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文会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288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顷刻,童子就领马三进来了。
“好相貌!”王川脱口而出。
…………
马三先向刘夏作揖,再向众人揖,在刘老师的招呼下,坐在了末座的唐秋旁。
“马先生怎么有空来敝处文会?”秦雪先问。
“马先生已经两个月不出墨卷了,不知下一期在何时?”
“阁下真的是选家,怎么这么年轻?”
???
马……
“你们这么问,叫马先生怎么答?”刘夏看不下去了,这群熊孩子,真是丢脸。
众人安静下来。
“看先生装束,似乎真不是童生,马先生难道也是科考不过?”顾和问。
“先生本不是科场中人,随意惯了。”唐秋略急,替马三回答了。
“听说马先生以前在南昌知府为幕,不知是否属实?”顾和又问。
马三点头,“不过小弟性野,官场也待不住。”
“哈哈……”场中响起笑声,却是诸葛濂发出的,他很少讲话。
“诸葛兄为何发笑?”王川问。
诸葛濂道:“我只是想起来一个笑话,说凤凰大寿,百鸟皆贺,只有蝙蝠不到,凤凰质问蝙蝠,蝙蝠道:‘我有足,是兽类“。不久,麒麟大寿,百兽皆贺,蝙蝠又不到,麒麟质问,蝙蝠道:‘我有翅膀,是禽类“。一次,凤凰和麒麟聚在一起,感慨这世上偏偏生出蝙蝠这样不禽不兽的东西。”
场面立刻冷了下来,这个已经不是指桑骂槐了,简直就是指着桑树骂桑树。
马三也不气,只是微笑道:“原来诸葛举人以为科场官场是禽兽之流,实在难得。”
这话一说,惹得在场人面子都过不去,怪不得当不得幕客,唐秋暗想。
“马先生此来,不知有何赐教?”刘夏问。
“赐教不敢当,只是和贵门生小秋有生意上的往来,来知会他一声。”马三回答。
“小徒顽劣,可否告知何事?”
“也就是先生的书《刘解庄子》要在敝斋印刻,我找小秋来商量具体事宜。”
“原是这事,想也不急,在这里吃几碗酒,聊聊天。“刘夏建议。
马三扫视了周围一圈,说道:“只是这里的人好像不欢迎我。”
“怎么会?非常欢迎,马先生这尊大佛,我们平时可是看不到的。”王川立刻留住马三。
马三……
多了一个人,而且是一直写参考书的人,就像是比较平常的学生遇到专家,问了很多问题,总不离科考,马三虽然不耐烦,也耐着性子,一一解答了。
虽说这是文会的席,可是这席上的吃食倒不是素货,以鱼肉为主。在席的人也各有特色,当面给他难堪的诸葛举人心高气傲地坐着,不怎么动箸;秦雪外表斯文,行动也斯文,只吃素食,只是一说话就能暴露他的男子汉气概;王川应该是最忙的人,为了防止这一群文人发生舌战,他要处处圆场;刘夏老先生摇着头,似乎不满这一群不争气的弟子。
最正常的还是旁边的唐秋,低着头,只在别人问到的时候说一句话。
“这里的饭菜不错,你好像不是特别喜欢。”好不容易众人的话题不在自己身上,马三与唐秋说话。
“自己做的自己吃,也没有什么味道。”唐秋也不喜欢这样的文会,就是自己忙活,这群人闹。
日头渐渐西斜,在场的客人一一离席,唐秋把马三拉进书房,问他怎么今天就来了。马三摊摊手,告诉他考宗昨天就到了,今天就是来告诉他明天就要到文瀚楼打下手。还要收拾一下衣物,住在那边更方便。
呼之则来,挥之则去,唐秋有种被卖身的错觉。
“要住在那边?可是夫子病重,还要我照顾。”唐秋犹豫。
马三扶额,“刘夫子真的不能自己打点生活?”看他的样子,再养十个孩子都没问题。
唐秋想了想,觉得先前秦雪说得不差,就向老师告个假,理由是上墨程序复杂,选墨也需要人看着,就要在那里多住几日。
刘夏眯起眼,这借口虽然一点说服力都没有,但好歹也有个理由,他知道自己的书不被当世需要,叫他发行,也只是想让这在学堂长大的唐秋锻炼锻炼。马三是商人,可以让唐秋见识见识什么是心眼。末了,刘夏嘱托他不要做不符合仁义的事,就放行了。
次日,唐秋拖着大包小包走到文瀚楼旁,马三来迎接,见到他这行头,摸摸下巴,说道:“小秋这样都可以长住这里了。”
唐秋把东西塞进马三手里,道:“院试在即,我还想得空多看点书。”
马三皱眉,问:“难道我还不如那些书?”
唐秋……
接下来,马三告诉唐秋,他的工作也就是校正他批文里的别字,还有如果马三有哪句话不清楚,他就要查明白,剩下的也就是磨墨,备纸之类书僮的活,在学堂长大的唐秋应该也清楚该怎么做。
唐秋在心里狂笑,原来马三也会写别字,也有不清楚的时候。实际上,唐秋真没起什么作用,一篇批文下来,马三基本不犯错误。有些地方他不明白,也不好意思问,只能闷闷地,逗逗墨猴。
这次江夏县的考题是“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连破题的难度都大,所以上榜的文章并没有特别好的。
“你说今年我们这里会出什么题?”墨猴已经回到笔筒睡觉,唐秋实在无聊,一边磨墨,一边歪着头问。
马三想了想,道:“今年的知府是新调来的,一直没什么举动,应该是保守的人,考题估摸着也出不了仁、义、礼、中庸几点,你只要把基本的想清楚就行。”
“可是又不是知府出题。”
“他有权定夺最后的题目,而且,这些出题者,也大都是老油条了。”马三说着,手中的笔都没有停下,而唐秋,还要坐下来好好消化这段话。
虽然无趣,时间过得也快,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仔细倾听,外面却更加热闹了。唐秋走到阳台,看到对楼华灯高照,热闹非凡。
“一到晚上,这边就吵闹。”马三抱怨。
“这样也好,热闹。”
马三放下笔,说道:“也罢,我也静不下心批,和你出去走走。”
南水是个不大的城,魄力异常,商贸交流活跃,爱标新立异,连传统的日中而市都被改成日出开市,日落又市。新任的知府看这不成样子,总想改,刚有个念头,就有一大帮商户和文人劝说,新任晕头晕脑,也不管了。
在这么多行业中,南水城最兴盛的却是印刻业,书坊林立,刻工遍地,远近出书也都到麻县来寻刻印行。
闲卧斋是其中的佼佼者,因为这里专攻选文和与科举相关的书,大势所趋,生意自然好。斋主是个颇懂行情的人,就请了马三做副斋主。刻行中生意最差的却是史书和儒家以外的诸子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