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596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毋庸置疑,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璀璨的一个朝代,没有之一。
    在这个朝代里,只说初唐,文有张九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征……武有尉迟敬德,李靖,萧禹,段志玄,虞世南……这些在历史长河中跋涉了千年的名字,在今天的人们眼里,依然熠熠生辉。
    有人说是他们造就了唐朝,也有人说是唐朝造就了他们。其实他们本就是一体的。缺了他们,唐王朝就不再完整。缺了唐王朝,他们即使能在别的时代了同样精彩,也少了一种令人仰视令人敬畏的气度——这是只有盛唐才能造就的大唐气度。正是这种兼容并蓄的气度,造就了李白,造就了杜甫,造就了王维,也造就了李商隐……造就了千万诗人与千万政客,同样,也造就了今天让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华气象。
    而我想说的是,即使那个朝代有着别的朝代无法企及的辉煌,但身处其中的人们还是有着自己的无奈。就像李世民,你看千年以后,他留给我们的是一个如此璀璨的时代,于是我们说他是个好皇帝,英明睿智,无从超越。可是你看到玄武门的鲜血了吗?看到逼宫背后李渊流下的眼泪了吗?
    ————————
    但这就是李世民必须走上的路。
    一个好皇帝,必然有着别人难以达到的野心,也必须拥有别人没有的狠心,杀伐决断之后,也许他也会觉得无奈,但他绝不会后悔。千年岁月,这些无奈都已成了过去。隐忍之后,大唐繁盛富庶,强大辉煌。我想这就是他不后悔的理由,伴随一个帝王永生的,就该是这样的赞誉与成就。这才是一个帝王该有的一生。
    而我写的这个故事,是关于李元吉、房玄龄与一个女子的故事。
    你一定很熟悉这些人物,因为他们都太有名了。
    …………但是他们的故事,又是另一个传奇。
    我的主人公李元吉,旧唐书中说他“性好畋猎”,“肆行骄逸,放纵左右,侵渔百姓”。这样的人做主人公,也实在寒碜。可是,在我的心中,李元吉不该是这样的人。史书描写的这个人,并非我心里梦里所想所见。每个人心中的历史人物都是不同的吧。这也是我的创作初衷。
    而房玄龄,史书中,他“博览经史,工草隶”,历史中,他是一代贤相,他甚至只有一个妻子,这样的人,即使是在人才辈出的盛唐之中,也实在耀眼。可他一定这样完美吗?不得不说,房玄龄在我心中又是一个模样。我时常用我小儿女的心态去想他们,想他也可能有过迷茫,有过挫败,有过悔恨,有过错过……
    我们看过的这些历史人物,他们尸骨已凉,他们的传说跟着他们死去的心被埋没在滚滚长河之中。但我还是想还原他们,还原他们的青春,还原他们也曾有过的纯净爱恋和远大理想。
    如此,那就请点上一盏灯,看看我的故事。
    …………也看看那些繁华历史中人们的生死悲欢,看着他们的寂寞,一梦天涯。
    至于真实性,大部分都是按照史书来,我为此专门花了时间阅读《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以及林林总总的正史野史。
    但毕竟这只是小说。我们只是用敬仰的目光去遥望一段时代。请勿太较真。
    史书
    《旧唐书卷六六列传第一六》房玄龄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曾祖翼,后魏镇远将军、宋安郡守,袭壮武伯。祖熊,字子绎,褐州主簿。父彦谦,好学,通涉《五经》,隋泾阳令,《隋书》有传。玄龄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尝从其父至京师,时天下宁晏,论者咸以国祚方永,玄龄乃避左右告父曰:“隋帝本无功德,但诳惑黔黎,不为后嗣长计,混诸嫡庶,使相倾夺,诸后籓枝,竞崇淫侈,终当内相诛夷,不足保全家国。今虽清平,其亡可翘足而待。”彦谦惊而异之。
    年十八,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吏部侍郎高孝基素称知人,见之深相嗟挹,谓裴矩曰:“仆阅人多矣,未见如此郎者。必成伟器,但恨不睹其耸壑凌霄耳。”
    《旧唐书卷**列传第一四》高祖二十二子李元吉
    巢王元吉,高祖第四子也。义师起,授太原郡守,封姑臧郡公。寻进封齐国公,授十五郡诸军事、镇北大将军,留镇太原,许以便宜行事。武德元年,进爵为王,授并州总管。二年,刘武周南侵汾、晋,诏遣右卫将军宇文歆助元吉守并州。元吉性好畋猎,载网罟三十余两,尝言“我宁三日不食,不能一日不猎”,又纵其左右攘夺百姓。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