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水淹蒲柳,举家进城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805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深黑的天空压下来,让天底下的人们感觉呼吸有点困难。对于蒲柳村和砍萧村这两个村的村民来说,这种感觉已十分熟悉,熟悉到人们直接无视它,赶紧收拾衣服去。
    当然得赶紧了,不仅是收衣服,还得收拾别的什么,比如把重要的、又没必要搬走的东西搬到桌子、椅子或者床上,避免受到雨水浸泡。
    昨天晚上,城里来人通知他们今晚会有暴雨,要他们看着办。那人挺年轻,骑着一匹俊勇的小白马,打扮端庄,神色傲慢,身后跟着几个伺候的奴才。村民们知道那是三捷城一个官家少爷,被分派到他们这两个村,负责每年的雨水预告,有时还有其他事情的通知,也需要这位少爷传达。
    所以人家不高兴是应该的。换了我爹那么了不起,我也不愿意给这群乡巴佬跑腿,太失身份。所以村民们都很理解:要不是看在你爹(送来的三百小猪苗)的份上,早把你这个眼睛长在天灵盖上的小子收拾了!
    小少爷连夜通知之后,又立刻赶了回去,丝毫不愿意与他们这群乡巴佬过夜。老乡们也不稀罕,小子不就细皮嫩肉了点嘛,还不能宰了煮,开口留你下来只是说说的。
    村民们回到家,发现已经能帮上忙的孩子弄得差不多了,于是数了数钱,点了点人数,背老拖小的,举家上城。经过两个村交叉口的粪池时,各家已有十六七的男孩子上前一起把粪池封了,继续赶路,
    农民兄弟敢举家进城当然是有底气的。早在一百多年前,南林和东营的统治者就意识到每年这些鬼怪的雨灾给他们带来的损失有多大:
    雨势一大,收成不好,那这个季度,靠种地的农民日子就很紧巴,肚子一饿就要找到当地或者临近的都府吃饭;雨势真正打起来,铺天盖地来个七天七夜(……),淹了庄稼也就算了,淹了人淹了房子那才是头疼的。活人没地住,就要涌向排水设施完备的城市避雨,当地政-府就得负责他们这几天的吃穿住;死人也不消停,和浮上来的动物尸体、倒淹起来的粪便垃圾一起在水里浸泡,时间一久,立刻就闹出什么病来。
    而且房子泡了水,质量也没人保证得来。
    南林首先略为妥善地解决这个问题:
    一,在农村修建简易的排水道,再利用地势修水库,将雨水引入水库里。节省经费、小动干戈,对付了雨势不大的雨天,顺便解决了其他季节的浇灌。
    二,资历浅的年轻官员和地方贵族、富裕子弟定期下乡普知扫盲,当然,不是教村民们怎么写自己名字,而是教他们怎么跑路。
    三,南方城市纯收入在标准以上的客栈、茶楼、酒楼等接待性行业(除了青楼),每逢雨天必须给老乡打大大的折扣,并且挪出地来给老乡们晚上打地铺。孕妇和小孩必须睡床。
    四,雨势减小而村里积水不退,村民们没法回家,这时,当地的都府就得组织年轻力壮的进行劳作,比如开放城市试验田让男人去种,沟通纺织等部业让女人去生产。而老人们也有区分,特别老、几乎不能自理生活的,每天就是看戏听曲;还能活动的,除了看戏听曲,还得搞搞后勤。小孩就更好办了,全都叫齐赶到私塾公塾听课。
    这样,就能避免这帮乡巴佬四处乱晃,影响市容。顺便,原先负责试验田什么的人,还能得到个雨水假。
    五,两三年就兴一次房屋检修,由当地都府或邻近都府负责。也就是说,每三年,就有一群西装革履(!)的大人小人带着专业人士上门查水-表,要是有什么问题,就交给专家去干,要是没有问题,呀,饭点到了,老乡,今天就叨扰你了。
    等等等等,虽说不上完美,但有条有理,再加上一百多年的修改、完善和实践,无论是避雨上城的村民,还是接待老乡的城里人,都是轻车熟路、训练有素。
    东营有样学样,两国一百年来因雨灾死的人加起来还没有一百个,人员损失算是少了;至于经济……
    问这个做什么,说出来太伤感情了。
    那个,修水库的钱是问各级官员捐的,后来不够,又强制扣了一点点工资,去添了——怎么可能不发工资嘛,少比没好不是;挖水道是发动各村村民自己劳动的,连饭盒(!)都不用出;跑路教育是强制分配的,各位家长眼见不争气的儿子在家调戏侍女不成体统,还不如把人踢到乡下体验生活,当然是举双手双脚赞成。
    还有,房屋检修也是问各位大人拿的,不过克扣的是他们准备给柳儿翠儿买礼物的私房钱,连丞相也是敢怒不敢言——说了跟找死有什么区别?
    而茶楼客栈的补贴,也是当地商绅富甲凑的。
    剩下的项目(……),就由爱民如子的王帝陛下包办了,谁也不想跟他抢,谁也别想打国库的主意——犯不着为这点小事动国家的钱,公款是用来吃喝嫖的嘛。
    就这样,南林和东营的百姓算是应对了每年四五六、八九十这几个月的雨灾。今天傍晚,村民们眼见不对劲,赶紧背上老娘、牵紧小宝,一家人风风火火地,跟上大部队,浩浩荡荡、秩序井然,开赴南林都城三捷。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