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章 追寻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289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如果她真得了……不好的病,怎么能让她一个人面对”,羽风停了脚步,“到底怎么回事儿?……无论如何也要找到她!”
“对,应该去找她!……可是,去哪儿找啊,她的情况咱不了解哎”,米歌激动了一下又蔫下来。
“唉,这几天都没……问问她,家在哪里,父母名字,只知道她好像是回来探望爷爷奶奶,可爷爷奶奶在哪里呢?”羽风显然很后悔。
“你不是说和蓝黛儿早就认识么”,牛丽丽推了米歌一把,米歌自知输理,没有计较。
“我也只知道她父母是北京的大学教授,连是哪个大学都没问……唉”,秀清也懊恼不已。
“到汽车站打听一下,蓝黛儿上的哪辆车,在哪儿下的车……”米歌提议。
“这条路上车多了,可不光是安兴县里的车”,秀清表示否定。
“那如果蓝黛儿真是病了,她一定会和医院有联系,应该到医院去打听一下”,米歌脑子转得很快。
“医院应该去打听一下,但是,如果她得的病不好,这次她都不一定再去县医院了……去看看吧。到汽车站打听一下也不多”,羽风边说边行动起来。
“蓝黛儿到县医院来,不管是来干什么,都说明她家或者说她爷爷奶奶家在安兴县范围内……”牛丽丽此话一出,三个人的目光都转向了她。
“对啊,怎么样?”米歌急切、探询地望着牛丽丽。
“如果在县医院打听不到,可以到派出所查户口啊。派出所都在公社,全县也没几个公社,好查”。
“对对对,这样就万无一失了”,米歌对牛丽丽不再那么反感,“秀清姐,你在家招呼着,我们三个去找蓝黛儿”。
“好,你们还是开着拖拉机去吧,方便点儿”。
在两三天的时间里,三个人跑遍了汽车站、县医院、各派出所,居然没有一点线索,派出所的人甚至感到可笑,说根本就没听说过还有姓蓝这种姓的。米歌提出来,也许蓝黛儿没有姓父亲的姓,随了母亲的姓呢。派出所的人说那就不好办了。牛丽丽说,以蓝黛儿的父母都是大学教授这种情况,她爷爷奶奶家一定是当地的大户,她父母应该在解放前就上了大学,那个时候安兴县就出了大学生,而且解放后还成了北京的大学教授,这在当地肯定是轰动的大事件,从这个角度打听一下也许有收获。羽风米歌都觉得牛丽丽分析的有道理,由于牛丽丽在县里熟,就由她领着拜访了县里几个老人,包括图书馆的苏伯伯,居然也没人听说过有这样的事情。
三个人垂头丧气回到农场,向秀清宋场长讲了情况,米歌很忧虑地分析说可能蓝黛儿早就知道了自己的病情,她瞒住了家人,这次回来就是向爷爷奶奶告别……。牛丽丽则很迷惑,一直强调以蓝黛儿家的情况不应该在当地毫无影响。羽风不说话,心情郁郁的、不自觉地来到大门口,大虎二虎很反常地贴上来,用头和尾巴磨蹭着他的腿,羽风蹲下来,抚摸着它们下意识地问道:“蓝黛儿去了哪里?你们知道吗?”这时一阵风儿吹过,掀动了他的头发和衣襟,大虎二虎仰起头,用湿润的鼻子嗅着风儿,竟然眼闪泪光,羽风一激灵,他站起身,伸出手掌,任由风儿在指缝间流动,不由痴痴地呢喃:“黛儿,真的是你吗?”
