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723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杨书记身心交悴,他真想退休。杨书记一九四四年参加八路军,虽然谈不上身经百战,但也是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杨书记年青时也是一个非常帅气的小伙子,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脸上也爬满了皱纹,杨书记自参加革命以来,他也经历党内的各种运动,他总结出一条经验,这就是宁左勿右。文化大革命刚开始时,他心里还是比较平静,运动吗,一段时间就过去了,自己年过半百精力体力都有限,杨书记想还是培养年青人接班,在运动中让他们经风雨见世面,锻炼他们的各种应变能力,杨书记特别对春泉钟爱有加。春泉年青有为、精力充沛、头脑灵活、办事果断、能力强而且为人正直,杨书记最讨厌那种奉承讨好之辈,他更加瞧不起打小报告踩着别人肩头往上爬的小人,在这场运动中各种人物跳出来表演,各种丑恶面孔暴露无遗,运动开始时他也整天琢磨风向思考领导班子如何领导和适应这种运动。厂里几位老领导都不年青了,有些领导身体欠佳,他们从农村出来参加革命工作,文化水平都不高,自己想亲自挂帅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他第一个想到春泉,让这个年青干部冲到第一线,一面考验他的智慧能力,一面让他在运动中积累经验。他的提议得到全体党委成员一致赞成,而且还与市委领导的想法不谋而合,就这样春泉被推到运动第一线担任领导。
    令杨书记没有想到的是文化大革命会这样暴风骤雨,不亚于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很多中央领导省、市、县及厂矿领导都无一幸免受到冲击,杨书记怎么也不理解,解放这么多年来,我们党内还会隐藏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杨书记和其它老干部一样从年青时就跟着**跟着**闹革命打江山,可到头来都成了“走资派”,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杨书记一听到锣鼓声和口号声都会心惊肉跳,隔三差五他和他的领导班子成员都会站在台上,戴着高帽挂着“走资派”的大牌子,低着头弯着腰接受革命群众的批斗。可整得最惨的就是春泉,不但是“走资派”还是混进党内的坏分子,是双料货。春泉胆大包天公然对抗文化大革命运动,公然包庇“走资派”和牛鬼蛇神不算,还胆敢毁掉革命群众检举揭发“走资派”罪行的材料,不但要打倒他还要踹上一只脚叫他永世不得翻身。
    杨书记一想到这些心里就感到一阵阵内疚,是他把春泉推到一线,是他把春泉推到风口浪尖,他当初应该亲自挂帅,他有运动经验,他不会莽撞,就是揪出来他也应首当其冲承担责任,他是厂里一把手呀。杨书记也非常佩服春泉的胆量,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毁掉检举材料是要承担后果的,不通过党组织擅自作为是违反党的组织原则的,何况这是在运动中,这要多大的勇气,就是换了他也要三思而行的,可杨书记遇到春泉时春泉总是淡淡一笑,没有丝毫责怪他的意思,反而是自己觉得不好意思,杨书记真正看到了春泉的品德,他没有看错人。杨书记回想起自己如何看中和提拔春泉到领导岗位上来的,重型机械厂是省重点企业,是县级单位,杨书记是抗战干部,他任厂委党委书记,是正县级干部,厂里几位领导也都是经过战争炮火洗礼的,他们都为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他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大厦,他们希望国家早日实现现代化。
    杨书记每天起得很早,他总是提前来到办公室,一天之计在于晨,他要安排好每一天的各项工作,厂里一千多号工人他要统筹安排,他要抓政治思想,每天的生产进度都牵动他的心,一天杨书记在办公室看文件,吴厂长推门进来说道:“杨书记,我向你汇报一件好事”“什么好事?”杨书记放下文件问道:“到底是什么好事?看你高兴的样子,快请坐吗,慢慢说”厂长自己倒了一杯茶坐下来笑道:“我们厂一季度生产开门红,厂里的生产指标和质量各项指标都达到了空前的进度”“是吗?”杨书记一听也高兴起来说道:“这很好吗,确实是一个好消息。”吴厂长又继续说道:“我们厂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与一个年青人功不可没。”杨书记一听这倒是个新鲜事,连忙问道:“这个年青人是谁呀?他到底怎么功不可没啊?”吴厂长笑了:“这个年青人叫郭春泉,是金工车间的工人”“他怎么功不可没呀?”杨书记又追问起来:“这个小郭在车间标新立异,大胆革新图纸对车床进行科学合理的改进,使厂里最后一道工序的产品精度和质量大幅度提高,经检验测定全都达到国家标准,有些还达到国际先进标准,你说是不是好消息?”“好消息,好消息”杨书记也兴奋起来。“今天我来想与你商量一下,征得你的同意上报省机械厅,你看如何?”