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434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杨过观这忽必烈年轻俊郎,身着貂皮军装,挺拔英伟,至多也就二十多岁。
只看他眉眼和脸部轮廓鲜明,下巴稍尖,杨过觉得这种面相应是城府极深,狡猾多诈之人。也不知怎地第一感觉就有一种抵触。言辞之下多了几分谨慎。常言道同性相斥,杨过此时正应了这话。
进了谷,忽必烈与公孙止做了简单的会面,之后公孙止杨过一行陪忽必烈在谷里考察了一翻,展示了绝情谷牢不可破的城防。下午会谈进行。
这军统前身曾被称为蓝衣社,分布在**的军政机关中进行监视,绑架,逮捕,暗杀,调查等活动。于民国27年既日本全面侵华开始的第二年成立。抗战开始后也从事一些情报收集工作。
这刚成立不久,这军队收编地方组装,必须进行一系列地调查摸底,这些土匪的出身,活动范围,接触势力都得别查清楚。这抗战初期战事吃紧,军部委托军统特工调查底细,也进行沟通谈判工作,然后又交与收编后的所属部队接洽。
会谈中,绝情谷与军统双方代表交换了在收编后的待遇,级别,装备等方面的意见。
这谈判中,杨过代表公孙止与忽必烈成了斗智斗勇的对象。杨过只为兄弟们争取更好的待遇,而忽必烈则想尽量节省资源。
这全民抗战不到一年,正面战场节节失利,我中华男儿作战人数每次都是小日本的两倍以上,而伤亡也往往是两倍以上,最后仍然山河拱手。这多事之秋正是用人之际,忽必烈也少了官方的霸气,更多了些顾忌。
谈至所属部队时,忽必烈报上了部队番号。杨过听后沉思片刻,立时一惊!这是郭靖的部队!这意味着,以后要在郭伯伯旗下当兵!
顿时,往事尽现。5年前,他求郭伯伯带上他,他还小。现在,他18了,却以这种方式成了他的兵!
郭伯伯啊,郭伯伯,不知我给你的枪伤可还有恙?
不知你还是否对我失望至极?
你若知我在土匪窝里长大成年会是何感想?
5年前你头都不回地走了,现在你若是见到过儿会是怎样的表情。
杨过脑中只片刻便飞过无数疑问,忽必烈见他若有所思,道:“杨兄弟可是有旧人相识?”
杨过心道坦白自己与郭伯伯的关系恐有不妥,只道:“我对师长郭靖早有耳闻。今日有幸在座下效力实感荣幸。”
忽必烈一笑,道:“不瞒兄弟,郭将军年少时也生长在察哈尔,与我爹有金兰之义。这从七七事变至今,日本占了我大半壁江山,铁蹄已至我湖广,上个月,郭叔父带部进驻襄阳,只为守住这最后的半壁江山。眼下军队忙于布防,我暂代表独立师与贵部接洽,之后郭师长也会亲临绝情谷最后完成收编。”
叔父?你叫他叔父,我叫他伯伯,启不是矮你一节?这杨过心下嘀咕道。
转而心下又念道,郭伯伯要来绝情谷……
晚上,谷中宴请贵宾。公孙止和杨过都拿出了海量来招待客人。忽必烈看出这是有意灌他,只嘴角带笑,先干为敬!
酒过三巡,公孙止喝得面红耳赤,已不胜酒力。而杨过中途耍诈,喝一半吐一半,与忽必烈拼到最后。
但见那忽必烈面只微红,言辞仍然清晰,洒脱自如。这男人识英雄大多在酒桌上见真章。这会忽必烈千杯不倒,这蒙古男儿的风采着实不虚。
杨过酒到正憨处,与忽必烈称兄道弟起来。只搭着他的肩膀,道:“兄弟,这国难当头大家同为国效力,老兄切要为我们兄弟多在师部美言,这匪与兵终归不同,莫不要让我们在师长那直不起腰来。咱山野莽汉脚大,小鞋穿不下。”
忽必烈豁然一笑,反手拍拍杨过的手腕,道:“兄弟大可放心。郭师长为人豪爽正直。待人从无贵贱之分,贵部这是弃暗投明。哪会有差别待遇。”
杨过接着探问:“兄弟与郭师长想来常有来往?”
忽必烈回道:“多事之秋,往来渐少,倒是叔父进驻襄阳后多有往来。这么多年不见,叔父也不见老,依然朗朗清风正气凛然。你们要是见了定能同心共事,共赴国难。我们军统自然也少不了和你们打交道。”
杨过似乎放下了半颗心,郭伯伯安好就好……
七日后,郭靖携数名随从真的到了这绝情谷,最后敲定这收编事宜。公孙止其实也早慕郭靖名声,决定亲自迎接。
山门大开,公孙止带头出门相迎。杨过尾随在后,心里不停打鼓,只想郭伯伯可否一眼认出我。
郭靖坐一红色高头大马,一身戎装,英武不凡。军衣披风随风轻摆,春风拂面,目若朗星。岁月当真没有在他脸上留下太多印记。只是更添了几分虚怀若谷,天道自得般的气魄。
虽然过儿走的头一年,郭靖军务劳累,加上枪伤,确实吃了不少苦。但好在之后战停回家,黄蓉精心调养,这才恢复元气。
见人出门相迎,郭靖连忙下马,解了披风,摘下白色手套。伸手与公孙止握手至意。朗朗笑意,沉着大度。
“久仰郭将军大名,今日得见果然是名将气度!”
“哪里哪里,公孙谷主才是气度不凡。”说完,郭靖给公孙止介绍随行人员:“这是我的副官,刘齐。以后许多细致事宜,你们还得与他沟通。”
公孙止与刘齐握手道“刘副官也是年少英才。”
这刘齐祖上本是女真族,复姓耶律。后来女真族改汉姓,便改姓刘氏。4年前升任郭靖副官。时常随其左右。胆大心细,年轻有为。深得郭靖器重。
公孙止也介绍了随行迎接的两个兄弟。待要介绍到杨过时,杨过向公孙止抬手示意道:“且慢。”公孙止停住,只看杨过是何用意。
这时郭靖才注意到公孙止身后的少年,片刻后,眼睛一亮,眼前这人只仿佛当年杨康在世!一双明亮的双眼深深地看着自己,5年后,那个曾仰望自己的顽劣孩童,现在已经和自己齐头并肩。正是玉树临风,目似明镜。
“过,过儿!?”郭靖着实吃了一惊!居然在这种场合,这个地方,以这样的形式见面!这,这真是造化使然……
杨过看郭靖一脸惊异,心下黯然。果然是失望他作了土匪?
之后,杨过得到却是一个深深的拥抱。
“过儿!过儿!你怎么会在这里。”郭靖也没在意四周惊异的眼光,拥抱过后手扶着杨过的肩膀,扭过头问公孙止:“公孙谷主,过儿是你的?”
公孙止微笑道:“他是我手下得力干将,这收编之事,过儿可居功不小。”
郭靖扭过头,回头看着杨过,轻轻扶了一下杨过的头:“过儿,郭伯伯还以为这辈子也见不到你了。”声音早已失了之前的官方腔调。
杨过杵在那儿,这会儿仿佛才回过神来,语带微颤地唤了声:“郭伯伯”
没想到,时隔多年后的见面也和第一见面的时候一样,也是一样的拥抱。还是一样温暖,一样的至诚。
只是第一次的时候他一张脸都差不多被捂在伯伯怀里,现在,下巴已经能磕着伯伯的肩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