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三章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190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一觉醒来,已经是半个时辰后了。身上盖着薄被,师父就睡在他身边,手里还握着半卷书。轻轻的将书抽出,看师父的睫毛颤了颤,连忙放缓了动作,等到竹简全抽出来时,竟出了一身薄汗,为他拉上被子,这才看到了桌上的饭菜。
    肉粥熬得很烂,入口即化。点心绵密微甜,菜清爽入味。
    许是饿得很了,不知不觉,几盘菜只剩下了盘底,拍了拍溜圆的肚皮,实在是吃不下了,只能看着凌乱的盘碗干瞪眼,不时打一个饱嗝。
    “吃饱了吗?”身后突然传来一个慵懒沙哑的声音,吓了他一跳。
    “师父,吃饱了。”祁元夜拍了拍胸口,努力平复着被吓得砰砰乱跳的小心脏。
    “没吃完?”上挑的语调却不是疑问的语气,“剩下的徒儿打算怎么办?”刘其琛扫视了一眼祁元夜挑出的茄条、大蒜。
    祁元夜被他这一声“徒儿”喊得一激灵,汗毛倒竖。每次师父这么郑重其事的喊他准没好事儿,这答案还真得好好琢磨琢磨。
    看师父面上已经露出不耐烦的神色,祁元夜连忙回道:“回师父,倒——不喂猪。”说完他自己都涨红了脸。
    “喂猪,嗯?”刘其琛将祁元夜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打量了遍,看他脸红到了脖颈手不安地绞着衣襟,“徒儿见过猪吗?”
    “见过。”声音细若蚊蝇。
    “哦?”刘其琛吃了一惊,倒不是他小瞧祁元夜,而是整日被关在这堂皇的侯府内,恐怕他连猪肉都没见过,毕竟“大户人家”是不吃猪肉这样的粗鄙物的。
    “阿爹曾送给夜儿一个庄子,夜儿曾在那里见过。肥肥的耳朵,长长的嘴巴,鼻孔朝天,身上很黑,尾巴很短。夜儿还见过小猪仔呢,长得特别可爱,好多只,都藏在老猪的身下。抢着吃奶呢。有一只特别的小,抢不到,很可怜……”祁元夜说的兴奋,浑然忘了师父的黑脸。
    “那徒儿怎么知道喂猪了,可是亲眼见过?”刘其琛一直手背在身后,面带好奇,语气微沉。
    “额——没有,其实,那个,徒儿也不知道。”祁元夜一下子卡壳了,他只是站在猪圈外看过几眼,确实并未见过有人喂猪。
    “夜儿还记得昨日里师父问你的问题?”刘其琛忽然转了话题,面上也是一派严肃。
    “记得。师父问徒儿‘对乌江水灾可有什么良策’。”祁元夜被师父忽然转换的话题搞得一头雾水,却也半分不敢怠慢,连忙回道。
    “嗯,说说你的看法。”看祁元夜神情喏喏,安抚道,“不必紧张,将你想到的说出来就好了。”
    祁元夜一时无言,垂眸沉思片刻后,表情微变,整个人都散发着一股不可言说的气势,仿佛变了一个人似得。
    “徒儿以为,水灾之后,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三。”语气微顿。
    “哦?”刘其琛敲着指节疑问道。
    “其一在天灾,其二在民心,其三在——在瘟疫。”
    祁元夜言简意赅,听得旁边的九月如堕云中,不过刘其琛显然明白了。他原本只是想扳一扳徒儿挥霍、挑食的毛病,尽管他和昭烈侯府都不缺这点粮食,但养出一个不知世事,不察民生疾苦的纨绔也绝不是他想看到的。要知道有多少百姓一辈子都没见过白米细面,灾荒之年,又有多少人因饥饿而死。他可不想教出一个“何不食肉糜”的千古笑柄来。
    不过这孩子还真是让人“惊喜”。“天灾、民心、瘟疫”只六个字就将他苦思多日的答案全囊括了。而且他肯定此前夜儿并没有思量过,也没有像人请教过。这是何等的眼光独到,何等的才思敏捷。听夜儿说到瘟疫时,他的眼皮跳了跳,若非他看到九月惊愕的神情,知道他绝不可能背叛自己,否则定要以为是谁泄露了秘密。
    刘其琛不自觉地收起了漫不经心的态度,正色道:“那该如何解决?”
