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食  东台鱼汤面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816  更新时间:08-11-17 11:41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刚跟老公认识的时候,就听他说过鱼汤面是他老家江苏东台的一绝。可惜因为制作工艺的复杂,即使是路边的多年老摊也已经很难发现它的踪影。
    8年过去了,依然只能神往。这次回老家,下定决心要找到它,于是开着车穿行在东台的大街小巷,渐渐失望——难道传统的东西就这么容易消失了?老公提议:美食找不到,那就上市区的步行街给公公婆婆买点东西吧,也算来了一趟,只能如此了。逛了一圈后,婆婆说走累了,要在街中心的长椅上休息会儿。刚坐下,抬头就看到了红房子美食城的招牌,下面有几样招牌菜的名字,第一排就是东台鱼汤面。惊喜,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赶紧招呼大家大踏步往前去吃面。
    进门,非常田园的装修风格,顶上有木栅栏和塑料的绿叶,柜台旁边坐着一尊财神爷。柜台上先付钱,我们4个人要了2碗鱼汤面,总共才5块钱,在物价上涨的今天还是相当经济的。在店里随便找了张桌子坐下来,阳光透过玻璃暖暖地照在身上,很惬意。不是饭点,上菜很快,不到2分钟,面就上来了。只见一个八寸的大汤碗,满满的,2个人估计都吃不完。难怪刚刚买面的时候老板娘说2碗就够了,我还奇怪这哪有生意往外推的,实诚人啊,不多见了。细细的面在又浓又白的汤里若隐若现,中间些许翠绿的葱花或浮或沉,看着就觉的食欲大增,闻着是又鲜又香。平常的习惯都是只吃面不喝汤的,某某面嘛,总归以面为主。这回,老公说了:鱼汤面,重头在汤,所以吃了2口面就全推给老公了。其实在我看来,面也相当不错,筋到,有韧性,口感软滑。老公另外要了一个碗,将一大半的汤倒给我,只见汤稠如乳,点滴成珠,喝下去清爽不腻,鲜美可口之极,不由幸庆刚留着肚子少吃面的决定是对的。
    素爱边吃边聊,一边喝汤,一边就拉着店里的服务员阿姨聊开了这东台鱼汤面的历史,据说有200多年了。相传在清朝乾隆年间,有位御厨师傅犯了御膳房的条规,被逐出宫廷,流落到苏北东台一带,在当地一家面馆找到了工作。这位御厨选用鲫鱼、鳝鱼骨为主料,辅以熟猪油、姜葱、虾籽等,精心烹制成鱼汤。用这种汤做成的面,汤油而不腻,味鲜而不腥,鲜香诱人,风味独特,因而顾客盈门,生意兴隆,成为一道名食。并且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东台鱼汤面作为国家名优食品参加角逐,因其风味独特,博得各国来宾的称赞,一举荣获银质奖章,因而声名大噪。同时,鱼汤面还有“疗补”的作用,因鲫鱼有“温胃健脾之功”、“补虚疗肠之能”,常食之,大有“疗补健体之效”,故有“吃碗鱼汤面,赛过老寿星”之说。
    喝完了汤,恋恋不舍地丢开了碗,那种滋味还长久地萦绕在舌尖和齿间。回来后,立即上网查找了它的做法,分享一下:
    原料:鲫鱼500克,黄鳝150克,猪骨300克,虾籽15克,精盐3克,姜葱各20克,料酒10克,白胡椒粉3克,熟猪油500克(实耗50克),面粉250克,鸡蛋清2个。
    制法:1。将鲫鱼洗净备用,黄鳝汆熟去肉留骨待用。2。将鲫鱼、鳝骨分别用熟猪油炸至金黄色捞出,猪骨用油炸透。3。取汤锅,加沸水,放入炸好的原料、姜葱、料酒,大火熬10分钟后,再将原料从汤锅中滤出,沥干水后,成第一道浓汤,再将滤出的原料煸炒成芽黄色,再放入汤锅中用大火熬取第二道浓汤,如此反复3次,共炸三遍,熬煮三次,三份浓汤再合而为一,熬到汤浓白时滤去鱼渣,加入炸好的猪骨、姜葱、料酒、虾子(用纱布包好)炖成鱼汤。4。面粉加盐、蛋清、水,揉成面团,用擀面杖擀成面皮,叠好切成粗细均匀、长短一致的面条。5。鳝肉用姜葱、料酒、盐腌好后炸至酥脆。6。锅中放水烧开,将面下锅后,不要搅动,当其从锅底自然漂起后,捞出在凉开水中冲涮一下,再入锅复烫即捞出。在碗内放熟猪油7克、白酱油15克和少许青蒜花,将面放入碗中,浇上烧开的鱼汤,再放入虾子、蒜花、脆鳝,用白胡椒粉和盐调味即可。
    特点:汤白汁浓,滴点成珠,清爽可口,营养丰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且富含活性钙和各种氨基酸。
    注意:剖鱼清洗的时候,不留残血。用猪油下锅沸至八成,才陆续放鱼入锅炸爆,起酥捞起,不能烧焦。将炸过的鱼加上鳝鱼骨头(或猪骨头也可),要用河水熬出稠汤,记得葱酒去腥。必须用细筛过滤清汤,放入虾籽少许,即可作面汤。面条用上白刀切面。所以,鱼汤面才色香味俱全。
    吃面的时候,公公曾经开了个玩笑:将来要是我没工作了,可以在苏州开一家面馆,聘个东台的师傅,他做跑堂,和苏帮面PK一下,估计加点浇头卖个10来块的不成问题。我看也可以,说不定跟四川菜似的就火起来了,也算为保留传统出一份力。
2022,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