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下山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295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世人皆说佛道好,却不知乞丐有乞丐的好,停停走走,走走停停,以地为席,以天为被,皇帝管不着,官老爷问不着,穿百家衣,吃千户饭,逍遥四海,天下为家,真似人间活神仙,羡煞尘世庸碌客,悠哉悠哉,乐哉乐哉,”穿着破衣烂衫的老乞丐,一面用破旧的蒲扇扇着风,一面欢快地哼唱道。
太阳像个熊熊燃烧的大火炉,炙热地焦烤着大地。老乞丐坐在一棵稍有一点儿阴凉的枯树下,扯开嗓子对着天上那轮火红的大太阳喊道:“我说太阳呀,太阳,你这是受了什么委屈,发这么大的火,都快要把我晒成肉干啦!唉!老天一发威,百姓倒大霉,”说着说着老乞丐变成了摇头叹息。一阵婴儿的哭声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入了老乞丐的耳中,老乞丐心中一惊,暗想:这酷热难耐的荒郊野外怎么会有婴儿的啼哭声,真是奇了怪。扶着那棵乘凉的枯树,站起身,一边摇动破蒲扇,一边寻声而去。
老乞丐走到一个不深不浅长满枯草的土坑边,发现坑底躺着一个农家村妇,在她的怀里,双手紧紧搂着正在哇哇大哭的婴儿,老乞丐顺着一条斜坡滑到坑底,两三步就来到农妇身旁,他蹲下身,伸出一根手指,放在了妇人的鼻孔下,感觉到她已经没有了气息。
“唉!天地不仁,天地不仁呀!”老乞丐不禁哀叹道。他本想将婴儿抱过来,但不管怎么去拽搂着婴儿的两个手臂,也都拽不开,“既已去,又何必依依不舍,今日让老乞丐碰上,那我是不会不管的,”老乞丐说完这句话,农妇的双手自然松开,他慢慢把婴儿抱起,轻轻摇晃,很快婴儿止住了哭声,睁着一双圆溜溜乌黑发亮的小眼睛盯着老乞丐看。
“看来你我是注定有此缘分呐!”老乞丐面带微笑地说道。找了一块稍稍凉快的树荫,老乞丐便把婴儿放在了那里,紧接着他又回到农家村妇身旁,在她的一侧挖出与她身体等长的大坑,将妇人埋在了里面。忙完这一切后,老乞丐望着新堆起的坟丘,感叹道:“我不知我死后,是否会有一个像我这样热心肠的人,将我埋入土里,唉!”老乞丐用烂得已不成样子的衣袖擦了擦满脸的汗水,紧握着那把破蒲扇猛扇几下,缓缓走向了放有婴儿的那块阴凉地。
老乞丐抱起婴儿,轻轻摸了摸他,发觉在婴儿的脖颈处硬硬的,撩开裹着婴儿的花布,看到在他的脖子中挂着一个微微闪有亮光的长命锁,上刻“福泽一生”,“啊哈,原来是个男娃娃呀!福泽一生,那我以后叫你福生好不好,”婴儿的小脸上露出令人喜爱的微笑,“福生,福生,以后你就跟着爷爷,虽然不能让你衣食无忧,但可保你图个无拘无束,逍遥快活,好了乖孙子咱们该走喽,”裹好婴儿后,老乞丐一手抱着婴儿,一手摇着破蒲扇,又哼起刚刚唱过的歌谣走向远方。
天上的那轮燃烧着熊熊烈焰的太阳,已经快一月没有停下它那灼热刺目的光热,山河大地被酷热炙晒得,处处散发着死亡的气息。大周圣朝的缔造者公孙正元见此,心急如焚,决定亲自举行一场盛大的祈雨仪式,望能感动上苍,乞得甘霖。
圆形祭台上,身着绛纱袍,头戴通天冠的公孙正元,目光虔诚,表情肃穆,双手高擎玉珪,跪在黄色蒲团之上,仰望着烧的火红一样的天空。一僧一道,盘腿分坐在他的左右,双掌合十,口中念念有词。青白黄黑红这五种颜色的锦旗被安放在东西中北南不同的方位,在骄阳炙烤下,好似脱水很久的鱼儿一动也不动。台下按着品级高低穿着不同祭服的文武大臣,手持玉珪,分跪两侧,与他们这位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都很出色的圣帝,一同诚心祈祷。令人吸一口就要好像窒息的热空气,已使得许多官员难以忍受晕倒在地,但一心要把雨求来的公孙正元不为所动,仍然十分有力地坚持着向上天祷告。
坐落于华阳山上天柱峰顶的紫霄宫,气势恢宏,金碧辉煌,飞禽萦绕其顶,走兽徘徊其侧,又有五彩霞光笼罩在宫殿的四周,一派肃穆庄严之象,令人观后不得不眩迷惊叹。紫霄宫乃是华阳派太清、元清、上清三位道人每年聚集在一起为徒众开坛说法之场所,每次弟子在这集会时,那浩大壮观的场面令人咋舌。
今清一早,华阳派的众多弟子分立在紫霄宫外长长甬道的两侧,不管老的小的胖的瘦的,无一不抬起头目不转睛地望着澄碧如明镜的天空,一个个十分专注,好似在等待什么重要人物的出现。一阵清风徐来,淡淡的芳香扑入众人的鼻中,顿时大家感觉心情异常舒畅,一种说不出的美妙油然而生,“嗖嗖”几声,七个白衣英俊少年,束发插簪,足踏光辉耀眼的长剑,乘风而来。