    此时他已将祁元夜放在了与自己相当的位置上,甚至更高。刘其琛向来自傲,在他眼里,人只分可用和不可用两种。
    不可用者,自是弃之如蔽履。只是他向来城府极深,喜怒不形于色,一般人根本窥不见底,只以为他如面上那般和善。其真实性情,也只有在他身边的九月略知一二了。
    至于可用者,自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了。不过那些从权利倾轧中滚出来的老油条都只顾着争权夺位了,哪里管的上这些“贱民”的死活。剩下的那些人要么是只会行军打仗的将士,要么是爱财如命的商贾,要么是满口道理的书呆子。让他们镇压叛乱、抬价圈钱、愚弄百姓还行,若论治政安民,还真没有那个真知灼见。
    如今好不容易有人能和他想到一处,虽然只是个黄口小儿,但还是让他有一种“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觉。果然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啊,他一直以为昭烈侯勇猛善战,乃赵国军神,是赵军不可替代的支柱。如今看来,假以时日,夜儿之才也不遑多让。只是如此俊才都没有出在他们——还是略有些可惜。不过,今日不是不代表翌日不是,他还是有信心能够收拢他们的。呵,算计人心不是他最擅长的么。
    刘其琛摸着山羊胡笑了,在志得意满之后是浓浓的自嘲,只是他自己也没有发觉。
    “应对天灾,可分为治标和治本之法。”祁元夜看师父听得认真,细细的捋清思绪,缓缓的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何为治标?何为治本?”刘其琛果然来了兴趣,正襟危坐,向祁元夜一抬手,示意他坐下说。
    祁元夜倒也未矫情。腿上的伤虽说不重,但站的时间长了,脚麻了不说,两条腿都失去了知觉。他恭敬的向师父行了一礼,正坐下来,抚平衣摆,为师父斟茶之后才继续道:“治标之策,无非是加固堤坝、迁徙百姓,二者择其一。不过这也只是矮子里拔高个儿,应急之举罢了。加固堤坝劳民伤财且周而复始,是为下策。而让灾民迁去他乡,一来故土难离,定然与民心相悖。二来乌江沿岸,水土肥沃,灵州城是赵国的第二大繁华城市,贯穿东西,连接南北。百姓一旦迁移,整个灵州将变为孤城,对赵国的农、商业都有很大的冲击。最重要的是——”祁元夜抬头看了师父一眼,“最重要的是乌江还是军事要道,横穿赵、楚二国,一旦沿岸百姓离开,军队的粮草供给定会出现问题,不说短缺,但延时是肯定的。都说兵贵神速,又岂容得片刻耽搁。故而此为下中下策。这两个办法只适合灾中急救,却不能做长久之计。”
    “‘兵贵神速’‘兵贵神速’。”刘其琛细细的品味着这四个字,在唇舌间来回翻滚,竟是痴了。再看祁元夜不知何时停了下来,正眼带好奇和忐忑的看着他。
    “继续。”眼中带着连自己都没发现的神采。
    “治本之策,就是固土、改道。乌江水自楚国珞珈山发源,一路侵蚀河岸,来势迅猛。赵国位于乌江下游,地势平坦。江水的流速减慢,裹挟的泥沙沉在江低,抬高了河床。而且两岸百姓为了扩建房屋、倒卖木材,连年来砍伐焚烧江边的树木,导致河岸土质疏松。大雨一来,河水暴涨,冲垮了河堤,这才会一泻而出,酿成灾祸。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治理水灾,还是要在沿岸种植草木、保持水土。不过这太漫长,没个十几年是不会见效的。是以只能作为辅助之法,真要治灾,还是要看改道。”
    “改道?”刘其琛面露疑惑。
    “对,就是改道。”祁元夜语气坚定,这确实是他想到的最合理的办法,“若不改道,要么加高加固堤坝,要么清理河床,可这两种办法均未有实效。河堤修的再高,建的再牢,却还是不能与自然之力对抗。清理河床更是无稽之谈了,偶尔一两次可行,还能用淤泥肥沃土壤。若是天天清理,百姓没被淹死,就先被累死了。”祁元夜想到那种场面,难得的开了一个玩笑,不过刘其琛完全没有明白笑点在何处,反而皱起了眉,像是在思索这样做的后果,眼露催促,显然是要他继续讲完,关键是要讲重点。
    “改道就是人工挖掘河道,再进行引流。其实乌江本身也有支流,不过前者是靠人力,后者是靠自然造化,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样一来,主河道可以缓解水压,支流还能灌溉农田。只是这挖掘河道的地点、时节和方式却是需要精通水利的人专门研究,否则可能引起河岸崩塌,造成伤亡。”
    “妙哉。”刘其琛拊掌一叹,看着神采奕奕的祁元夜,神情复杂。不过一瞬便被他略了过去。此时他更想知道,关于民心和瘟疫徒儿是怎么想的。他有预感,夜儿会让自己大吃一惊的。
    “那民心呢?”
    刘其琛倒了一杯茶水,却是给祁元夜推了过去,见他又为自己续了一杯,继续问道。
    “夜儿以为人心很复杂。”这是祁元夜自身的感受,“不过,民心却很好掌控,也很容易失去。市井流传着一些俗语,话很糙也很贴切,‘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百姓所求不高,不外乎安居乐业四个字。”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