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楔子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576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楔子
    东皇山脚,有一密林。
    林中埋着口棺材,棺材里躺着个神仙。
    传闻这神仙有着世上最厉害的法术,直能呼风唤雨,移山易湖。可山脚下的村民道,除了每年山上的梧桐花都会早于花期开放外,这东皇山,也忒普通了些。
    近来,这山,却有些不同寻常。
    先是有村民频频在山间迷路,每回都是走着走着,就到了那口棺材前,再欲往前,便会莫名其妙地回到入山口处,以此往复。还有上山砍柴的樵夫亲眼看见林中有白光乍现,转瞬即逝。村里的老人们都臆测,那棺材里的神仙,怕是要醒喽。
    天宫,歌舞升平,幽香缕缕,长明灯高高挂在每一座琉璃宫前,令这九重天也多了几分烟火气。
    正是人间元夜。
    “星毬映彻。一痕微褪梅梢雪。紫姑待话经年别。窃药心灰,慵把菱花揭。娘娘,这诗,倒堪堪是应了景了。”
    应了我的心景。墨过留痕,娟秀的笔迹赫然现于纸上。
    捧卷吟诗的若绾瞅见这话,噤了声。
    人间已下起了小雪。
    俄而,一行小字又浮现。
    若绾,你可知这诗的下阙?
    “回娘娘。这诗卷上并无下阙。”
    那便罢了,你继续读吧。又是一行蝇头小楷。
    “是,娘娘。”
    风飘过,白纸散落于地。
    端坐的女人却依旧端坐着,别无举动。
    “雾窗寒对遥天幕,暮天遥对寒窗雾……”声音愈来愈小,若绾渐渐阖上了眼。
    坐着的女人终是起了身,拾起那张纸。
    苏凤梧,这是她的名字,她却无法说出口。
    踏歌才起清钲歇。扇纨仍似秋期洁。天公毕竟风流绝。教看蛾眉、特放歇时缺。
    她笑了,徒留风吹裙袂。
    第二日,晴朗碧空,云卷云舒。
    苏凤梧早早地起了身,如往日般呆坐了一个时辰,才唤若绾更衣。
    噔噔瞪,她敲了三下床。
    无人应答。
    她下了床,听见一阵喧闹声。
    “怎么,你们家那位疯女人还躲在屋里做娇美人呢?一个哑巴,整日就知吟诗作画,天君召她她也不应,怎的,今天天君心情好,召她进宫,她是又要违抗圣旨了?”“不许这样说我们家娘娘……”“你个丑八怪,倒是挺懂得护主子,不过俗话说丑人多作怪,你俩凑一起倒真是绝配了,哈哈哈……”“你……”啪啪,凤梧拍了两声巴掌,若绾急急忙忙地转过头来,“娘娘。”那出言不逊的小仙娥闻言,翻了个白眼,住了嘴。
    凤梧慢慢走近,直盯盯地望着那仙娥。
    仙娥低下了头。
    忽而,凤梧撕下袍袖上的一块布,用手势唤若绾将笔墨拿来,毫无思酌便下笔,不知在布上写了些什么,只见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直教那仙娥不敢妄动,只能深深地低着头。
    抬眼,一块布已递至她面前。
    丑人多作怪,丑人莫作怪。落款,苏凤梧。
    东皇山脚,凭空出现了两女子。
    一位戴着朱凤面具,身着青衫,顶着双螺髻,似是处于妙龄;而另一位蛾眉粉黛,朱唇若丹,瞅着像是画里的仙女儿般秀美。
    这样引人注目的两个女子,在细雨中,踏着青石阶,走向了山上的宝禅寺。
    寺中一尘不染,几尊佛像泥塑金装,慈眼视众生。里面只有一位老僧在打坐念经。听闻脚步声,他淡淡道:“来者何人?”
    凤梧示意若绾向他表明来意,老僧却起身,进了寮房。
    凤梧跪于佛前,心中澄明。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伽叶:如何能为离于爱者?
    佛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即为离于爱者。
    伽叶:释尊,人生八苦,生、老、病、死、行、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如何无我无相,无欲无求?
    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伽叶:释尊,世人业力无为,何易?
    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伽叶:世人心里如何能及?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伽叶:有业必有相,相乱人心,如何?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凤梧忽而睁眼,叩了三个响头,起身,泪,顺颊而下。
    她呆滞地站在原地,见那老僧立于她面前,微叹口气:“施主何必强求,若是看不破,留于红尘又何妨,情字易结难解,一切皆随缘,善哉善哉。”
    不过一场少年风流,情事过往。
    这辈子,却再也看不开。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