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琼花一世尽风华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996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门外的云泓有些担心,同是更加愧疚,自己对于成清他们来说只怕是一个父亲,但对于韶哥儿来说只怕是个对他不闻不问的陌生人罢了。
“怎么还咳嗽?可是身体还有不舒服?明心,还不快给你家五爷奉茶。”云泓跨进门,劈头盖脸就是询问,然后又把明心给训了一顿。
云韶撑着身子道:“见过父亲,儿子如今已经大好,不过偶有咳嗽罢了,父亲不必担心。”还有些几分稚气的声音软软糯糯,配上那张脸,便是云泓也忍不住要惊艳一番。
“若是身体有什么不适可千万要说,别强忍着,没的弄坏了身子,你小时候曾落入湖中,自小身体便怕冷,明心,可要好好主意你家爷的身体。”云泓淡笑道,一副慈父脸孔。
云韶对于这个父亲说不上多么仰慕,但也说不上讨厌,毕竟心里还是有那么些孺慕之情的,只是他自小被老夫人教养着,生来便有些见识,自然不能像云成清那样将父亲视作此生追逐的目标。
云泓又拉着云韶说了一箩筐关心的话才走,走时还说:“若是实在身体不适那今儿你便自己在小厨房用饭罢,不必出来了,仔细冒了风,又病上了。”
待云泓走后,明心才惊道:“爷,这老爷是怎么了?今儿怎么待您这样……这样热络?”
云韶把方才藏在被子里的策论拿出来,已是皱巴巴的了,他用手将纸摊平了,看着上面端正的字道:“想来是祖母和他说了些什么。祖母也是好成算,心知这时候他春风得意,心情正好,这时候说了他也听得进去些,若换了往日只怕没有这样显著的效果。”
明心服侍着云韶起身,挑了一件遍地洒金大红色两指宽朱红妆缎排边的宽袖长衣,又拿了一件素白团花的宽松裤子给他穿上,上红下白,更是衬的一张脸清俊无双,秀美非常。
云韶坐在窗边看着院中雪白的琼花,琼花只为惜花人开,自他来了,琼花便开了,但云韶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惜花之人,他不过是可怜那零落尘泥碾作尘的命运罢了,甚至有些同病相怜。
琼花如此美丽,仿佛一位圣洁的仙子,不染尘世,也没人忍心让它沾染世俗烟火,旁边的西府海棠虽然娇艳美丽,却仍旧被盛开的琼花给比下去了,想必心中也在自惭形愧。
云韶却更偏爱那棵长了一百多年的槐树了,枝干粗壮,缠绕在树身上,就是他也可以轻易地爬上去,夏天的时候在上面吹风,看着烂漫海棠琼花,好不惬意。
“爷,梆子响了,该用饭了,可要明心去传饭?”明心小声问道,生怕惊扰了正在沉思的云韶。
云韶摇摇头,眼神忽然有些缥缈:“不必了,这时候我不在就不好了。咱们去正房用饭罢,想来我去的时候还没开饭,这时候只怕才正在摆饭呢。”
明心称是,扶着云韶就去了正房。
已嫁作人妇的三小姐云兰嫣这时候也回来了,还有她的夫婿,是个经营珠宝玉器的商人,还有她的婆婆王氏,是个极精明泼辣的妇人。
“韶儿见过父亲、祖母、夫人。”云韶作揖行礼,云泓让他起来后又和姊妹兄弟见过礼之后才在二哥云成渝身边坐下,紧挨着四姐云竹嫣。
云泓的继室姓林,是个败落的书香门第家的嫡出小姐,幼时也过过一段奢侈的生活,嫁了云泓之后日子也不错,腹有诗书气自华,举手投足都有一种难言的气质。
只可惜林氏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一个是已经嫁出去的云兰嫣,一个是最小的云梅嫣。长子云成清是陈姨娘所出,次子云成渝和四女云竹嫣是慧姨娘所出。
云老夫人笑道:“这席是庆祝老爷高中探花,把兰丫头和女婿都叫回来了,一家人都在这儿,便用饭罢。我也不再多说什么,省的你们嫌我老婆子啰嗦。”
王氏笑道:“老夫人如今可是最有福气的人儿了!儿孙满堂,老爷又高中探花,以后定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也许在来之前被敲打过了,王氏这回特别老实,也都是拣好话说。
“梅丫头,你瞧兰姐姐头上的点翠步摇,真是精巧别致,想来也要不少银子的,看来安家当真富贵。”云竹嫣略带羡慕地说道,反正云梅嫣如今不过才十岁,和她说几句没什么的。
云梅嫣哼道:“这样的首饰我司空见惯了。不过确实不错,翠色也是极好的,还有簪头镶着的和田玉,很是名贵,成色不错,在玉石之中可算上品。”
云竹嫣嘲讽地笑了笑,你的那些首饰有多一半都是兰姐姐带回来的,还好意思跟这儿说你司空见惯?当真羡慕兰姐姐,只是自己不过是个庶女罢了,以后命运还不知如何呢!
这两姐妹的对话云韶尽收耳底,心中暗自发笑,娘的嫁妆里这样的首饰多的是,成色没有一样不比这点翠步摇好的,只是可惜他用不上,若是拿出来做人情又太贵重,只得压在箱子底下。
还好云老夫人把持着云夫人的嫁妆,要不然这些东西只怕都被那些眼皮子浅的昧了去了,尤其是慧姨娘,仗着自己生下的一儿一女都得云泓喜爱,便有些猖狂了。
“韶哥儿可大好了?我瞧着脸色还是不大好,库房里还有几支人参,等会儿叫人拿去给你炖汤,好好补补。”林氏柔声道,看着云韶的眼里充满了怜惜,不过七分假三分真罢了。
林氏为人温婉厉害,心地也不坏,对于云韶还是十分照顾的,一来为了自己贤良的名声,二来为了讨云老夫人欢心,三来从小的教育让她认为这也是自己的分内之事。
云韶笑道:“多谢夫人关心,韶儿如今已经完全大好了,不过气血有些不足罢了,将养些时日便好了,人参那样贵重的东西,不值得浪费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