站立的弟子中有些年幼的,已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拍手欢呼道:“师兄们真是飒爽英姿,玉树临风,”在旁岁数稍大的瞪了他们一眼,这些年纪尚轻的弟子方才闭口不言,但脸上的神情依然是非常欢欣鼓舞,眨眼间,七名白衣少年降落在宫殿外的玉阶前,收回各自
脚底之剑。看似稍长的一人站在最前面,剩余六人左右各三,排成两列,并肩而行,个个表情庄重,一步步迈向紫霄宫内。
在甬道一侧立着的众多弟子中,有个少年始终保持着敬佩爱慕的神色,嘴角带笑地望着走在最前面的那个白衣师兄,直到踏进紫霄宫内看不见为止,脸上的表情仍旧没有消失。
紫霄宫内,雕梁画栋,玉石铺地,金柱架顶,美轮美奂,眩人心目,除此之外,还有阵阵钟鼓琴瑟之音飘入耳中,闻之心旷神怡,似将红尘之中一切惹人烦恼尽抛脑后,这里的一切真可谓妙不可言。宫内的正中央最上方挂着一匾额,上书“天清地宁”四个金灿灿的大字,令人观之不禁肃然起敬,匾额下是一幅巨大的阴阳八卦图,昭示着天地之间不能言说的深奥玄理。
八卦图前坐着三位年长的道人,中间坐得稍高那位,须发皆如霜雪,一袭白色袍服裹在其身,左手持握玉拂尘,右手作单掌之势置于胸前,合眸定息,非常安详地盘腿坐在蒲团之上。白衣老道左边是位穿着紫服,身材略显肥腴的黑发黑须道人,姿势和白衣道人一模一样。而位于白衣老道右边的则是个青衣道人,头发长须都发灰,显示的动作和紫衣白衣道士完全相同。
七名少年秩序井然地来到并列而坐的三位道士面前,躬身下跪,在地上拜了三拜,各自一拱手,恭恭敬敬地按着序次报出自己的姓名,“弟子子高”,“子虚”,“子华”,“子羽”,“子清”,“子明”,“子真”,“参见三清尊师”。
中间的白衣老道正是华阳派的第一大掌门太清真人,太清缓缓睁开眼睛,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七名白衣少年,面露微笑,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开口说道:“游学,游学,不游历怎能学得天下至真之理,为师这次准你等下山,原因就在于此,记住莫一入红尘,就被人间的五音五味五色纷扰其心,堕入不正之道,否则悔之晚矣,尔等只要谨记清心寡欲,无所无求,心存天道,自然能化解凡间一切扰攘,切记,切记”,“弟子谨遵太清师父之言”,七名白衣少年异口同声道。
“二位师弟,你们还有什么嘱咐的,一并都告给他们吧!”左右两边道人微微侧身向太清作一稽
手礼,共同回了声“是”,紫衣道人脸露笑容,张嘴说道:“你等也知为师常年奔波于庙堂之上,目染了不少凡尘俗事,形形色色,不堪纷扰,但为师一心常念清静无为,不住杂念,才使得如今在临世时应付自如,淡然处之,所以太清师父刚才之言要谨记于心,不可轻易忽视,切记,切记”,“弟子谨遵元清师父之言”,元清道人甚为得意地笑了笑。
右边的青衣道士则神情很是严肃,看后不由地不起敬畏,略显粗声粗气地说:“大清与元清两位师父的话千万要铭刻在心,不要被尘世所累,还有一点你等将耳朵竖起听好,人世所发生的种种恩怨与你等无关,切莫因逞强好胜卷入其中,否则后果自负”,“弟子铭记于心”,“好了,尔等所去之地,我已在你们聆听之际写于各自手中,按照上面写的去吧!”七名白衣弟子赶忙伸出手掌,立刻就看到掌中所显示哪哪字样,一个个喜形于色,往上再拜了三拜,同声说道:“谢师尊,”纷纷站起身,毕恭毕敬地往后退去。三清道人齐声一句“无量天尊”,又将眼睛闭上,凝神静气,打起坐来。
走出紫霄宫,七人来到宫殿外的玉阶前,看着分立甬道两侧,全神贯注望着各自的华阳众弟子,七名白衣少年纷纷一抱拳,一块高声说道:“众位师兄弟,我们后悔有期,”抽出自己随身携带的宝剑,轻轻往空中一抛,立刻一把把变得华光四耀,让人欣羡不已,只见七名白衣少年纵身一跃,踏上各自长剑向着师尊指定的方向快速驶去。
在场的华阳弟子都伸出双手作再见手势,大声喊道:“师兄们保重,我们等着师兄们凯旋归来”。。子高师兄,你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不负师命,圆满回归,我在这里等着你,那个脸上依旧带着敬仰爱慕神情的少年心中默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