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王朝初创  第四十章 改造计划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370  更新时间:14-11-15 22:41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赵大人深知其中的奥妙,他上台做的第一件就是解君父之忧,向节度们的支郡派出了大量的知府、知州、知县,希望这些人能早日接掌当地的一切事务。

    精明强干的官员们跑到地方上是两眼一抹黑,工作很难开展,各种官司要上报节度使批复,至于上不上报朝廷,完全是节度使说了算。

    大理寺和刑部很少收到各地的案情报告,有关抓捕盗贼的实际情况,他们根本无从知晓。一旦州县出了大盗毛贼,节度使会专门派镇将去抓捕,无需衙役们帮忙。

    节度们帮知州、知县维护地方治安,虽有点越俎代庖,但还是帮他们解决了很多问题。最让知州们难以接受的是,这些人每次都吆五喝六的,从不把自己当外人,搅得地方难以安身,他们比盗贼还能祸害。

    知州们对节度使既恨又怕,即想远离,但又离不开,因为一直以来他们都是靠节度使生活的,那是一种难以言明的关系。对皇帝而言,这种情况太可怕,自己辛辛苦苦挑选的人,很可能再度沦为节度使的属臣。

    为了让这些人多干点实事,赵匡胤想了一个办法,各地官员全部进行考核,治安是考核的重中之重。他向各地发布捕盗令,从最低级的县开始,按办事效率,将抓捕工作划分了好几个等级。

    每一种等级对应一种赏赐,多抓多得,快抓快得。各地州县的官员开始全力投入工作,现在不再是给皇帝有个交代,最重要的是给自己一个交代,搞不好那是要砸饭碗的。

    除了治安问题,财政税收朝廷也很难染指,都是节度使直接派人收取,跟收取保护费没有区别,收了多少数,只有节度使心里清楚。就这样,一个州的税收好似蛋糕一样被分为三块,最小的一块是上交给朝廷的,这种上交全然是礼节性的。知州们很长一段时间跟朝廷联系不上了,自打朝廷派他来此之后,就彻底的离开了朝廷的怀抱,逢年过节上个贡,也好让朝廷知道他的存在。

    比最小的一块稍多点的是留州(自己用)的部分,这么大个州城总需要开销,留一部分应急也是应该的;第三块,也是最大的一块,那是要孝敬节度使的,都是节镇镇守有方,才使得境内风调雨顺,孝敬孝敬也就合情合理。当地州官孝敬多少关乎他们的前程,在这种王化不到的地方,节度使有权随意处置他们。

    可怜的还是老百姓,羊毛出在羊身上,节度使刮过第一遍之后,知州们还会去刮第二遍,知县们也不甘示弱,他们悄悄的来上第三遍,直刮到这些父母官满意为止。

    对那点微乎其微的上贡,赵匡胤当然不满意,他要全面接手这一切。包括场院(贸易)、税收等各种能来钱的渠道,三司使向各地派出理财高手,希望能尽快收回财权,充实帝国的府库。

    钱财已失的节度使就只剩下那点队伍,可是没有了钱粮怎么养活这么多的人,别急,有人早为他们想好了出路。除了沿边各节度,节度使的人马必须重新调整,现在治安不用他们了,打仗有皇帝的禁军。裁军成了一种必然的趋势,怎么裁,裁多少?

    和裁剪南平、武平的军队一样,赵匡胤在禁军中选拔一批身强体壮标兵,而后将这些兵士分遣各地。节度使可以以他们作为标杆,从体型、相貌、身高做一个全面的比对,跟他们差不多的都可以去做禁军,比他们差点的只能对不起了,留下来做厢兵,做些打杂、洒扫的活,老弱病残回家务农。

    这样一来所有的问题全部解决,精锐都跑去拱卫京师了,地方上留下来的也只是为了混口饭吃,他们没法跟禁军抗衡。

    天下之事,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往往都是好坏参半,就看好多于坏,还是坏多于好。这一招让赵匡胤受益良多,他时常庆幸上天赐予他的这一剂良方,可好药用的时间长了就未必是好药,这个方剂让他的儿孙们吃尽了苦头。

    赵普对自己的这一整套计划很满意,皇帝也觉得不错,好的计划还需人去实行。赵匡胤的铁杆兄弟王审琦坚决拥护这项改革,在他管辖的地方贯彻的相当好,经过那次杯酒之谈,他算是彻底想明白,安安稳稳才是正道。

    面对这种大刀阔斧的改革,无人欢喜有人愁,张美是最愁的一个。先前有钱的日子过惯了,猛地一下被人断了财路,他开始慌了,纵使不养活兄弟们了,可一大家子总要吃饭啊,这钱从哪里来?

    到了沧州,他开始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可还是穷的慌,最后他盯上了一个大户人家,打算扮一回强盗,深夜派人抢了人家的女儿。并放出话去,如若按时不交赎金就撕票,张将军办事也太不小心了,钱还没拿到,自己就先栽了,那户人家进京击了登闻鼓,以致惊动了皇帝。

    鉴于张将军在沧州也办了不少的好事,赵匡胤没有处置他,派人给他送了钱,并捎去了皇帝的口信,缺钱花了就跟我要,不要再干这种扰民的事。

    就是借他十个胆,他也不敢张口跟皇帝要钱,除非他不想活了。比张美境况惨的人不在少数,要是皇帝都这样救济,哪还能救济的过来?

    没了财路,大家不能坐以待毙,国丈宋偓私下里做起了生意,希望能贴补贴补自己日常的开销。赵匡胤恼怒非常,官员做生意的结果只有一种,那就是最后官商勾结,向来屡禁不止。堂堂国丈竟与市井贩夫走卒争利,皇戚的脸面都让他丢尽了,当时碍于宋皇后的脸面,也不能过分的处罚他。

    国丈也是要面子的,宋偓被调到了另外的地方,这是皇帝无言的警告,在当时,节度使的来回调换实在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不知宋将军能否领会皇帝的苦心。

    这些人对赵普而言都是小事,毕竟有皇帝撑腰,可接下来,他碰上了一个硬茬——符彦卿。

    符彦卿出身名门,翻一翻他们家的族谱就知道,这一家子名将辈出,从唐朝开始可以数出好几人。父亲符存审因战功彪炳,曾被李克用收为义子,赐以李姓,李存审五代少有的良将。

    虎父无犬子,符家的男儿但凡上的马来就能上阵杀敌,这种基因在符彦卿的兄弟们身上得到了再次发扬,兄弟几人都成了一方节度使。可是,自符彦卿而后,符家的女儿们也发威了,一下子出了两个皇后(柴荣的皇后),三女儿则嫁给了赵光义。

    赵匡胤称帝后把符彦卿的二女儿和符家的外孙赶出了皇宫,可话又说回来,都是实在亲戚,事不能做的太绝了。

    事已至此,能保住女儿的性命已是天大的恩情,自古以来少有这样的例外。符彦卿对赵匡胤很是感激,借着自己女婿的牵引,符赵两家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几乎是无话不说,无事不谈。

    
2017,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