羽风米歌二人经过晚上的商议,决意按蓝黛儿父母的那条线索赴北京去寻找蓝黛儿,第二天他俩把想法讲出来时得到了宋场长和秀清的支持,牛丽丽尽管心情复杂没有说话,也算默认了他俩的决定,而且帮他俩收拾行囊时,把自己所有的钱——一沓子钞票都塞到了米歌的挎包里,米歌刚要说点儿什么,牛丽丽斩钉截铁地说:“拿着!路上花费少不了。”秀清也点点头说:“拿着吧,咱现在还真凑不出多少路费了”。羽风伏在桌子上写了张纸条递给牛丽丽,“牛丽丽,借图书馆的书该还了,麻烦你替我把书还了,向苏伯伯道声谢,再替财来财宝借这几本书过来,而且……而且,还想麻烦你和秀清姐多关照一下松爷的生活和财来财宝的功课……不知道这样的请求会不会过分”,说到最后,羽风突然觉得有些说错话了一样小心翼翼看着牛丽丽的脸色。
“你们能信任我……我求之不得”,牛丽丽声音有些发堵,“只不过……我去过北京,在那么大的城市里找一个人……恐怕像大海捞针一样,很困难的,做好思想准备吧”。
倒了几趟车,坐了大半天的硬座,第二天下午两个人到达了北京,下了火车第一件事,就是在车站里买一张北京交通旅游图,上面标有高校地址的那种,两个人在候车室里一边接了免费供应的开水喝着,一边啃着秀清姐给他们带上的油饼咸菜,仔细研究了首先要去的学校和公交线路,设计好行程路线用本子记下来,顾不上休息,开始行动。
奔第一个目标——清华大学,两个人体会到了北京之大,从火车站上了公交车到达清华,用了一两个小时的时间,这样的时间在云城可以从一个城市到达另一个城市。到清华天已经暗了,找到清华大门口,值班室的人说“找人?清华大啦,光大门就好几处,分好几个学院呢,每个学院里又分系,那教授谁能认得过来?再说今天是正月十五,明天十六又赶上星期天,学院都休息,打听也找不到个人哪,小伙子,过了星期天再来吧”。听了这话,米歌靠着门边蔫了下来,“都过蒙了,不知道已经是元宵节了”。羽风也一下子就感到了疲乏,他放下手里的大提包,弯腰双手撑着腿环顾左右说:“明天学校都休息,咱赶了一两天的路,先找个落脚地儿好好歇歇,再商量商量看怎么办……”
“好,天也晚了,现在也真觉得累了,到附近找个地儿歇歇吧”,米歌站直了身子,把自己的挎包扶扶好。
正月十五元宵节,应该是赏灯猜谜放烟花的热闹节日,这些年由于破四旧冷清了许多。街上开始有孩子三三两两提着灯笼、旋转着手中喷出星星火花的细细焰火在追逐嬉闹,远处偶尔有一两簇焰火窜入空中。走过两道街,看到一处旅馆的招牌,两人进去一问,最便宜每人每晚要三块钱,米歌一听吐了一下舌头,拉着羽风出来了,“太贵了吧。看样子在北京时间短了办不完事儿,可这要每晚住旅馆,钱上……怕是受不了”。
“怎么办?”羽风也发愁。
“来,找个当地人打听打听”,米歌说着回到了街上,四下走着看着,在不远处,碰到两个上点儿年纪的妇女在街边儿说话,米歌凑上前去,亲热地点着头打招呼:“阿姨好……能不能跟二位打听点儿事儿?”
“什么事儿?”两个女人停了话,打量着米歌和拎包跟上来的羽风。
“阿姨,我们是下放知青,这次到北京来找个人,您都知道,我们……没什么钱,这住旅馆……我们有点儿住不起,不知道这附近有什么便宜点住的地儿没有……”米歌搓着手,诚恳地笑着。
“知青?下放到什么地方啦?”其中一个女人很关切地问。
“下放到东北啦”。
“啧啧啧,那儿冷吧,又吃不上个菜……”那女人转头对自己的同伴说:“你不是知道嘛,我家三小子也下放到东北了,回家那手脚上的冻疮喔……”妇人比划着满脸的心疼,忽然又醒悟到什么,“噢,对了,你们打听住的地儿,我还真知道个好去处——前边不远有个澡堂子,每天晚上洗澡客人走光了就当旅馆,每晚一人儿一块钱,能寄存东西、又能免费洗澡还暖和……”
“哎呦阿姨,这是个好去处”,不等妇人说完,米歌就高兴起来,“您快给我们指指地儿”。
那女人热情地给二人指了路,看着二人满意地离开,嘴里还不停事儿“多俊的俩孩子……当知青一年也分不了啥钱,跑北京来办事儿……不容易呀。他们也是问着了,去年我们那口子老家亲戚来北京没地儿住,我当事儿打听才打听着这么个情况,不然平常就是耳闻目睹也不会往心里头去呀……”
二人按那位阿姨的指点,很顺利地找到了那家澡堂子,进了大门,里面暖洋洋的,门房是位上了年纪的老先生,正拿着个小收音机听广播,听二人打听住宿,关了收音机,脖子一耿,调门很高地回答:“有——,您二位今天来着啦,要搁平常,这时候还忒早了点儿,洗澡的人还正多……”老先生一边儿说着一边儿起身出来,顺手关好了门,引着二人往男部走,“今儿不正月十五吗,都在家过小年儿,洗澡的客人少,这会子来就能给个铺了”。掀了棉门帘走进男部,一股热气扑面而来,老先生跟一个光着膀子,腰里扎条浴巾的汉子打了招呼,那汉子指了指一个偏间儿,老先生领着过去,两人进去一看,里面地方虽小却也干净,床嘛自然是窄的,羽风指指床上的单子“这……”。
“不用您说,单子每天换新的,您只要看着满意,过来办个手续马上就换,咱这儿最不缺的就是水,单子毛巾天天儿洗”。
“满意满意,我现在就跟您老过去办手续”,米歌抢着回答“您让人来换单子吧”。
“好嘞”,老先生冲外面高腔亮嗓喊了一句“住宿两位换单子——”转身出去了,米歌放下挎包跟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