市、买卖。来往的人多了,渐渐也有些做小买卖的商贩经过行走起来,自然而然形成了个小镇。但最近这百余年来、荫柳镇的豁然崛起和迅速发展,却是因为荫柳镇的出了座靠山。
荫柳镇的靠山,是真正的山,是荫柳镇背后的几座无名山峰。这附近的人将这几座不高的山峦通称为后山,指的就是荫柳镇的后山。山脚下绕着一弯清溪,溪水清浅透澈;又有几片水田,三、五、七户农家,山腰有二三猎户,都是生计艰难,勉强糊口;偶尔才见一两个采药人上山——这都和别处相同无异。只是说不准什么时候开始,后山忽然热闹了起来,变化似乎就在一夜之间、快得让人来不及察觉。
村里最有年纪的老人们是这么回忆的:
“我听说,最早有个采药的游方大夫,才上山半日,好家伙么,就挖到了有胳膊一半粗细的一根大野参,能有我家板凳这么长,可把他高兴坏了,镇上一多半的人都看见了!”
“是哦!我爷爷也听说过,还说打那以后,咱镇上呼啦一下子来了三五十个各地有名的大夫,还有当官儿的派来药师、家丁,都是听到消息,来咱们山上挖参采药的,我爷爷说,那、只要进山的,就没有空手回去的!”
“嗨!别光说采药的了,单说原先张老头他们家,祖祖辈辈在山上当猎户,听他说起小时候,那是穷的就差被他爹给卖了买米啊……”说话的咽了口口水,“谁想到后来他们家走了什么邪运了,一下连抓了一大二小三头花豹子,还赶的巧儿、让皇城的哪位老爷听说了,上杆子花大价钱买回去养着!这可是,张老头一家子也跟着升了仙,不干猎户,上城里做小买卖去了。”
“嘿~~那你还甭嫉妒,人家打猎凭的还是真本事、真功夫!要这么说,我倒觉着还不如你们老冯家种地的得便宜呢!远的不说,单说在镇口的吕家吧,他家的地在东边儿,你家的在南边山根儿下,差着也不远。他一样种地,依我看、人比你们家爷俩个、那可勤快多了去了。他家地还比你家的大、一家老小七八个人天天下地干活,收成照样赶不上你冯家一半的!还不是你门口那块水田有福?如今,多少人捧着银子等着你们卖这地呢!”
“那地!能卖?那就是我一家五口人的命!单是门后清溪里的鱼,捞上一条,市场上卖了够管我们一天的饭呢!”
…………
石行帆自然也听人说起过荫柳镇的后山,人都说,那可是灵山。但石行帆却从没去过、也没想过要去。
石行帆在荫柳镇逗留徘徊,因打听不到庆圆当年的居处——如今荫柳镇人口杂了,外来的人倒赶上本地人多了,自然不曾听过什么公子丫鬟的传闻、何况是早已作古的故事,而荫柳镇的地界外扩,多少房屋是新盖的,又有多少是改了又盖的,想寻着当年旧址可是痴人说梦了——石行帆苦思良久,似仍无路可走,终于准备把这桩无头疑案丢开手、离开荫柳镇之际,忽然灵机一动,‘荫柳镇后山岂不离石家祖上的坟地颇近?何不去祭它一祭?或能有什么发现?不然,便尽一尽后辈孝道也不妨事。况人皆言道荫柳镇后山远近闻名,物产奇丰,我就翻山而过,赏山玩景、当作散心也罢了。’
主意拿定,就地做了些准备,打点了行装,翌日便带了随从脚力数人,上后山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