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人心就是鬼心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844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酒足饭饱之后,楚寻苍带着陶韧来到了画馆的阁楼,这处阁楼阴暗狭小,但有一观望台,从那台子看出去可以看到大半个京城的恢弘样貌,从京城的南门到皇宫,从京城的西门到穿城而过的京河,尽收眼底。
“想不到画馆里还有这么好的地方。”陶韧趴在栏杆上俯瞰京城夜景,兴奋得连连赞叹,“我本以为这阁楼是封死的呢。”
楚寻苍站在陶韧身边,顺着他的视线看去,曾经在此观赏了无数次的京城夜景,似乎有那么些不一样了,虽然说不清是更好还是更不好,但能够使一天的疲惫消散,也就够了。
‘轰隆隆——’
突然,京城西方尽头的天空聚拢了紫红色的云彩,云彩当中闪电大作,颇有些风雨欲来的架势,但楚寻苍只需看一眼,便知道这并不是即将风雨,而是有位道人即将渡劫。
“紫红色,看来是有人即将渡劫啊。”陶韧指着那西方的云彩,转头对楚寻苍说道,“是你们修道中人,也算是你的道友,说不定将来在仙界还会遇见,你不想去看看吗?”
“不了。”楚寻苍摇了摇头,“渡劫之时都是修道之人身体最虚之时,只会有亲密之人陪同,若非有突发危险,其他道友都不会前去观看的,毕竟不是什么体面的场景。”
“也是。”陶韧转身用手肘撑在栏杆上,背对着京城美景,看向楚寻苍的时候,发现他胸口的白玉露了一些出来,于是便伸手将那白玉重新敛进他的衣襟之中,“你这样的富家公子,这样的玉佩肯定有很多吧。”
“我童年时也有过一些,但这块玉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楚寻苍摸了摸胸口凸起来的玉佩形状,想到数百年前,父母将他送上山时的情景,那时的楚寻苍不过十多岁,背着行囊,拿着佩剑,眼前的母亲流着泪为他戴上这块玉。
“那么以前的玉呢?”陶韧又问道,“在这块玉之前,你随身携带的玉佩呢?”
“为何会这样问?”楚寻苍反问道,他感觉的陶韧对他的玉佩似乎有着异样的执念,但又不知原因,故借着陶韧的话茬直接反问。
“就是问问。”陶韧显然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他说完这句话后,便直接离开了阁楼,窄小黑暗的阁楼里就剩下楚寻苍一个人。
“陶公子,掌柜的给你添置的床铺,你来看看可还喜欢?”一回房间,陶韧便看到了正在收拾新床铺的絮儿。
原本的雅间内多了张床榻,挨着原来的楚寻苍的床榻,虽说不上怪异,但看着始终有些不习惯,可陶韧心里是高兴的,有了属于自己的床榻,也就可以勉强把自己当做这个屋子中的一员了吧,陶韧坐在自己的床榻上,用手来回摩挲着床单和被褥上的勾花纹路。
陶韧忍不住直接躺下了榻上,絮儿只当他是太喜欢了,收拾完了便高高兴兴的出去了,只留陶韧自己在屋子里呆着。
没一会儿楚寻苍就来了,看见屋内新增的床铺有些讶异,但也没怎么表现出来,看着陶韧满心欢喜的样子,也没再提之前的话茬。
夏花正盛,陶韧的忌日也要到了,楚寻苍特地在京城买了不少纸钱和纸元宝准备着,陶韧即将第一次接受供奉,也有些兴奋,和楚寻苍一块逛了市场,还自己选了不少供奉的东西,七七八八的分成了两大个包袱,楚寻苍和陶韧一仙一鬼各背一个。
自旭州城中恶鬼已除后,旭州城又恢复了以往的繁荣,那凶宅虽然还是没人敢买,但至少凶宅外的商铺已经不再冷清了,沿街走来,叫卖声不断,与昔日的空无一人景象根本无法比较。
“从墙后过去,可以直接到井口。”陶韧抓住准备直接推门进宅的楚寻苍,将他拉到了那凶宅后面的外墙处,然后直接带着楚寻苍飞身翻入,那墙内便是那口井。
井口旁边的树已经恢复了繁茂,那掉落在地上的如人型的树桩也已经开始腐化,地上都是落叶,似乎关于这井的魍魉逸事从来不曾存在过。
“有火吗?”陶韧将自己的包袱打开,在井口摆好了烛台、果盘和纸钱,然后才抬头来问楚寻苍。
楚寻苍指尖火光,‘唰——’的一声,便将烛台上的蜡烛给点燃了,而后陶韧便借着那点儿火来给自己烧些供奉,楚寻苍也跟着蹲下身来,将纸钱一张一张的扔进火中,又将自己身上背的纸元宝什么的也全都拿出来烧了。
陶韧起身到那树边去捡了跟枯树枝来捣那些没烧完的纸钱,等火又燃大了之后,才又拿香来点,又用点燃的香三支为一柱,绕着井口围了一圈。
为鬼的第一年,清明节时陶韧没有收到供奉,这也在他的意料之中,生来不祥,死后又怎会有人惦记呢?但那时他毕竟年幼,看着那些同样没有供奉的孤魂野鬼去偷抢别人的供奉时心中竟还有些蠢蠢欲动。
为鬼的第二年,陶韧还是没有收到任何供奉,但他也丝毫不敢去跟那些面貌丑恶的孤魂野鬼抢,只敢远远的看着,看着那些鬼得到供奉后欲仙欲死的模样。
为鬼的第一百年,相比起不想抢,陶韧是不屑去抢,他将自己锁在这暗无天日的井里昼夜不分,但比起时间的流逝,更让陶韧感受颇深的是孤独。
为鬼的第三百年,陶韧守着那点执念,积下无数罪孽,却终究不肯入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