“好吗,这样的好事就要出出名,你赶快组织编写材料上报给省,也给市委一份吧。”杨书记当场拍板了,杨书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说道:“这个郭春泉是党员吗?他什么文化程度?”“小郭是共青团员还是车间团支部书记,是预备党员吧”“现在就让他做正式党员”“那怎么行?还没有过预备期,这不违反组织原则吗?”吴厂长为难起来。杨书记笑了:“你也不要太刻板了,特殊贡献特殊对待吗”“啊,对了”吴厂长又想起来了说道:“这个小郭是机械中专毕业分配到工厂,按理他也可以做一名技术员,但小郭坚持要当学徒从基层干起,多学些老工人的经验”“有这样的事?”杨书记更加兴奋,更加好奇了说道:“我们大胆提拔吧,首先解决他正式党员问题,然后破格提拔”吴厂长一听也高兴起来说道:“我完全赞成你的意见,提拔到那个部门当领导呢?”“先让他在金工车间当主任,再在基层磨炼一下,考察一下,做出成绩再直接往厂部领导岗位上提拔,你看如何?”杨书记也在听取吴厂长的意见,他是主张党内民主的,吴厂长点点头说:“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先从基层干起,尽管年青今后也可以服众吗”“好,就这样定吧”杨书记一锤定音了。
    由于党委的决定春泉20岁就当上了年青的车间主任,但他的才华却在一天天显现出来,就象天空跃起一颗新星。车间的生产也是日新月异,他的事迹震动了市委也震动了省机械厅,杨书记和吴厂长又下定决心上报材料给市委和省机械厅决定破格把春泉提升到厂党委副书记兼副厂长,很快就得到市委和省委的批示同意提拔,这真是A市破天荒的事情,22岁的郭春泉就提升到副县级干部了。
    杨书记清楚记得他亲自找郭春泉谈话告诉组织上的决定时,他惊讶的发现春泉非常冷静,没有表现出任何惊讶和惊喜的表情,也没有说什么感谢党感谢领导的培养一类的官话,他只讲了一句话:“既然组织上决定了,我就上任吧”杨书记才真正了解到这个年青人不露声色,城府很深,有大将之才。
    党委决定春泉负责厂里一线生产的副厂长,杨书记也决定放手一搏看这个年青厂长的才能能发挥到何种程度。果然春泉不负众望,他的管理才能发挥到了极致,各车间生产井然有序。杨书记惊喜发现这个年青副厂长非常重视知识分子,他几次向党委请命要摘掉几个知识分子的右派帽子,让他们放下包袱服务厂里的技术工作。杨书记采纳了春泉的建议,第一次打破了他的“宁左勿右”的信条,同意了春泉的请命,并亲自写报告给市委得到市委的批准,厂里几个知识分子右派摘掉了右派分子帽子轻装上阵投身到厂里技术工作中去了。但杨书记也发现春泉有点变了,他有点狂妄自大,虽然能力很强,但性子强做事不顾后果,处处锋芒毕露,这是当领导的大忌,杨书记经常找春泉谈心传授他做领导的方法和经验,春泉也心领会神注意自己的言行,他把**教导的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当作座右铭时时提醒自己鞭策自己,如果不是文革运动春泉的前途真的辉煌。
    文化大革命运动来了杨书记又想到春泉他把厂里运动办主任这副重担交到春泉手里他也放心,他的提议得到领导班子成员一致赞成,令杨书记没有想到的是春泉却没有那样痛快答应了,春泉学会了圆滑,他知道留退路,杨书记也根本想不到春泉背后还有绝世的才女文英。文英从心里反对春泉去担任这个运动办主任,文英虽是个女流之辈,但她毕竟也是高中毕业,而且她天资聪明,她的心非常细,她不是领导她就不会头脑发热,她清楚知道领导运动跟领导生产是两码事。她虽然没有经历任何运动,但她了解到多少人在运动中落马,右派分子、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都是在各种政治运动中人仰马翻。文英非常清楚她的泉哥为人太直又学不会左右逢源,把他推到运动办主任的位置上就等于把春泉推到刀尖上跳舞,果然不出文英所料,泉哥落马了,而且下场很惨。
    杨书记又回想起他在自己被揪出来之前他和春泉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对他触动很深,“春泉呀,你对这场文化大革命运动有什么见解?”春泉摇摇头说:“杨书记,我们都好象在劫难逃。”杨书记一听大吃惊问道:“何以见得?你怎么会这样悲观?”杨书记倒要听听春泉如何解释。春泉叹口气说道:“杨书记你没有注意到人民日报的头版报道就是**的我的一张大字报炮打司令部,这预示着什么?”杨书记一听更加惊讶了连忙问道:“这到底预示着什么?”春泉沉思了一会说道:“我也整天琢磨这张大字报,好象矛头指向的就是刘少奇,邓小平,**我的一张大字报指出运动中实行了形左实右的路线,我厂在运动中也很可能实行的是这条形左实右的路线。”“运动会涉及到下面吧?”杨书记担心起来。“很有可能,我们要有心里准备了,到时候不要惊慌失措了”“有这么严重吗?”杨书记还有些侥幸,“应该是这样”春泉回答的很坚定。“那我们怎么办?”“走一步看一步吧,谁也没有先见之明呀”这次谈话杨书记再一次对春泉刮目相看了。
    一九六六年下半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自上而下全面铺开,大字报、大串连、大批判、都显示了中国真正的刮起了红色的风暴。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