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华月 第六十章(一) 行进扬州(三)——入城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751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大王庙位于城东北方邗沟处,乃是扬州城的财神庙,许愿颇为灵验。每岁香火不绝,清明之前,正有财神盛会。这群来自苏州的游客中有五分之四出自官宦、商贾之家,对参拜这处便是乐此不疲。
庙宇之中,正位为吴王夫差像,副位为汉吴王刘濞像,这二者一个是扬州城最初的缔造者,一个是数百年后的拓展者,无论其生平如何,时至今日,早已是成为这座城中百姓的福佑。殿前为一无顶石炉,炉下有水渠,水中有银沙,盛满了铜板与银锭。王公子吴公子等人财大气粗地招来小厮接过钱袋,把那几十两重的银子几乎全掷了个空。
李良掂量着怀里的碎银,心中十分不够舒坦。富人愈加奢靡,穷人愈加贫苦,李良并非与其有龃龉亦或其他,只是单单冒出这样一个念头:为何黑衣人不把所有即将被这些人挥霍的金银夺来分给贫民百姓?
由于今夜需先找处下榻之地安顿一番,众人便取消了滞留于此的念头,不过有四个人还是打点随从去招来附近的歌伎陪同,如此巨大的画舫从北门进城,途径大半个扬州城,最终到达东南区的马宅。
话说,自明朝嘉靖年间修建新城后,如今的扬州城区便有新、旧两城之分。西南的旧城区本是包含扬州府府署、江都县县衙以及府学、县学等地方部门,现在城中依旧定居着多数的官宦缙绅;而城东多为盐商集中区域,他们的发家离不开运河,住宅也是沿着古运河兴建。最后画舫所停驻之处,一眼望去,华屋连苑,郁郁千户。
王公子的娘舅马老爷乃是徽州盐商,早年仅凭做酒楼的伙计白手起家,时至今日,家财岂止是以万贯相计。今日据说是外出行商,无法亲自招待这些年轻的客人,却是尽可能将家中仆役安排得当、以供其驱使。
李良跟从柳慈贤在八名仆人的带领下来到一处别院。这里算是江南典型的三合院,但是其所占面积又远远大于李良从前见过的任何一处居所。院中设有高积的混堆叠山与一方清池,除了植有名品花卉,四周还分别摆放着别样的复杂盆景。
他们与朱毅辰、汪士鋐、文铎、方苞同住一院。待收置好行李,便随其他人一起去主厅用宴。
马家的主厅堂面阔七间,自外到内,装饰的无不精致瑰巧、富丽堂皇。有些方面,在那个善于法典的赵熊诏看来,便已然是“越制”的。但通常商人穷奢极乐之术,鲜少有人过问这点。
桌宴之上,摆着十六碟冷菜、干果、水果,每座上又有杏酪茶与四小蝶。一旁齐列着家中仆人正端暖碟、暖碗待以布菜。一时香气满盈,望得李良忙不迭直吞口水。而在偏厅也有为他们随行仆役准备的两桌酒席,菜样虽不及这里,但若同柳府常年的清粥小菜相比,早已远远胜之。
只听旁间酒宴上马家的长子说道:“诸位朋友能够远道而来,实在令寒舍蓬荜生辉,马某人不胜欢喜。这杯酒,便是代家父敬各位的,望各位在扬州玩得尽兴——”他又连饮两杯,继续道,“饭食粗简,不似苏州的典雅御制,若是怠慢了,还请诸位尽管提出。”
“我可要替表哥说句公道话——这马家的厨师可都是重金聘请来,听说去年还招来了一御厨,可有此事?单凭舅舅写的那本《马氏食规》,上面囊括的全国各地的蔬果家禽生鲜、粥饭、面点茶酒、调味制法就有万种,今日能端上台面的这些,自然是其中精华!”
因此今日的夜宴上,并非清一色的淮扬菜或者徽州菜,而算是综合四方的私家菜。顾忌着众人来此地游玩品乐的心思,凡事在这桌席上见到的,日后在城中的酒楼中便是难以遇上。
“鲥鱼、刀鱼、鮰鱼,人称长江三鲜,而鲥鱼又是其中之最。《日用本草》上说:凡食鲥鱼,不可煎熬,宜以五味同竹笋、荻芽带鳞蒸食为佳。但这盘淡煎鲥鱼,切段后沾蛋清、豆粉,入飞盐油煎,将熟再用酒酿入味,加火腿、冬笋,大功告成之后才得这副光景。。。。。。”
王公子平日做文章不怎么样,倒是对桌宴上的菜式特点与其制法如数家珍。事实上,许多富人家里在注重养生、追求享乐的同时,自下至上对美食的钻营之术也是其极到位——著书之流已是十分广泛,更有甚者能亲历而为之。
隔帘相对之处,有马家乐师歌伎助兴。待盘碟最终退定后,众人又行酒令吟词曲,更有同歌姬同舞衣袖者,一时痛快淋漓,至月上当空,仍余意未绝。
回到房中,各类用具皆已由宅子里的下人们准备妥当。柳慈贤没有其他要求,李良洗漱完毕后便躺倒在自己的床上。隔着两道纱帐,隐约可以望见对方卧榻的身影。不知是不是心里因素,李良觉得近日二少爷看他的目光充满针对性的冰冷而不屑,而自己又无从诉苦,但这件事追根究底都也怨不得别人。
李良微微叹息着,但愿一觉醒来,事情会逐一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