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真读书人天下少!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因何而死?罗织名士,杜绝清议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109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作者:史遇春
    一
    读清人笔记,孙静庵(生平未详)在《栖霞阁野乘》卷上有《金圣叹之死》一节。
    本文就以清人笔记为据,说说这位大文人、后世称之为著名文学家、文学批评家的金圣叹的死事。
    农历辛丑年〔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十八年,即公元1661年,笔记作者误作庚午〕的“哭太庙案”中,吴下(泛指吴地)名士同时被清廷杀害的,有十八人,他们分别是:
    金人瑞,倪用宾,沈琅,顾伟业,张韩,来献琪,丁观生,朱时若,朱章培,周江,姚刚,徐玠,叶琪,薛尔张,丁子伟,王仲儒,唐尧治,冯郅。
    这一案中,除了这十八位名士死去以外;另外,他们的家财也被籍没入官;同时,因为此案株连,被处以充军、流放、禁锢的人,也可以说是不计其数。
    早先,大明王朝覆亡之后,吴下讲学、建立学社的风气非常昌盛。当时,不同的学者,在讲学过程中,各有所持,各有体系,并各自建立派别、树立门户。这些不同的派别和门户之见,或者互相推崇,或者互相排斥。因为这是一种民间性质的学习组织,即便相互之间有所排斥,猜想,大多都体现在思想层面,是相互之间思想和意见的碰撞和交锋。
    关于其时的吴下讲学之风,可概括述之如下:
    一来,大清王朝初立,其根基尚不稳固,这些学习组织多有明朝遗民存在其中,他们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无论他们有没有政治意图,清廷对他们都心存戒备,这是掌权者的通性;
    二来,异族统治之下,清廷在获取政权和行政的过程中,必有很多可议之处,立社讲学,过程之中,难免会谈及当下、难免会延及政治,清廷必然对其防范、对其心存忌惮,这也是掌权者的通性;
    三来,满清的文字狱,在顺治帝时期,就已经有了具体的实践和案例,由此可知,他们对文人的管束、对清议的监督,已经开始着力。
    基于以上,吴下讲学立社之风大盛时,按照常理,清廷不可能不会没有耳闻,也不可能熟视无睹。
    当日,金圣叹因为才华惊人,文辞瑰丽,遨游吴下学林,为一时引领当地的翘楚人物。
    而且,因为金圣叹的才气让人折服,他能在各个学社之间调和,故而,其名声更加显著。凡金圣叹所到之处,多能使仰募者为之倾倒。
    因为金圣叹的个性之中,有棱角突出、锋芒毕露的一面,所以,在遇到权贵人等时,他都是嬉笑怒骂、无所顾忌,以逞一时之快。这也使得一些人对他记恨在心,为其后来的哭庙案遭祸种下了引子。
    清廷最初意图构成大狱的缘由,主要就是想罗织吴下诸位名士,以杜绝地方上的清议。虽然清廷有此想法已久,但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借口,所以,就无从下手。正好哭庙案兴起,清廷就借机剪除吴下名士,堂而皇之的理由是悖逆之罪。可以说,要罗织地方名士,似乎找不到比哭庙案更过分的状况了。清廷推断,以此为借口,不但可以将吴下诸名士连接起来,一网打尽,而且世人应当不会有不同的意见。
    (未完待续)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